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大唐:我二哥是李世民 燕王的铁骑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获全胜

一路上,残余的高句丽军队完全不是唐军的对手,即便有着城墙之利,依旧被打得落荒而逃。

急行军之下,仅仅三日,大军便已兵临城下。

高句丽王在惊恐之下,也是连忙率众臣出城投降。

开玩笑,精锐全都被灭了,再抵抗下去,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本着大国风范,面对这些降军,李去劫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留了他们一命。

至于其余的那些负隅抵抗的人,倒是没有任何仁慈留给他们,一律杀无赦。

好在人总是怕死的,最爱国的一批人死绝后,高句丽再无一人敢出声反抗。

至此,针对高句丽的一场跨国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望着跪地不起的高句丽王,李去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

这个原本在万人之上的王,此刻在李去劫面前,却是卑微到了骨子里。

“高句丽王,你可知罪?”

高句丽王一脸惶恐地望着李去劫,连忙低下了高贵的头颅,额头都贴到了地上。

“外王不知何罪之有,还望殿下明示!”

“哼,你高句丽意图趁突厥南下之时,率兵杀入我大唐国土,莫以为尔等以为我大唐当真不知吗?!”

此言一出,高句丽王的脸色一下变得苍白无比。

他自知再狡辩也没用了,只能将罪行如数拦下,并宣称自此之后,高句丽世世代代为大唐附属国,尽儿国之责,年年向大唐上贡。

若是李敏钟没有归顺自己,李去劫在稍加勒索之后,自然会答应下来。

毕竟现在大唐内部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即便覆灭了高句丽,也很难派出人手来管理,还不如让高句丽成为附属国呢。

但如今有着李敏钟的存在,李去劫有了更好的选择。

一个是个野心勃勃的高句丽王,一个是效忠自己的李敏钟,选择哪个,几乎用不着思考。

随便给高句丽王安排了些罪名,李去劫也不管其他,直接差人将高句丽王拖出去斩了。

对于其他王室成员,李去劫本想着放他们一马,可在李靖的建议下,他还是决定如数斩了。

这些人毕竟都是昔日王室,在民间留有一定的权威,若是留之,恐会在日后发生变数。

纵观历史,改朝换代之日,先朝皇室没有一个能善始善终的,皆是逃不过被灭族的下场。

这不是李去劫能够改变的,他也没那个闲情逸致去当个圣母。

随后,李去劫任命李敏钟为新的高句丽王,同时将信息上奏给了长安。

一系列的事情处理完后,高句丽也彻底偏离了历史的轨迹,提前百年成为了大唐的附属国。

说是附属国,实际上和后世的自治区差不多,也算是大唐国土的一部分了。

至此,耗时长达一个多月的大战,终于结束了。

将士们也在庆祝着大战的胜利,虽说此时仍处于他国的领土上,但毫无疑问的是,如今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乃是当之无愧的天国上人。

消息传回长安的时候,李渊也是显得格外激动。

他曾是大隋臣子,可是明白大隋对于高句丽这块儿肥肉,做出过多少次的讨伐,只不过没有一次得到过好处罢了。

而他如今成为了唐皇,这才过了几年,却是把高句丽这个让前朝头疼了几十年的问题,一下子解决掉了。

当然了,这一切都和李去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兴奋之后,李渊又是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李世民守在一边,却也是明白李渊为何而头疼。

要知道,李去劫如今已经是天策元帅、山西晋王了,可如今又立下了如此奇功,这又该如何赏赐?

难不成将皇位给他吗?

“父皇,关于六弟的赏赐,您意下如何?”李世民明知故问道。

李渊望了眼李世民,道:“晋王攻下高句丽,此举扬我大唐国威,当属不世奇功,自然是要重重的赏。”

“可是父皇,如今又能给六弟赏什么呢?”李世民微微眯起了双眼。

还能赏什么?要么是储君之位,要么是天子之位。

只要李渊不傻,自然是不会选择后者的。

“太子觉得该如何赏?”

李世民淡淡一笑,“儿臣以为,六弟文韬武略皆胜儿臣一筹,儿臣恳请父皇免去我太子之位,让六弟成为大唐储君。”

“倘若我大唐储君为六弟如此人杰,大唐定会更加兴盛,乃至百世不衰。”

闻言,李渊深深地看了眼李世民,却是背过了手去,在屋内渡着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世民站在原地,低着脑袋,眼里却尽是疯狂之色。

他在赌,他赌李渊不会免掉自己的太子之位。

无论哪朝哪代,只要太子没有犯下明显的过错,从来没有免去太子之位的先例。

倘若李渊真的狠下心来,将自己的太子之位免除了,李世民也只能孤注一掷了。

即便如今并不算是最好的时机,但为了皇位,他也不得不提前夺位了。

许久之后,李渊停了下来,却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此事不可为,晋王虽有无双之勇,但无立君之能。”

对于自己的儿子们,李渊还是比较了解的。

老六虽然神勇盖世,但在处理朝政方面,向来都是心不在焉的。

数来数去,也只有老二最适合太子的位置。

李渊可不想把天下交给一个武夫手里,那接下来,国家必回穷兵黩武,大唐基业或在李去劫执政之时会无限扩大,可当李去劫驾崩之时,便是天下大乱之日。

实际上,李渊却是不知道的。

李去劫之所以表现出一副对朝政不感兴趣的模样,并非他无能,而是因为他懒得和李世民争天下,也不想因为表露出了才能,而被李世民惦记上。

无论如何,李渊意下已定,当即便是拟定了将来的赏赐。

“晋王立此丰功伟业,便任其为天策大元帅,督查大小附属国事项,自此之后,大小附属国先奉长安,后奉山西。”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瞪大了双眼。

官职皆是虚名,可这个实权,却是相当于在外族方面,李去劫的地位仅次于唐皇!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