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萝月脚伤未愈,行走不便,瓯鸥便给她找了根木棍拄着助行。她起初仍不大乐意,但两人此刻联为一体,瓯鸥也不顾忌她地速度,晃晃悠悠地自顾自走。伊萝月气得无法,又斩不断铁链,为了赶上瓯鸥只好屈尊借助这烤炭似的破木棍。
九头大仙赶羊一般闲庭漫步,悠游自在,却是毫不担心二人会逃走。他脚步奇快常常就将两人远远落下,自己走得没影,半晌也不出现。就当瓯鸥以为有机可趁时,打算鼓动伊萝月逃跑之际,九头大仙又鬼魅般地出现在身后,轻轻拍拍他肩膀,那一张慈和的笑容每每将瓯鸥吓得瘫软在地。
伊萝月幸灾乐祸地道:“你要逃自己逃去,我可不随你一块儿丢人!”
第二日大道逐渐转东,纵横阡陌渐远,往来商旅愈多,似乎是从荒郊野地转入了繁华城邑。一路行去,人音殊绝,花木新鲜。大多瓯鸥都从未见过,心中好奇再三追问伊萝月。她被问得烦了,才不情愿地告诉他,这是已进入阳陵城境内。这阳陵城地在雁云中部,位于仪河北岸,古称云梦楚地,交通往来便利,历来是兵家要冲。
伊萝月心中一动,这九头大仙既然打算去凡城将瓯鸥献给雁王,为何要绕道阳陵呢?瞧他这谨慎的样子,难道是秦少侠追来了?想到此处,心中不由得一喜。
瓯鸥又缠着伊萝月要她告诉自己阳陵城有何要闻,可伊萝月正自顾出神哪里有功夫理他。
瓯鸥见她半个字都舍不得说,委屈地直用老家方言骂她,伊萝月只当他胡言乱语也不放在心上。
在九头大仙的“温和叮嘱”下,瓯鸥自知脱身无望也不想多惹麻烦,伊萝月想起那日土地庙中的惨状,忌惮九头大仙心狠手辣,担忧他危及无辜,也只得噤口。
为避人多眼杂,两人扮成一对新婚出游的夫妻,将铁链藏在长袖内,彼此寸步不离,显得极为恩爱。九头大仙俨然便是敦厚家仆,一干呼唤有求必应。任谁也没看出破绽来,只艳羡伊萝月的美貌,对瓯鸥倒是指指点点。瓯鸥心中发火却也只能发几句牢骚。
黄昏渐渐来临,阳陵城高大的城墙上一片金黄,便如亟待收割的麦子一般。城头上军士吹动号角,还未来得及入城的百姓争先往城门口涌进,九头大仙却仍是不急不躁,安静地等在后头。瓯鸥起先还沉得住气,见前面的人眨眼走光,不由提醒道:“老仙,这城门可快关了!”
九头大仙点了点头,并未回答,疲惫的眼皮随着城门封闭的声音一同缓缓盖住。
“咱们再不进去,可又要露宿荒郊了。”瓯鸥摸了摸肚子急劝道。
“也好,也好。”九头大仙依旧是那副半死不活的腔调。
夕阳虽好,一瞬便无,城门完全关闭后,门外的平道上人息悄寂,也只剩下了他们三人。夜幕隆重地掀开,从云间播撒下来,瓯鸥抬头再看已是一片昏昏。他没了力气,干脆坐在地上,伊萝月被他一拽,不一留神整个人倒在他肩上。
瓯鸥被压倒在地,叫道:“姓伊的,你要谋杀亲夫啊!”
伊萝月恨他口无遮拦,并不急着起身:“是你自己要坐下,关我何事?”
瓯鸥气得无话,连声道:“你这女子小人,小人女子。”
伊萝月反倒坐得更用力了,瓯鸥连叫呜呼哀哉。
两人又吵又闹,九头大仙却是视而未见,负手而立,浑身上下透出一股上者方有的凌然气度来。此刻双眉紧锁,盯着城门似乎是若有所思。
伊萝月见他神情分外肃然,似乎是在等待什么,猛然想起一事,声音也不由得颤抖起来:“你……原来你并非是要去阳陵,而是想进幽都!”
九头大仙并不否认,坦然笑道:“伊女侠果然聪明,老夫的心思终究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缜密。”
瓯鸥一派天真无邪,怪道:“这幽都又是什么地方,你们两个怎么如此紧张?”
“有些人既然在太阳底下活不下去,自然只好潜入地下却当一只无名野鬼。”九头大仙的笑容带着残忍,“到时辰了,两位起身吧。”
他话音方落,头顶方出的圆月也穿透乌云,融进地面的浓密雾气之中。月光与紧闭的城门照成一条直线,播散开来的光环顺着城门上的圆钉不断跳动,像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光环飞快登顶,而音符渐至高潮,两者之间十足的默契如同早有安排。
只听轰隆一声,那原本的紧闭的城门突然重新被打开一条缝,不知是何种力量的牵引下,城门不停转动终至大开,而门后却是空空荡荡。而此刻这阳陵城头的守军皆是无声无息,连半个人影也无。
瓯鸥注意到,这重新打开的城门与日落前情形迥然,后头的街道和房屋不但完全消失,更笼罩在一层缥缈虚幻的烟气内,从中呈现出一幅千里江山泼墨图来,如电如露,似真似假。还未看得真切,这门内景观倏尔一变,又有成千上百的狰狞野兽,魑魅鬼怪争向冲出一般,叫喊之声沸天盖地,场面极为幽深可怖。
眼见这些地狱恶兽就要肆虐人间,混不惧死地踏进护城河中,水浪四起眨眼便渡过一半。
“活见鬼啦,快跑啊!”
瓯鸥第一反应便要开溜,他不知哪里来的力量竟从伊萝月的压迫下逃出,可刚迈开两步就摔倒在地。瓯鸥啃了一脸土,回头一看,伊萝月高抓着铁链,见他如此狼狈,大笑不住。瓯鸥怒极,就要上前用头撞她,便在这时突听耳边一阵山峦风声呼啸,快风破水骤起千堆雪,那护城河中的雾兽腾得惊起,凡是被这风裹水沾上尽皆烧起大火来。
无论是独眼三手,还是双翅金角,四肢百骸全逃脱不得。万幸这些魔像鬼状如一斗灯光,转眼便灰飞烟灭,化作虚无。
瓯鸥仍是心有余悸,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他写的明明是纯武侠,为何会出现如此超自然的怪异现象来!但转念一想,什么剑法九重,武功阴阳其本身不就是不科学,小玄幻?不过读者先入为主,已经替作者先在心中自圆其说。
而这种同质化阅读潜移默化所造成的印象便成为所谓的套路。只要不属于这个套路,不尊王命,便是逼宫的逆子,非我族类,其心可诛。无怪当今武侠之死,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