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镜台亦被引入湖底幻境,来到一处“度化寺”。远远地,庙里传来鼎沸人声。
度化寺并不大、远不比无相门来的气派,寺院中间搭起了一个小小的台子,周围挤满了僧侣。
台上,立着一胖一瘦两个佛家子弟,均一身黄冠红袍、袒露出一边臂膀,正赤着脚、相向而对。
他们一改往日出家人恬静适然的样子,彼此指手画脚的不停比划着。嘴上更是不饶人、唇枪舌剑中在激烈的讨论着什么。而看台四周的僧人们也不去阻止这二人,只饶有兴致的看着,像是在进行着某种仪式。
听师傅说,在昆仑山下,有很多非东土地区的佛教派别,教义、风俗、戒律,都与我们大乘禅宗大是不同。他们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辩经形式,当地人称做“村尼作巴”。
明知这是虚幻的景象,但想到能亲眼目睹一回辩经的盛况,明镜台还是饶有兴趣的凑了过去。
但听得左边个子高一点的胖僧人撑起左手做个擎天姿势,口中大喊道:“呔!诸行无常,一切皆苦,唯有佛法光明。佛说普度众生,然众生痴嗔贪恶,亦有那冥顽不灵的;更甚者,违逆佛法天道,化作乱世的妖邪,祸害芸芸众生,造下诸般滔天的罪孽。如若此等不可度者,佛亦不能容,何所处之?”
明镜台心中微微一震,触动了一直以来的纠结疑惑——佛法无边,大乘的教义本是在诸法皆空、普度众生。他小时候入无相门也是怀着一颗善良坚定之心,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世间所有人都是具有慧根、可被教化度化的,亦立愿弘法济世、助众生早早脱离苦海。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听得多了、见得也多了,对这愿景却越来越不确定起来。尤其是做了无相门掌管戒律的僧值之后,经常有些门下弟子、甚至是辈份高些的长者,违背佛家奥义,犯下种种贪嗔妄邪的恶行。
其中有的人,面对严厉的责罚虽然表面上作出一副虔诚的悔改状,但明镜台看得出来,其实早都已是欲念深种、根本不可能指望用几句佛经佛偈就能点化去了。还有的投入无相门,只不过为了学得上乘的法术、好出去扬名立万,对佛教经义根本不屑一顾,真正是舍本逐末。
想到这些,明镜台胸中似堵着一口气出不来,郁闷不已。
胖僧侣说完,那瘦些的右手微抬、反驳道:“非也。佛祖有云: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深著世乐、无有慧心……”
瘦僧人的话文绉绉的,其实是引了《妙法莲华经》里的奥义,意在阐释众生皆有慧根、度化只在早晚,但世间苦怨太多,佛祖度起来也颇费劲,不过今日度不成的、早晚有一日也可以感化得了。
那禹镇里的邪道元澈,害了许多无辜的性命,最后虽然自尝了恶果,却也只抵了一条命去。也许他将永远堕入修罗炼狱受苦,可那些婴孩又造了什么孽、要遭此横祸呢?虽说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可如此下去,世间众生彼此的恩怨纠葛只会愈演愈厉,又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佛法若真都度化得了,又如何来轮回往复之说、又如何有地狱天堂之设?
一念至此、更觉烦躁不已,仿佛心中住着什么久久被经义镇压住的“洪水猛兽”,今日不知为何、要彻底喷发出来。
台上的辩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两边僧侣的声音渐渐高亢起来,明镜台却已听不清他们的话,只觉耳中嗡嗡作响、胸中抑郁喷薄而出,止不住仰天大吼起来“啊啊——”
大和尚此刻一幅癫狂模样,与平日里庄严、文雅的“儒僧”明镜台判若两人。
随着他的狂吼,四下的僧侣像是忽然发现了这么个人、都停了下来,死盯着明镜台,嘴里齐声喃喃道:“何为正?何为邪?孰是善?孰是恶?度得?度不得?”
僧侣们说着,面皮慢慢脱落,褪去了人样、都变成了凶神恶煞的夜叉形貌,将明镜台围了起来。
他们嘴里不断重复着、逼近明镜台,像念紧箍咒一般让他更加透不过气来,胸中有一团火亟待发泄——明镜台握紧了涤尘杖狂喝一声,禅杖金光乍起,迸发出闪电般的流火、窜向四周,须臾间,击碎了周边的一切,地上留下了一滩滩黑水。
明镜台责如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浑身浸透、登时软了下去,蹲下身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而另一边,徐紫陌的幻境里却最是热闹。一会儿被师傅派去南疆除妖,一会儿又要安排正阳宗三年一度的道法大赛,已全然忘了身处幻境,一件件、一桩桩,只道是在现实之中、好不卖力的去做。
这一日,正阳首座虚尘子将他唤去,掏出一本书来:“紫陌,你入我门下已有二十载,其间能持心守正、刻苦勤练,为师甚慰。”
“全拜师傅的教导。”徐紫陌谦虚道。
虚尘子一摆手,继续说:“像你这般绝世良才,将来定会有一番广阔作为,今日就将这部《三清诀》传与你,能悟得多少全看你自己了,相信定不会让我失望。”
徐紫陌恭敬接了过来,饶是神情克制、心中却也难掩激动。
他的修为,这几年、已是修到第八重“固气”的境界、快要冲破第九重“忘道”,在仙界里算上乘了。
而三清境界,已是抵达了上仙的修为。三清,分为玉清、上清、太清,虽只有三重,之前道家的九重气诀法术完全不可与之并论。
三清的修炼讲求物我两相忘、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一个过程,修炼中全得靠自身的领悟才行。每一重修炼,都极为不易,稍有不慎就会练入歧途,是以正阳宗历代掌门里头,真正能悟进三清的人并不多,而达到“太清绝顶”境界的更是寥寥。
《三清诀》是正阳宗不外传的秘笈,千百年来皆为历任掌门间手手相传,此时给到徐紫陌,自然意义非凡。
自此,徐紫陌凭着八重的法术根基,开始没日没夜的揣摩起《三清诀》上的心法来。什么九霄剑、什么寻陵小队、什么卫英祈明镜台秦贯之,统统忘得一干二净,似乎从未发生过。
幻境中时光忽忽,不觉竟已过了数个寒暑。徐紫陌本就天资聪慧、加上不倦的修习,《三清诀》居然已参透了大半,到了上清境界,法术自然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日傍晚,徐紫陌按照师傅的吩咐处理完派中杂事、神情疲倦的返回寝室内。夜深人静,正是修炼法术的大好时机,当下也不稍事歇息,强撑着身体,运功修炼。
“冥心固神、叩齿含骨、手抱昆仑、左右天鼓……”
吟诵着早已倒背如流的心法口诀,徐紫陌凝神运气、专心入定。须臾,一股清透如泉的浑圆气流汇聚在掌间,流入丹田,游走于全身经络,但觉周身通畅,浑身气力充沛,白天的疲乏也一扫而光。
这正是“上清”境界才有的功力,不过太清一重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不但能随心驾驭自身气息,连天地万物的“气”也可以感知、捕捉,是谓身心放浪于天地之中、与万物之气融会贯通,那修为就算到了无事不可御、无物不能伏的境界。
然而练至这一步,谈何容易。修炼的关键在于要摒弃杂念,如老僧入定般心无他想,追求“清静无为”的境界。所以最好找个僻静的所在、闭关摒弃一切杂念,可派中俗务缠身,又不能抛下其他不管、躲起来自己修仙成道。
一阵微风拂过。门窗紧闭,哪里来的风?心知这是自己终于感应到天地间的气韵了,
“风”却没停,须臾,竟流入体内,难道是终于感知到了天地之气?。徐紫陌心下一阵狂喜。
外来的气韵越聚越多,丹田已到极限,盈盈然要爆裂开来。
气结不顺,平日里的烦杂事“嗡”的一下、此时都涌了出来,心下跟着浮躁起来。
“看来不放下派中俗务,太清一重是修不成的。可是如此一来,岂不辜负了掌门和师兄弟们的期许?听说太清斟悟以后,就可入道家至高的无为境界,到时倘若升到上仙界,对三界的种种更是不会再插手了……”
心中胡思乱想着,身上诸多气流更是上下胡窜,十分痛苦。
关键时刻,稍不留神就可能走火入魔,徐紫陌不敢大意,手上加紧运气、欲强行将丹田里的气导散出去,却是越急越乱。
思绪愈加无法归宁,放弃修炼绝学、光大正阳?还是抛开一切,修得仙道?两种念想不停在心中拉扯纠结,终于,周身负荷到了极限,徐紫陌再也支撑不住,狂吼一声,千百道气流自身体各处倾泻而出,就此倒地不醒……
不知过了多久,徐紫陌渐渐回转过来,猛一睁眼,居然身在一个黑色湖泊的岸边,这才惊醒,什么《三清诀》、什么承继正阳宗,原来统统都是心湖幻化出的泡影。可情境却又如此真实,好像真的经历过一遍、恍如隔世。
秦贯之、明镜台、许慎也在,都似经历了什么怵目惊心的遭遇,怔怔然矗立在岸边,明镜台更是不停的喘着粗气,神色尤其慌乱。
“英祈呢?怎么还不见她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