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暗道机关. §二、还是刘科长

我的疑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怀彩衣个人出资搬迁住户的决定,让大家大吃一惊,这还反过来将了政府的军了。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人家的房子,被你白白占用了几十年,现在还要人家自己拿钱赎回去?政府在大喜过望之后,倒觉得事情不能这么简单地处理了,如果真这样做,那简直就没有政策,甚至可以说没有王法了嘛。政府是有政策的,是有法的,而且还是要面子的,这弄不好就是国际影响啊。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两只手里始终捏着两句俗语,一句是,一分钱要掰成几半用;另一句是,钱要用在刀口上。现在我们掂量着左手和右手,掂来掂去,终于掂出了哪句话更重一点,那就是:把钱用在刀口上。

所以最后政府没有完全接受怀彩衣的建议,而是和她商量,各出一半费用安置七家住户。怀女士开始还坚持自己的初衷,但是架不住政府方面的一再动员,她退让了一下,重新开了一张半价的支票,一切就圆满结束了。

所有的人都皆大欢喜。尤其是那七家住户,他们搬进崭新的花园小区的时候,欢天喜地,惊讶不已,实在不明白怀家的小姐怎么要回到那样的破烂屋里去。他们谢了政府又谢怀家小姐,最后又一并谢了菩萨。

只有菩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而我,竟想着要去弄明白只有菩萨才知道的事。

这倒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要和菩萨交个手。我一直是个低调的人,虽然也有些性子急的搬迁户或讨房户看到我有点头疼,但大部分居民还是认可我的,我工作积极,态度也好,大家都说我没脾气。没脾气可是对于我们这行工作的人的最大赞赏了。

当然,接下来我的某些行为,并不是因为我抱着对工作负责到底的态度,因为工作已经见底,已经结束,我还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在房管系统中,我一直是先进,这件事情做完后,我的光荣履历上又增添了一色光彩。我更不是因为自己心胸狭窄,看不惯怀家的人有钱耍大牌。平心而论,怀女士虽然有钱,但她的为人处事,也没有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地方。

疑惑像一只绿头苍蝇,讨厌地缠住了我,在我耳边嗡来嗡去。我很想把苍蝇赶走,但我赶不走它。我也在自己心里,反反复复把那些情况想过来想过去,无论怎么想,接下来的事情也与我无关了。

但是我偏偏赶不走这个苍蝇,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怀女士的行为很蹊跷,不可思议。这就是我内心的那条缝,有了这条缝,苍蝇才会来,来了还赶不走。

许多年来,在我手里讨回私房的人多了去了,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三个五个。参加工作以来,年复一年,基本上就是做的这样的事情,但却是头一次碰到怀女士这样的讨家。

非小姐楼和后花园莫属?那么,我就得认真琢磨小姐楼和后花园了。

小姐楼的现状,后花园的面积,都是我心存疑虑的因素,为了这一个破烂不堪的三开间二层楼,为了这一个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小花园,怀女士的付出似乎太慷慨了些,也太急迫了些。虽然她的表情很平稳,她的言行也缓慢沉着,但她的动作却是极其迅速的,对我来说,有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效果。这种行为,如果仅仅拿出“怀旧”两个字来交待,是交待不过去的,或者用“思乡”两个字来解释,也是不够解释的。这些年里,我见过许多归来的老人,看到老宅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们中也不乏千百万富翁,但也没有谁像怀女士这样,对准了目标像扔炸弹一样就把钱扔了过来。

那张支票深深地刺痛了我,同时也激活了我的怀疑的神经。

一定有什么秘密藏在小姐楼和后花园里。

现在,所有的阻碍都已经扫清了,怀女士可以着手她的寻找秘密的计划了。如果真有什么秘密藏在这里,寻找秘密的行动也并不复杂,就那么大一点地方,挖地三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怀女士不能做得让人人都知道。

你们看,她首先封住了这一进通往前边几进的通道,把怀厚堂的脉线割断了,再反过来在后花园往外开了一个门。

门的外边,是一条沿河的小道,小道很窄,通不了汽车,就成了这个小城的最后的旧式风景了。

岸边杨柳依依,河岸斑驳,有一些旧的石条,有几个老人坐在那里说话,怀女士开出门来的那一天,泥水匠奋力一砸,墙轰然倒下,声音很响,但那些老人也没有太在意,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轰倒一两扇墙,算不了什么。

前边的邻居现在看不到最后一进里的情况了,只是听到小姐楼里有些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并不太响,没有大动干戈的动静。也有一两个闲人,特意绕到新开的后门来看看,回去告诉大家,怀家的小姐根本就不在搞装修,但也看不出她在干什么,她也不像在干什么的样子。

我的看法和大家不一样,我知道,怀女士已经敲打过了这里的每一寸可疑的地方,包括楼前的小天井和楼后的后花园,她把天井里的青砖一块块地起起来,又重新铺下去,把后花园的泥土深翻了,为了掩人耳目,她再种上些花花草草,让街坊们傻乎乎地议论说,噢,原来怀家小姐喜欢这样子。

其实,即使真的有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是人家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但我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这些天我可忙坏了,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我又跑到图书馆,又跑到文物管理委员会,还到了城建档案馆,却没有找到什么有关怀厚堂的资料记载,许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怀厚堂。这也难怪,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里,曾经住过许多名人,他们的大大小小的故居,遍布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过去说这地方随便踢一脚就是明砖,随手捞一把就是汉瓦,这样的意思拿来形容名人故居也一样,头一抬就是某某楼,转个弯就是某某园。

怀厚堂就这样被湮没了。

我要松懈一下自己的紧绷的神经,既然怀厚堂连号都排不上,它里边能有什么秘密呢,即使有秘密,这秘密又能有多么的了不起呢?还是算了吧,湮没就湮没了,又不是我的房子,就不要再去历史的海洋中打捞了吧。何况,海洋那么大那么深,怀厚堂掉在里边,沉浸了多少年,也许都已经散了架,不是谁想打捞就能捞到的。

我正要下决心甩掉那只烦人的苍蝇,走出城建档案馆,也走出自己的心理迷津。偏偏这时候,却有一个认真的小伙子,他是新来的工作人员,热心地给我指点迷津了。他告诉我,有一个名人故居研究会,是一些退了休的老人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专做名人故居的调查了解和保护工作,对这个城里的名人故居是了如指掌的。

他轻轻一掌,又把绿头苍蝇拍回给我了。

名人故居研究会设在和怀厚堂差不多破旧的一幢老宅里,是一位姓曲的会长自己家的住房,挤出一间,就算是办公场所了,里边堆满了旧书旧报纸旧杂志,几位老人都是白发苍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量都大得吓人,研究会成立两年,他们已经自筹资金出版了三辑名人故居介绍。

可是不仅这三辑的内容里没有怀厚堂,连他们着手准备的第四到第五辑也轮不上怀厚堂,曲会长抱歉地指着一大堆资料跟我说,这些东西,是五辑以后的内容,我们现在实在挤不出时间看,要不,你先借回去看看,说不定也能帮我们下一个五辑做点准备工作呢。

我抱了一大堆资料,但没有抱回家,而是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研究怀厚堂里的小姐楼,这是我的业余爱好,不应该在班上做。我这个人向来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所以,我知道,虽然现在我只是一个副科长,但即使有朝一日我官当大了,我也不会是一个贪官。

为什么我要把业余时间看的资料放在办公室而不带回家呢,因为家里有我的老婆,就是喊我“愁头”的那一位。

这就要说到我的老婆了。我老婆有洁癖。不仅有洁癖,她还有一个理论,要想保持整洁,东西越少越好,对家庭生活没有用处的东西,她是一概不许进门的。久而久之,我的办公室成了一个小仓库,幸好和我同办公室的我们的正科长一直借调在市里搞规划方面的中心工作,已经有一年多不来办公室了。

你们千万别以为有洁癖的女人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或者都是从小受了爱干净的父母的影响。我老婆恰恰相反,她的父亲是菜场里卖肉的,母亲则在肉摊子对面卖鱼,你剜我一眼,我呸你一声,我的岳父岳母就这样认识了,最后成了一对夫妻。

从我第一次见他们,到现在,他们一直都是邋邋遢遢,不爱干净。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亲自动手卖鱼卖肉,成立了一个批发公司,当老板,但他们仍然是和鱼肉打交道,仍然喜欢杂乱肮脏,家里干净了,他们就浑身不舒服。

而我的老婆在那样一个环境里长大,竟然有洁癖,也可能物极必反吧,搞得像个有钱人家的大家闺秀,结合我现在正要研究的小姐楼,就觉得好像她是从那里边走出来的。

像旧资料这样的东西,我是不可能搬回家去的,但我把资料放在办公室,就得下了班留在办公室看资料。平时我一般都能按时上下班,老婆的工作单位远,下午我得赶回去买菜做晚饭,但现在不行了,下了班就钻在故纸堆里,一钻故纸堆,就不知道时间了。有时候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回到了古代呢。

有一次我老婆到了家,没看到我,就出来买菜,买了菜回去,仍然没看到我,再做好晚饭,还没见我回家,就打我的手机,那时候我看书看得太投入了,我希望书上能够有怀厚堂三个字出现,又怕自己太粗心让这三个字从眼缝里漏走了,所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没想到过度紧张的使用眼睛竟然还影响了耳朵的功能,居然没有听见手机响。一直到后来结束这一天的寻找的时候,我才发现了老婆的未接来电,我有点慌,赶紧把未接来电删除了。

我回到家,老婆问我为什么不接手机,我理直气壮地拿出手机说,没有电话,你看,根本就没有电话来,你是不是打错电话了。哪里知道我老婆比我还更留了一手,我的未接电话删除了,我老婆这里的已拨电话可是留着的。

不过我的老婆还算是个沉得住气的女人,她没有一上来就穷追猛打,她甚至不和我争执到底打没打过电话,她只是说,晚就晚了,吃饭吧,以后要加班,打个电话回来说一声,免得家里担心。

其实这时候,老婆已经怀疑上了我。这怪不着我老婆,男人的这种行为,哪个老婆会不怀疑呢?只是我的老婆善于暗中观察,而不是短兵相接。

我没有能从曲会长给我那堆资料中发现有关怀厚堂的内容,我总是怀疑自己心不够细,可能漏掉了什么,心里总是恍然若失。但因为我天性敏感多疑,联想丰富,所以,尽管资料里始终没有出现我要找的内容,但看着看着,我却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知道我并不是一无所获的,我看了那么多的有关老宅子的资料,虽然都不是怀厚堂的资料,但老宅子和老宅子之间,必定会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比如,有一些老宅,为了防盗防火,专门设置了暗道机关,家中财富,尽数藏于其中,别说一般的外人,就算来了湖匪,也是无法找到这些暗道机关的。

沿着这条思路,虽然没有找到怀厚堂的入口,但我一样走进了怀家,我的思路一下子清晰了,小姐楼是怀厚堂主人怀昌其的女儿怀满玉住的地方,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点秘密呢?

在这里我得跟你们说明一件事情,我虽然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与我的工作无关的复杂的事情中去了,但我对本职工作还是认真的,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接待搬迁户和讨房户,我比以前更愿意和他们多谈多聊,凡谈到老宅子了,我就跟他说,你知道吗,许多老宅子里都有暗道机关。然后我会再问他一句,你家的老宅子里,有暗道机关吗?被问的人先是发愣,然后是惊讶,再后是惊喜,最后他也不谈房子的事情了,转身奔了出去。

我想,他们大概去找暗道机关了。

有一天我的领导也在我的办公室里,他刚好目睹了这一幕,他起先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说这些没头没脑的话,觉得我的工作方式似乎出了点问题,但是最后看到来访的群众迅速跑走以后,领导恍然大悟了,他拍了拍我的肩,好,好,他说,有创意。

但也有一个人没有按照我的提示跑回去,他眼睛直愣愣地瞪着我,说,你什么意思,是你有毛病,还是你把我当傻子?暗道机关?你说我家老宅子里有暗道机关?我看你自己才是一个暗道机关,你把自己设在这里,叫我们来钻,我们怎么钻得过你?我也不计较他的态度,笑眯眯地暗示他说,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老宅子里都有暗道机关的。这个人不领悟,仍然气冲冲地说,但是你们所有的机关都是暗道,我们老百姓走不通的。

他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本来也不会说出暗道机关这样的话来,是我提醒了他,他才说出来。他说出来了,也不知道自己这话是多么的富有哲理,我听了,却被打动了,愣了半天,久久地回不过神来。

我越来越坚信怀彩衣不依不饶志在必得地收回小姐楼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拿回小姐楼,叮叮咚咚弄了一阵,最后竟然开出一个茶馆来,取名叫过云楼茶馆。

怀女士在这破屋子里开茶馆,只是稍稍的整修了一下,除掉天井里的几株荒草,搬掉堆在过道上的一些废旧物品,拆掉后面小花园里的棚棚,基本还是原来的样子,连气息也还是从前的气息,那一种幽幽的、很安静的气息。所以它不是现在流行的修旧如旧的旧,它是原来就旧的旧。而且,它不仅旧,还小。

这个结果很意外,所以立刻又引起了我的新的疑惑,茶馆开在这样的地方,是不会有什么人来的。一条小路,一边是河,一边是高高的斑驳的围墙,都长了骇人的青苔。车子也进不来,从巷口过来,得走很长的一段路。现在的人脚步都很懒,到哪里都要坐车,到哪里都希望车子直接开到门口,下了车就能进去。

所以,有人从路口望过来,狭狭长长的巷子,一望无边似的,最后好像就到尽头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像像样样的茶馆在里边,就望而却步了。

过云楼茶馆还是个新开的后门,如果是请朋友邀贵宾,走后门进去喝茶,那也没什么面子,何况现在街上茶馆那么多,干吗非要钻到这个牛角尖里来呢。

我观察出来了,怀女士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就是怀女士的过人之处?城里的茶馆近些年风起云涌,遍地开花。从大家惊喜到大家腻烦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中式的,西式的,中西合璧的,不中不西的,现代的、大规模超豪华的,复古的、小巧型精致典雅的,张扬的,低调的,纯喝茶的,纯喝咖啡的,既喝茶又喝咖啡的,喝茶喝咖啡又加快餐的,甚至又加正餐的,反正什么也都玩过来了,大家都在苦苦寻求新的出路,好像再也玩不出什么新花招来了。

于是怀女士就开了一个最老式的茶馆。但它的老式,却是连从前也没有的老式,老式到比乡下小镇上的老虎灶茶馆还老式,或者说,老式到现在的人都没有见过,老式到连一些描写老式茶馆的书上也没有写过。

所以,说它老式,还不如说它奇怪更确切。

从后门进去,几步路穿过一个平平常常的小花园,里边就是茶馆了。但与其说这里是一个茶馆,不如说它是一种老式生活的完满复现。

怀女士的茶馆里不仅有喝茶的桌椅和茶具,还分别搁置了画桌、琴台、棋盘、书籍等等,到过云楼来喝茶的人,也可以不单纯是喝茶,甚至可以是不以喝茶为主的。

我作为过云楼的头一个客人,反背着手,像个检查工作的首长,在这里转了几个圈子,那只绿头苍蝇始终绕在我的身边,它竟然还对我说,嗡嗡,嗡嗡,你赶我走呀。

我在和绿头苍蝇对话的时候,真的有客人来了,是两个人。他们比我晚了一步,就算不上过云楼最早的客人了。我才是过云楼的头一个客人,但我不是茶客,我不是来喝茶的,我来干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你们比我更明白。

这两个人也不是茶客,他们是一对围棋老友。他们是一路犹犹豫豫地过来的,走到了,也没有进来,只是站在后门口探头探脑。过云楼的一位服务员看到了,就请他们进来。他们把身子留在门外,头伸了进来,一个说,这里边有围棋?另一个说,十块钱一杯茶?服务员点头称了是,他们互相看看,说,进去吗?进去吧。就跨了进来,但还是走得犹犹豫豫,好像后花园里有着什么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外面的棋牌室很多,但那里边几乎清一色是打麻将,还有一些爱好者凑起来开的围棋俱乐部,专下围棋的,但人又太多,太吵闹,三教九流,抽烟的,骂粗话的,悔棋翻桌子的都有,太不合两位老友的习性了。

他们是习惯慢行长考的一对老兄弟,因为习性相近,才走到一起,但到处找不到安静的地方下棋,先是从棋牌室逃出来,又在俱乐部混不下去,就到甲的家里,时间不长,甲家的老太太和子女有意见,再挪到乙家里,时间也不长,乙家的老太太和子女也同样有意见,就没有地方去了,到园林去,门票太贵,买年卡吧,也不是长远之计,因为到冬天或夏天,他们又受不了那样的气候影响。

有一天他们看到报纸上登了过云楼茶馆的广告,说这里可以下棋,又觉得有点希望,就过来看看了。

这地方很中他们的意,就是茶钱贵了一点,棋是天天要下的,就像听评弹,不能跟看戏比,看了这一出戏,到下一次再看另一出戏,中间可能隔好多天,甚至一年半载,但是评弹天天要听的,所以评弹的票价不能贵,贵了就听不起了。下棋也是一样。棋是天天要下的。十块钱一杯茶不算贵,但是天天喝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所以他们犹犹豫豫,嘀嘀咕咕,茶馆的服务员耐心地听了一下,他听懂了他们的意思,就跟他们说,你们可以自己带茶叶,自带茶叶,收两块钱。老人甲和老人乙相视一笑,就进来了。

我急得叫了起来,不对的,不对的,哪有这样开茶馆的?哪有开茶馆让茶客自带茶叶的?你们老板赚什么钱啊?服务员明明是听清楚了我的话,他却是一脸麻木的表情,他竟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是个大问题。我不依不饶地追着他说,你们怀老板,不像在做生意呀,哪有这样做生意的?我以为服务员肯定经过怀女士的训练,肯定会闭紧嘴巴,不料服务员不仅没有闭嘴,反而把嘴张得大大的,好像觉得我的问题不可理解,又好像在反问我什么。

渐渐的,过云楼茶馆的奇怪传出去了,有好奇的人来了,又来了,不过他们大多数只是来看看而已,看不出什么名堂,就走了。也有人留下来喝一杯茶,算是捧个场。

关于喝茶的问题,也没有逃得过我的研究,过云楼茶馆的茶也不算是什么上好的茶,都是些大路货,而且品种也不多,就看得出怀彩衣不是懂茶的人,更不是爱茶的人。不懂茶也不爱茶,却开茶馆,这是奇怪中的奇怪。这比怀彩衣将茶馆打扮成这样更奇怪。

因为茶馆所在之处比较僻静,老宅子里又僻静,想来喝茶聊天的人,到了这里,都不能大声说话,连走路都要轻手轻脚。其实也没有人规定他们要这样,但一到了这地方,自己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自己对自己就有了这样的要求。还有一个阳气重的人,一进来,没来由的就浑身发颤,打喷嚏,回去竟然还发了烧。

更多的时候,是没有人来这里的,一个空空荡荡的老宅子里,只听见那两位老棋友棋子落盘的声音,“的”——“的”——,他们很慢,长考,每走一步都要想上十分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有一次服务员小张在寂静中寂寞地等待着他们的落子声,等得他最后跳了起来,说,他们睡着了。

在这个茶馆里睡觉倒不失一个好去处。还有一个喜欢古琴的老太太,八十多岁了,她有时候过来拨几下古琴,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哪个名师学过画,而不是学琴,但是因为名师不仅画画,也喜欢古琴,所以她也顺便跟着学了一下。

有一次老太太还带来一个小孩子,他在少年宫里学书法,人太多了,没有了他的位置,老太太告诉他,过云楼茶馆可以练字,他就来了。他在书房里写字的时候,一点声息都没有。

这就是茶馆的基本客人。在这样的时候,棋子落盘,古琴悠悠,那个写书法的孩子偶尔也有分心的时候,这时候他从窗口朝外看看,后花园枝叶摇曳,真的飘飘欲仙,或鬼影幢幢了。

这些都是我结合实际以后,对过云楼茶馆的想像,不是凭空想像,而是合理想像,我仍然是过云楼的常客,因为这里离我上班的地方太近了,几步路一拐,就进了这条狭狭长长的小巷。其实对过云楼茶馆我已经看了又看,何况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我还是忍不住要拐进来。

因为我很明白,怀女士并不是要靠开茶馆赚钱,那她要干什么呢?她精心设计了这一切,到底要干什么呢?

她似乎是要复现从前家乡的一些情景,但复现这些情景,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帮助呢?

怀女士不应该是一个家乡通。她虽然从小在这里长大,但毕竟出去了好多年,增长才智、吸收文化的那些年华,她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度过的。所以,对于家乡文化的理解,怀彩衣怎么可能深入到哪里去呢。

所以,这一切,虽然由怀女士出面做,但在我看起来,似乎有人在背后替她安排着。我始终坚信,怀彩衣的背后,小姐楼的内里,是藏着一个秘密的。

我是不会死心的,我一直和曲会长保持着联系,我还是不停地去麻烦曲会长,每次还是要从他那里再带回一点什么,曲会长差不多已经被我榨干了。有一天我头昏脑涨眼花缭乱的,忽然就觉得黄泛泛的纸上有几个很眼熟的字,从我眼前滑过了,我赶紧回头再看——这一看,看得我那颗始终悬着的心,呼啦一下子就往下掉。

这几个字是:过云楼茶馆。

资料记载在民国十一年,曾经有人在悬桥街开过一家过云楼茶馆。

七十多年后,怀彩衣也开了一个过云楼茶馆,虽然不在悬桥街,但却在离悬桥街不远的怀厚堂。这难道真是历史的巧合吗?我不相信巧合,我相信某一个事实真相正在某一个角落里,等着某一个人去发现呢。

书上关于过云楼茶馆的记载倒是不少,茶馆的规模,茶馆经营的情形,一一都有记录。

这是一家小茶馆,开在小巷里,从来没有门庭若市的盛况,但也没有冷清得打烊,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有钱的,或没钱的,有势的,或没势的,外来的,或本地的,到过云楼去喝茶。茶馆老板潘先生的祖父是清朝同治年间的一位高官,潘家当年曾有贵潘之称,既贵即富,潘家也确实曾经富甲东吴。他们的家教很好,并没有小辈吃喝嫖赌抽大烟,可是到了潘先生这一代,偏偏就丢失了家产,开了一家小茶馆维持生计。

我先前已经说过,这地方姓潘的人很多,祖上有点背景的潘家也不少,我肯定也曾接待和帮助过许多姓潘的人,处理过他们的祖宅。就比如说从前的那个潘小小。

这个问题一点也不悬疑。我们早已经知道,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有头有脸的名人太多了,他们每一家,每一个人,都有一座甚至几座老宅,叫什么堂,或者叫什么楼,叫什么园,叫什么斋,太多太多了,别说一个我,十个百个我加起来,也不一定搞得清楚。名人故居研究会的曲会长也跟我说,他们辛苦多年整理出来的几辑内容也才是九牛一毛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发现了暗道机关的一个入口。

我往过云楼茶馆愈发地跑得勤了,渐渐的,我也看出来了,除了下棋弹琴,也有人会在这里驻足的。他们没有从茶里喝出什么味道,也没有在小姐楼后花园探到什么稀奇,他们是被墙上的一幅画吸引了。

这是一幅132cm×32cm的狭长的立轴,山水画,很精致,典型的海上画派风格,山,水,树,山间的茅屋,茅屋里的古人。

许多人起先以为这是复制品甚至是印刷品,但后来有懂画的人也来看过了,认定这是画家钱梦俨的真迹。但他认定虽是认定了,心底里却还是有疑问的,因为他们知道,画家钱梦俨从来都是只画画,只落款,不题多余的一个字,更不可能题一首七言诗,而且这是一首完全不是诗的诗,是一首七不搭人的诗,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抄了四句别人的诗凑成的一首诗。

诗是这样的: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看过的人,都参不透钱梦俨在这里题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尤其不明白,以画家的品格,怎么会拼凑别人的句子变成自己的诗,那不是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吗?能看这幅画的人,本来多少是与书画有些关联的,或者就是画家,或者是鉴赏家,或者是搞古玩收藏的,至少也是业余爱好者,他们应该是冲着画来的,他们要欣赏要研究要评判的,应该是这幅画的“真、精、新”程度,但是到最后,他们都舍本求末,丢开了画,去研究那首配不上画的配涛。他们扼腕叹息,因为这首歪诗,很可能严重影响钱梦俨画的价值。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你们也许已经迫不及待在猜想了,原来,老宅子也好,小姐楼也好,都是配角,钱梦俨的画才是主角?

你们一定以为我已经靠近真相了,你们也许都在焦急地等我揭开谜底拿出答案呢,可不瞒你们说,走了这么久,我怎么觉得自己越走越远了呢?

这就是怀彩衣开的过云楼茶馆,茶馆里的这些内容,是不合时宜的,是奇奇怪怪的,那些画家和鉴赏家们,到底有没有来过,并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因为茶馆的门开在后边,前边的人看不见,后面的小道上人很少,只有几个坐在河边闲聊的老人能够看见。但老人即使看见了,他们也不会当一回事。因为他们这一生中,看见的事情太多了。

当然,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我一定也是在这个行列里的。本来我对怀彩衣、对小姐楼后花园都有着一肚子的怀疑,后来又发现是个茶馆,又后来出来了这个钱梦俨,我心里的那道暗道机关就更曲里拐弯了。

我虽然不懂画,但我多少知道一点钱梦俨,这是近现代的一位著名画家,最著名的其实还不是他的画,而是他的画在当下被炒得离奇了。经常在各种拍卖会上,他的画被拍出令人震惊的天价。人人都说看不懂。越是看不懂,钱梦俨越涨得凶,假钱梦俨也就迅速地铺天盖地地出来了。

果然,怀彩衣挂出了钱梦俨后,来过云楼茶馆的人就多起来。有一天,我一眼看到一个熟人,但我没有一下叫出他的名字,他也没有认出我来,就熟视无睹地从我身边走过,进去找怀彩衣了。这时候我脑子里灵光一现,我想起来了,我激动地冲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潘小小!

他没有回头,没有理睬我。我追过去,一直走到他的面前,把我的脸正对着他的脸,说,潘小小,你不认得我了,我变化很大吗?他哈哈笑着看了看我,说,你变化很大?什么意思,我从来就不认得你呀。我说,我是刘科长。他又笑,说,刘科长,你是刘科长我就应该认得你吗?我说,那么小刘呢,小刘你记得吗?他仍然笑,说,小刘?当然,你姓刘,你年轻的时候大家叫你小刘,这个我相信,可我一样不认得小刘呀。我有点沮丧,但我还是有热情,我说,那么,你是姓潘吗?他竟然点点头说,这回你说对了,我是姓潘。我说,那你有没有兄弟叫潘小小?或者堂房的兄弟?他立刻摇头说,没有,世界上姓潘的人多得很,为什么你非要认定是我和我的兄弟呢?我说,因为长得像呀,虽然时间过去了十八年,但你的模样我是忘不了的。他说,那就对不起了,怪我长得跟别人太像。我本来还想和他说说当年的情形,开启他的回忆之窗,可他都跟我说了对不起,我就不大好再缠着他,而且我也看得出来,他虽然跟我嘻嘻哈哈的,但他的兴趣不在当年的某些事情,而在钱梦俨那里,他的眼睛贼亮贼亮的,一盯住钱梦俨就定在那里了。

我没趣地在一旁转了转,怀女士不在,茶馆的一个服务员给她打电话,电话接通了,服务员就把电话递给了潘先生,潘先生接了电话说,是怀女士吗,对,我是潘绍光。

我一听潘绍光的大名,立刻又有了激情,尽管他不承认自己是潘小小,好像我认错了人,但潘绍光这个人我一样也是知道的。他是我们这一带较早开始搞古画的一位古玩商,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鉴赏大师,有人说他是造假大王,他既卖真货,也卖假货,有人在他这里买了假货,回去发现了,再回来退,潘绍光也给退,但大部分人是不会来退的,因为他们根本就识不得真假。

潘绍光的店就在悬桥街,离这里不远。所以,过云楼茶馆开出来后,他很快就听人说,那边开了一家过云楼茶馆,茶馆里有钱梦俨,你想,他怎么可能不来呢?

刚才你们已经看到了,和许多人一样,潘绍光一进来就被墙上的这幅钱梦俨吸引住了,他肯定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真迹还是假作,但潘绍光毕竟是潘绍光,他毕竟是有高人一级的地方,大家对画上的那首配诗感到不解,而潘绍光只花了一两个眼光,就说这是一首猜谜诗。

这一回我有点失面子,我在这里琢磨了很长时间,也没琢磨出这是个什么东西,潘绍光却只要一两眼,就知道这是一首什么诗?难道他先前就知道了这首诗,难道他先前就已经猜过了这首诗,难道,难道,这里的一切,都和他有关系?

潘绍光掏出手机对着钱梦俨拍了几下,我不无担忧地问服务员,你让他拍照,怀女士知道了,不会怪你吗?服务员又惊讶地看了看我,说,怪我?为什么怪我?我想说,他拍了照就可以拿去做假了。但话到嘴边,我没有说出来,不是我担心服务员听不懂,是我想在暗中进行观察,不要把事情搞得人人都知道。

探寻暗道机关,本来就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我可能过于投入了,但这不能怪我,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和老宅子打交道,我对老宅子以及一切和老宅子有关的事情偏爱和过度的关心,皆是因工作而起的。

现在,连好性子的曲会长也被我纠缠得不耐烦恼了,他朝我两手一摊,说,刘科长,实在对不起,我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你钻的了。我说,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老宅子里总会有一些东西的。我一边说一边拿巴巴的眼光看着曲会长。

心肠软的曲会长又被我的眼光打动了,他跟我说,我这里再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了,除非还有一些现代的人写的故事、回忆录之类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当不得真,我们都辨不出真假,你愿意的话拿几本去看看,就当野史看吧,就当它是戏说吧。

我的转机就是在这一天出现的。在这些新冉版的故事书中,我找到了一本《一些旧事》,说的竟然就是过云楼茶馆的一些故事。

其中的一个故事说,茶馆老板潘先生的女儿潘芸香和怀昌其的女儿怀满玉是闺中密友,她们都喜欢画家钱梦俨。钱先生是个招女孩子喜欢的男人,除了怀满玉潘芸香喜欢他,还有别的女孩子也喜欢他,但她们始终不知道钱先生喜欢谁。有一天,钱梦俨给她们带来一幅画,但他没有说是送给谁的。从此以后,钱先生这幅画,就成了几个女孩子的心结。

我的眼前豁然亮起来了。我现在才知道,一直以来并不是我在寻找暗道机关,而是我在暗道机关中摸索,我在寻找出来的洞口。我找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至少我已经靠近了暗道里的某一个洞口,看到了洞外透进来的光亮了。

洞口的这个光亮到底是不是事实真相呢,还需要继续探索。不过,现在我的工作好做多了,有了头绪。头绪就是《一些旧事》的作者汪芝兰。

可是我很快又发现,这个头绪实在算不上什么头绪,这是一根没有线头的头绪,因为这不是一本正式出版的书,我找不到出版社,也找不到联系作者的方式,书的封底上,只有一家印刷厂的名称,我通过各方打听,了解到这家印刷厂好几年前就关门了。再一看这本书的印刷日期,竟是十多年前印出来的。

我到哪里去找这个汪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