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一些具有普遍性、普适性的方式方法。日常生活有生活技巧,工农业生产有生产技巧,当干部也有一些工作技巧。有了必备的工作技巧,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氛围,避免走弯路。如何熟练掌握和运用技巧,与领导者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经历阅历以及不同的性格风格都有很大的关系,需要结合实际去体悟、灵活运用。
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领导工作面对的人和事很多,思考和谋划的工作也很多,需要把上级安排的任务、当下工作的要点和自己所思所想的心得及时记录下来。随手做笔记,不仅有助于将做事的计划明晰化、条理化,而且能够保证尽快落实、提高效率。
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要重视做记录。做记录不是做样子,而是要把做记录放到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高度去对待,特别是对一些重要会议内容、领导讲话、心得体会要作出详尽记录,这些不仅是做好当下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未来重要的历史痕迹和文献资料。要善于做记录。领导干部记笔记,关键是要学会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不能稀里糊涂记了一大堆,回过头来自己都不知道记了些什么,做无用功。要学会用记录。做记录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推进工作、在于提升自己,记下来只是第一步,要时时翻看、反复揣摩,把别人讲的内容内化于心,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有所提高。
二、身在事之中,心在事之上
身在事之中,就是要投身事中,掌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心在事之上,就是要跳出事情本身,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方向性。对领导干部来说,身在事中,可以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和利益诉求,让工作更接地气、更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而心在事上,则可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全面谋划思考,时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果说身在事之中是具体实践,是务实;心在事之上就是统筹谋划,是务虚,二者必须兼备、同时发力,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有效。身在事中要躬身实践。要学会做具体工作,对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更要牢牢抓在手上,亲自参与督查落实,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创业的实干家。心在事上要知形识势、统筹谋划。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从事领导工作,要学会登高望远,从而更加清楚地把握趋势。领导干部要将两者结合,既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又善于谋划、注重总结提升。
三、获取信息与甄别信息同等重要
信息就是先机,是决策的重要参考。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获取的难度并不大,但也鱼龙混杂。要想从海量信息中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不仅需要正确的信息获取渠道,还需要有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领导干部要有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要从报刊、书籍中获取信息和知识,还要及时关注网络信息,在与网民互动中了解民情民意。但仅仅依靠网络又是不够的,还要注重从上级单位、分管部门、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中获取信息。这些往往是第一手的信息,也是最有价值的信息。当然,还要有正规的信息获取渠道,配备经验丰富的信息工作人员,及时获取真实有效信息。要有甄别信息的能力。领导干部既要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又要有能够衡量信息重要性的标尺。要有运用信息的本领。获取信息、甄别信息的目的都在于更好地服务决策,这也是信息的价值所在。
四、功夫在会外
会议是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领导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开会是我们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实现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内在要求。既要注意减少会议,又要确保必要的会议能及时开并且要开出效果,把更多的功夫用在会外、会前和会后。
开会是为了更好地作决策、促落实,是手段不是目的。会前要充分准备。会前的充分准备是会议高效进行的前提。一些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要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现实支撑。一些会上讨论的重要议题,要在会前做好沟通,成熟了再上会。会中要把控节奏。应紧紧围绕会议主题,根据会议内容科学确定发言时间,把内容说清楚即可,切勿就同一问题反复赘述;要充分发扬民主,但也不能只民主不集中、议而不决。会后要狠抓落实。会上定下来的事情就要一件一件地抓到位,让会议精神落地生根。要切实精简会议,能开小会的不开大会,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抓落实。
五、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是不仅要知道事物是什么样的,更要了解它产生的根本原因。领导干部要想做到先人一步,就必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聪明人知其然,精明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始终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用辩证思维抓根本。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注重矛盾分析,运用“两点论”,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运用重点论,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当下,还有人补充了一句话,即高明人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要用战略思维把握全局。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增强战略定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着力解决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要用历史思维观大势。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以史资政。
六、基本要素要掌握
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掌握了某一事物的基本要素,也就找到了了解事物的关键。当干部,从事领导工作也是如此,开展工作的一些基本要素必须掌握,下乡调研得搞清楚目的任务,向上汇报得明确具体事项和原因背景,做出决策得通盘考虑条件、方案和结果等,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推进。
领导干部无论在哪个地方、从事哪项工作,都应该了解掌握这个地方的历史现状和该项工作的基本内容。要在学习中了解基本要素。要想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就必须以学为先,着重了解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情况。要在实践中把握基本要素。不断深入实践,才能不断更新观念,对事物有一个全面了解。要在思考研究中掌握基本规律。基本要素间的联系与变化体现的是基本规律。了解了基本要素,只是最初的感性认识,还要通过总结反思,升华为理性认识,在思考中逐步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把握客观规律,工作能力和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提高。
七、善于为同事补台
补台现在一般指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进行补救或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使事情顺利完成。领导班子是一个整体,同事之间紧密团结,相互补台而不拆台,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欲谋胜败,先谋人和。”相互补台是凝聚人心的法宝,也是班子团结的关键。要补工作大局之台。大局事关事业的兴衰成败,维护好工作大局是领导干部的共同责任。要自觉树立集体意识和共赢意识,以大局为重。要补团结协作之台。互相补台,是为了更好地团结共事。当然,也不能为了补台、为了团结就放弃原则,互相掩盖错误。要补共同进步之台。补一时之台不能救“万世”,补台的更大意义在于共同成长进步。要做敢于直言、善于谏言的诤友,在救场补台之后,积极与同事交流想法,帮助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认真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说,面面俱到会得不偿失,抓根本、抓要害方是上策。干工作要善于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办最重要的事。
***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讲重点论。要善于发现主要矛盾。从全局发展中找,在大局大势中发现主要矛盾;从分析比较中找,紧密结合实际,正确区分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确定主要矛盾。要善于解决主要矛盾。既要有敢于直面矛盾的宏大气魄,更要有科学的方法,不能贪大求全,什么都想抓。要明确方向,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主要矛盾不放,务求实效。要通过抓主要矛盾谋求全面发展。既要重视主要矛盾,也要从主要矛盾人手,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进而推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九、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都重要
举重若轻的人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紧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举轻若重的人办事周密谨慎、注重细节,能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正确处理好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关系,对领导干部为人做事至关重要。
能力决定胜负,细节决定成败。领导干部既要有举重若轻的“大手笔”,也要有举轻若重的“细针脚”。***总书记指出的“胸怀大局,极端负责”,就是要求把握好“轻重”,兼具二者之长。要有明辨“轻重”的眼界,日常工作中要能够审时度势,看准什么是要果断决策的大事,什么是须谨慎部署的要事。要有拿捏“轻重”的能力,领导干部只有善于学习实践和积累,应对问题才能游刃有余。同时还要处事周密,把繁杂公务井井有条地办结,既要有选择的能力更要有应对的实力。要有权衡“轻重”的尺度,一些人走入误区往往不是不能区分轻重、主次,而是栽在了过度自信或是过度谨慎。过度自信,对人对事就会轻慢,其结果往往是“大意失荆州”。同时也要避免过度谨慎,学会分工授权,无关痛痒的小事了结即可,切莫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