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后来的史学家恨恨不已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在中国方面而言,就是一个走过场。
在长达两年的战争期间,英国人打打谈谈,一直在提条件,要求中国开放,改变既有的通商体制。但是,清朝上下,从皇帝到地方大员,始终都在拒绝、搪塞。他们不肯答应英国人的要求,其实未必是真正意识到了这些要求背后的东西,意识到了开门之后,天下体系的崩解,以及被拖入西方世界的危险。对他们来说,拒绝,仅仅意味着不愿意改变。对皇帝来说,粤海关每年百万两的收入,虽然对于内务府来说,不无小补,对于国家财政,则等于不存在。能维持这个局面,固然好,但就算没了这笔收入,也无大碍。在俭朴的道光看来,宫里的自鸣钟已经够多了,不买也罢。而对于广州的地方官来说,这样的贸易体制,给了他们太多的好处,这个好处,可以坐在家里,无需任何操劳就能拿到。也许,改变之后,可能拿到更多的好处。但是,谁知道呢,或许根本得不到了,也是可能的。无论如何,维持现状最好。
当初之所以禁烟,是因为鸦片的贸易,已经损害了朝廷的货币体系,皇帝在意这个,一些有责任心的官员也在意。皇帝的意思,是要迅速摆平事端,消除这个麻烦。但没想到,却挑起了更大的事端,惹出更大的麻烦。由于自己脸面的缘故,不得已调动大军,想要消灭挑衅者,结果却是脸丢得更多,而且兵折了,钱也没了。所以,只要对方肯罢兵回国,要求什么,就会给什么。免得丢更多的脸,失掉更多的银子。好在英国人虽然霸道,但并不要天朝的领土。只要谈判的事儿做得足够机密,丢了的面子,也还有破布可以遮挡。其实,《南京条约》的签订,漫说天朝的百姓不知,就是众多的士绅也不知。除了被战争扰害的地方,整个天朝,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所以,在南京城外静海寺的谈判,中国方面的代表,无论是最初的家人张喜,还是后来的正式代表咸龄和黄恩彤,既没有中国意义上的折冲樽俎,也没有西方意义上的讨价还价。所有的条款,都是英国方面提出的。割让香港,已经是既成事实。五口通商,从选择到确定,都是英方的意见。废除行商制度,英国人可以在五口自由贸易,当然也是英方的意见。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中方根本不明就里,当然只能答应。连“值百抽五”这样超低的关税税率,也是英方提出来的。尽管张喜在自己的日记里说,关于赔偿战费,原来英国方面提的是300万两,经他讨价还价,降到了2100万。只是他一家之言,其实不可信。他的日记,一贯大话炎炎,谁知道哪句是真的?根据官方材料,英国方面提出的2100万两白银,包括600万的烟价,300万商欠,1200万的兵费,一口价。当然,中方也照单全收。其实,在赔偿款项中国方面其实真的是可以还价的。英国人漫天开价,其实就准备了中国人就地还钱,最后英国人多半是会让步的。你不还,当然人家乐不可支。至于更重要的关税税率,英国人也是如此,提一个最低的数额,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中国人接受,但中国人一点不还价,当然他们很高兴。和局一成,不少愤愤不平的士大夫讥之为“贿和”,其实一点不错。对于清朝当局而言,就是拿钱买个太平。
五口通商之后的厦门,来了不少西方商船。
更要命的是,条约签订之后,清朝方面还意犹未尽,继续跟英国人交涉。交涉的意图,无非是让英国人早日撤离,不仅撤离南京江面,而且撤离舟山和定海。但狡猾的英国人,却借此再次获得了对在华英人司法审判的权利(这个事情,此前一直令双方头痛,在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还发生过英国水手与村民斗殴,殴伤村民致死的林维喜事件,以林则徐之能,也未能解决),以及英国军舰在通商的五口自由往来的权利。前者后来延伸为治外法权,让中国政府头痛了一百年。而后者,埋下了给西方炮舰政策在中国实施的最大便利。此后,中国怀着怀柔远夷、利益均沾的心理,跟美国和法国先后签订了通商条约。在经商方面更为精通的美国人,居然跟中国达成了改变税率,要先行与他们协商的条款。从此,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税再也不能自主。为了这个失误,后来的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代价。而且,美国人跟中国,还确定了一个十年后修约的约定,埋下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伏笔。而跟法国人的交涉,则是开放教禁,从此以后,基督教各派可以公开在中国通商的五口传教。
南京条约的签订仪式上,中国方面的全权代表耆英和伊里布,还有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终于见面了。而后,耆英和伊里布还有两江总督牛鉴,应邀来到英国军舰康华里号,赴英国人的宴会。因为,在谈判过程中,英国人已经打扰了中国人多次,而且谈得过于顺利,让主事的英国人得以超额完成使命,乐不可支,觉得有必要回礼。中国大员在康华里号这艘巨舰上,受到了隆重的接待,英国海军陆战队的仪仗队,鸣礼炮,演奏英国国歌的军乐队,都让清朝大员备受惊吓。由于中国没有国歌和国旗,所以,仪式变成了单向度的,连后来深受老外喜欢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也没有演奏一下。幸好,英国人的甜樱桃酒和白兰地,对清朝官员还是有吸引力的,很多人喝了不少,醉醺醺的。但至少耆英和伊里布还是保持了清醒。这个清醒,让他们对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有了直接而且直观的认识,终于明白了,英国人的船巨大,炮也巨大,而且,英国人的腿,也是可以打弯的。
中英南京条约谈判结束后,清朝官员访问英国军舰,见识了人家的坚船利炮。
可是,这几个人,尤其是后来直接负有跟西方交涉之责的耆英和伊里布,对于西方,依旧是雾里看花,朦朦胧胧。连像林则徐那样,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西方的概况这样简单的工作都没有做。其实,当年的中国尽管封闭,但两广、福建一带,出国谋生的人还是很多,了解西方的商人和士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但是,没有人想到找他们打探一下情报。一个如此重大的条约签下来,小半个身子,至少在形式上,已经被人拖进西方的世界,条约本身也是按照西方世界的规矩签的。但他们对于国际惯例、国际法、商务惯例,仍一无所知,对主权也完全没有概念。眼前的交涉,对于皇帝和耆英们,无非是火烧眉毛顾眼前,先把眼前的瘟神送走,其他的事,以后再说。也可以说,尽管《南京条约》让中国开了大门,但被迫开门的清朝当局,并没有认真履行条约义务的那份心思。他们不明白主权是什么意思,连条约在国际法上的意义,也同样不明了。只要有一天,清朝有这个能力了,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让这个让人心烦的条约见鬼去。只是,他们这样的存心,不是为了捍卫中国主权,而是挽回皇帝的脸面。
无疑,《南京条约》是个悲剧,一场战争,耗时两年,中国付出了成万的生命代价,老百姓的负担因此而加重。天朝上国,被打得体面无存。清政府上下,对洋人的嫉恨由此种下。然而,毕竟是这个条约,让封闭的中国开了一扇门。从此之后,中国被一点点拖入西方的世界,也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历程。用日本人的话来说,开国了。开国是个喜事,但在中国当时,却是以丧事的形式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