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科书上,总结统治者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教训,一般都会有一条:不肯发动群众。这条,放在宋朝行,放在明朝行,放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也行。可是这样的百试不爽的批评指责,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也没有什么道理。哪一朝的皇帝,当然都不会派出宣传队,下乡动员。但是,你要说他们不指望民众支持他们,实在冤枉。
王朝时代的民众动员,是通过乡绅的。只要出现了危机,皇帝几乎想都不用想,就会让人鼓动乡绅练乡勇,搞团练。清朝开国的时候,由于担心汉人士大夫捣乱,所以刻意加以防范,不鼓励乡绅自治,但是,拖到后来,自己撑不住了,八旗绿营都不能战,不得已,还是要乡绅出头帮忙。乾嘉之际,五省白莲教起义,最后就是借了团练的力。这回林则徐禁烟,惹出事来,自己知道官兵靠不住,因此也开始打动员乡绅练乡勇团练的主意。林则徐为官清廉,人缘好,别人出来张罗,未必能行,但是他行。广东这个地方,乡绅宗族势力一向强大,虽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买林则徐的账,但只要有乡绅肯出头,振臂一呼,拉出乡勇来,不成问题。
林则徐的同事裕谦,想在浙江也鼓动乡绅练乡勇,很快就遭到了很多人的阻击。因为江浙跟广东不一样,这地方原来是反清的大本营,有人担心练出来乡勇,被人利用,事就搁下了。但是到了奕经出山,还是让人练乡勇来帮忙。
中国的农民就是这样,你让他们自己判断,当然他们不一定会喜欢洋人,可自动出来爱国,替朝廷分忧打洋鬼子,他们是不干的。但是,他们听乡绅的。对于政治,要么,自己就没有判断,自己有了判断的话,自己判断向西,如果乡绅出来说,其实应该向东,那么大家就都向东。乡绅知书达理,办理公益,是自家一个宗族的首领,人家说的话,能没道理吗?没道理,也有道理。在那个时代,不听乡绅的,就等于不听大伙的,要引起公愤的。
尽管老百姓对于洋人好奇多于憎恶,但只要乡绅出头,说要跟着朝廷与洋人为敌,他们就会跟着。跟着卖不卖力,当然还要看赏钱多少,但跟着肯定是会跟着的。真的打头阵,冲锋陷阵也许做不到,但群威群胆,起个哄,没有问题。朝廷没有办法直接动员民众,但通过乡绅的中介,动员也是可以达成的。乡绅出头说几句洋人的坏话,把洋人打进来的威胁强调几点,有没有真事儿都不要紧,反正老百姓信。鼓噪群众敌视外来人,一般都比较容易,因为,他们毕竟非我族类,长得就像敌人。在广东这个地方,别说外国人,就本民族的同胞,只要是外来的,也一样会被看不顺眼,土客籍的械斗经常发生。
况且,每当战事发生,宗族和村社,都有自保的趋向,既针对洋人,也针对官兵。现在官方号召他们练乡勇,名正言顺。
所以,别看官兵的仗都打败了,但乡民们却还想试试呢。只要英国人惹到了他们,抵抗也是会有的。
作为战胜者进入广州一带的英军,纪律只是比清朝官兵好点而已,征发给养时,也难免有不给够钱的时候。士兵,尤其是印度士兵,犯纪律,抢东西,奸淫妇女,也是有的。这种事,一旦出来,民愤必然极大。一传十,十传百,一点事情也会放大十倍。有了民愤,动员就方便了。
三元里事件,就这样发生了,事儿不大。1841年5月30日,占领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发现对面三元里一带,有大量中国人的非正规部队,于是下令攻击。但是,老天骤降大雨,英军配备的燧发枪无法射击,于是,只好撤退。退回来之后,发现一个来自印度的土著士兵组成的连队丢在后面。遂马上派两个装备有不怕雨淋的雷击枪的连队(雷汞发射)去前往营救。这两个连队去了之后,发现那个土著士兵的连队,被几千人围困。于是开枪驱散人群,将这个连队救回。整个过程,不过一个下午就结束了。据茅海建考证,英军在此事件中,死亡5到7人,伤者23到42人。英国人自己的记录,是死亡1个士兵,重伤1名军官和14名士兵。事件过后,上万的村民和乡勇,也许还有部分的士兵,包围了四方炮台。由于当时英军已经跟奕山签订停战协定,中国方面赔了600万两所谓“商欠”。因此,英军才停止了进攻。大概是不便对这么多看起来像老百姓的人发炮轰击,于是英军派人通知清军,若不停止此类行动,则此前的停战协定作废。于是,广州知府余保纯出面,劝散了民众。
教科书式的三元里抗英图,不知几分真实,几分传奇?
这些武装起来的民众,据后来调查,有乡勇(团练),也有广州社学的人,总之是当地乡绅组织起来的民众武装,大部分都是自带家什,刀枪斧钯,还包括农具。出于外来威胁的义愤和恐惧,这样的民众士气还是蛮高的。战绩相当不错,比起除了镇江之外的任何一场清朝正规军打的仗,杀伤都要多。但是,这样的战绩,是在英军没有动用火炮,而且正好天降大雨,使得多数人的燧发枪不能开火,而且什么都看不清的情况下取得的。如果英军像对付清朝正规军一样,上来就用火炮覆盖,那么三元里的事情,也许就会大不一样了。尽管如此,在大雨倾盆,所有的洋枪都打不响,英军只有一个连,且手里的家伙都成了不大好使的长矛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民众,手里拿的跟他们几乎是差不多的武器,却没有扑上去,依仗绝对的优势,将英军全部杀死。按道理说,就算英军身强力壮,也挡不住这么多人,况且,这些包围英军的人,不乏武艺高强之辈。而且一旦英军派出了不怕雨淋的枪队前来救援,民众很快就退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利品被夺走。
所以说,依靠乡绅动员起来的民众,在当时是没有可能战胜侵略者的。民众抵抗侵略的现象,不是没有可能,但若要成气候,必须有强有力的动员、系统的组织和坚强的核心,同时,还必须有侵略者持续性施暴的配合。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可能指望民众的抵抗,最终驱逐强大的侵略者。进入一个地方的外国侵略者,只要打算长期占领,肯出面维持秩序,民众更可能的选择,是服从侵略者的秩序,而非群起而反抗。毕竟,民众是要过日子的。这在历史上,已经被无数次证明的了。三元里的奇迹,作为乡绅借英军的一些侵略劣迹而动员起来民众,在一个特定的时机上骤然爆发,并取得战绩的特例,并不奇怪,如果期待三元里抗英成为一种持续性的机制,并依靠这种机制打败侵略者,就是异想天开了。
但是,在当时,三元里抗英就被夸张成为一场大捷,杀伤敌军人数,最多的时候,被说成近千人,而且击毙了英国海军司令伯麦和先锋官霞毕。而且人们众口一词,说是如果不是广州知府余保纯出来替英国人解围,那么四方炮台的英军将会全军覆没。一个被载入中学课本的说法是,当时的民众,不仅杀了几百个英军,而且击毙一个首领,这个首领,“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宝刀,装嵌宝石,映日不可逼视。”显然,英军里面,不会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只能出自中国的传奇小说。
三元里的事情,变成这样一个故事,民众出于爱国激情,英勇杀敌,眼看大功告成,却被来自官方的汉奸破坏,功败垂成。这样的故事,不仅载于文人的笔记,而且被编成戏剧,画成大败英军的图画,一直流传下来。无疑,这样的故事,对于后来的历史编纂者来说,是一种特别合口味的素材。正因为如此,这个故事才被大炒特炒,到了一个很高的温度。
其实,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人们看到更多的场景,是百姓和侵略者之间相安无事,甚至互相交易。广东和浙江前线,清军指挥官都开出了很高的杀敌赏格,鼓励百姓袭杀英军,但是,应者寥寥。只有在英军侵害了民众,恰好被侵害者所在地又具有比较完善的宗社组织的情况,才会遭到抵抗和反击。三元里抗英,实际上就是一场这样的反应。将这样一个特殊事件放大成一种普遍真理,弘扬为人民群众的反侵略爱国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可以将侵略者赶出去,则就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