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发生在中英之间的战争,对于中国朝廷而言,不可谓规模不小,前后调动兵力几十万,当时所有的名将,悉数出征。原本就不富裕的国库,为之一空。但是,这场战争,却是一场对手不在一个级别上的搏击。一个是重量级拳手,而另一个呢,不仅是轻量级的,而且还是业余的。这个业余选手,就是清朝军队。
说起来,虽然英国军队已经处于火器阶段了,而中国军队还只能算是在冷兵器和热兵器的过渡阶段。但双方的枪炮,还大体同处于前装枪炮阶段。中国军队由于人数众多,单纯论枪炮数量,反倒是中国方面占优。只是在对阵的时候,单个部队的枪炮火力,远远比不上英国人。而且英国人的枪炮以及火药的质量,比中国的强太多,以至于缴获了中国人的火炮和弹药,他们都是将之毁掉,不是当战利品。英国人的火炮,不仅口径大,发射速度快,而且可靠性强,基本上不会出现炸膛现象。但是,中国的火炮,不仅粗笨,而且可靠性差,经常会炸膛。以至于每放一炮,炮手都得念佛,拜炮神,祈求炮神保佑。所以,像中英之间如此密集使用火炮的战争,死于自己大炮的中国士兵数量不小。不仅如此,双方枪炮的威力,差距也大,中国的火铳和火炮,射程不及英国的,火药的杀伤力,也有相当的差距。在广州前线,由于林则徐的努力,购买了一些西洋火炮,这些火炮,虽说依然不如英国人的,但至少可以瞄准,可以上下调整火炮的角度了。而中国的其他地方,所用的火炮很多还是明朝的,多少年没开过一炮,基本上等于摆设。虽然说,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尤其是第二阶段,中国方面的火炮,有了很大的改进,有了瞄准设备,也有了炮车,而且各地尽量用比较好铸造的铜来铸炮,防止炸膛。但这点改进,并不足以消弭双方的差距。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攻占定海。谁说他们不擅长陆战,他们正在登陆追击清军。
至于双方的水面军力,则差距更大。中国水师的舰船,都是中国老式的,即使用了火炮,也只是摆在甲板上,由于火炮发射后坐力很大,水师的船又不大,为了防止相撞,所以一艘船只能摆几门炮,大一点的一般都是船头一门,船尾一门,剩下的都是小炮。施放起来,准头很差,水师装炮,也就是用来吓唬一下海盗,真正的海战,还得靠上去,登上人家的舰船肉搏。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人就是着了对方的道,被郑成功的军队贴身逼了上去,才战败的。但是,鸦片战争时的英国海军,已经远非当年荷兰海军能比。一艘战舰,几十门甚至上百门大炮,都装在甲板之下,多的有几层。船舷之上,尽是炮孔。一次发射,十几门炮齐射。而且,英国的军舰,造得十分坚固,关键部位,都包着铁皮,中国的火炮,即使打中了,都造成不了什么伤害。当时的海战,一艘英国小规模的战舰,可以击溃中国水师几十艘船。在英军大部队来之前,几艘停在广州附近的英国小兵船跟广东水师发生了两次小规模的战斗,我们这边报捷,说是大胜,其实都是败仗,船被打沉的是中国水师。在正式开战之前,双方唯一大规模的水面战争就是穿鼻海战,两艘东印度公司的小战舰完好无损,但广东水师26艘战船几乎全军覆没。在浙江前线,无论上司怎样威逼,水师到后来都拒绝作战。可以说,从武器上讲,水面战斗,基本上就没戏。林则徐还在位的时候,为水师设计的战术,是尽量逼近了打,用鸟枪,火罐,然后攀上敌舰,与敌肉搏。林则徐买了一只英国商船,将之改造成战舰,装了二十多门炮,但却没有用在水战上,只是供中国水师演练如何登舰,好跟人家肉搏。尽管这样的战法有书生谈兵之嫌,但由于前面有郑成功的先例在,在理论上,也算是中国水师唯一可能取胜的招数了。只可惜,这样的战术,战争中根本用不上,也没有人敢用。
中英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士兵,应该是八旗兵。
英国人笔下的八旗兵
穿礼服的英国海军军官们
一场中英之间的水上较量,中国水师完败。
但是,真打起来之后,陆战也没戏。当时的前装枪,最大的问题是每放一枪就得从枪眼重新装药装弹,费时较多。所以,西方采用方阵的战法,即士兵排成几排,前面的一排甚至两排(一站一蹲)放枪时,后排在装药装弹,前排发射完了,退到最后,然后后排装好了弹药的人顶上,接着放枪。这样的步兵方阵,可以保证连续发射,方阵越大,火力越密集。但是,中国的鸟铳,都是老式的火绳枪,发射原本就比对方慢许多(中国的老式火绳枪,填装的是散装火药,而英国人的枪,火药已经成型了,填装较快),中国军队的火铳手,各自为战,每个人放枪的时候,还不像西方军队,把枪柄顶在肩上,瞄准射击,而是把枪翘起来,握扳机的手放在腰间这样放枪。东一枪,西一枪,枪的射程没人家远,自己还没有准头。而被皇帝视为利器的抬枪,填装复杂,发射速度超慢,实际上也难以发挥作用。人家两排子弹打过来,我们这边就溃散了。看过中英军队对阵的民众说,对射只发生在最初的一瞬,然后中国军队就没了动静,剩下没死的,就狂奔。退一步说,英军的步枪上装有枪刺,如果万一子弹打完了,可以利用原来的方阵,当长矛用。但中国火枪手一旦没有了弹药,手里头的家伙,就成了烧火棍。浙江前线,奕经大军几千人进攻宁波,结果被英军几百人打得大败,死伤上千人。好不容易调来的藏族土司兵,在上司的指挥下,盲目扑城,被英军诱进城里,遭到猛烈的火力夹击,在英军的枪炮面前,尸体塞满了巷子。即使讲战略战术,我们这边也差了一大截。
至于海岸炮台,多数地方,还是摆着当年马戛尔尼来的时候看见过的那种炮,多半是明朝留下来的,没有升降装置,没法瞄准,很多炮,能不能燃放,还没准。英国人嘲笑,那些不是火炮,而是烟花爆竹。清朝没有了倭寇的滋扰,需要军事解决的地方,都在内地。所以,自打收复台湾之后,海防就是虚的。而内地的对手都处于冷兵器时代。在王朝的多数岁月,清朝的对手都是西北的游牧人,根本没有火器,明末引进的火炮,足以应付。因此,清政府没有火器更新换代的动力。所用的火器,基本上处于明末的水平,甚至比那时还要低。明末就引进了西洋的开花大炮,即爆破弹,炮弹打出去在弹着点爆炸。但是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不知道开花大炮为何物了。大炮里填装的,无非是石头、碎铁片,即使打中了,对人家的军舰,伤害也不大。火药的质量,比英军要差一大截,火炮和鸟铳,射程都比英军的近,而且可靠性低。明末以来的仿制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无论是鸟铳还是火炮,制造工艺都相当低劣。制造粗糙,炮身有很多沙眼,中国人造出的火炮,燃放时会不会炸膛,绝对要看运气。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在浙江前线
更要命的是,王朝的官员,包括军事指挥官,对于火器的认识,层次相当低。时任福建地方官的张集馨说,战争爆发时,闽浙总督颜伯焘调集福建省所有的重炮,集中厦门炮台。为了省钱,大炮不安炮车,将一门门大炮直接戳在炮台的垛口上固定好就算完事。下属报告说,这样的话,开战之时,炮手没法出墙装药怎么办?颜伯焘说,你先把药装好不就完了,这样的重炮,一炮就把夷人打垮了,何须第二炮?结果,英国人来了,我们这边的炮放完了,连人家的毛都没碰到,但是人家几排炮打过来,炮台就垮了,颜伯焘差点没被打死。幸亏这位制军大人跑得快,而且可以编造谎话,说他抵抗甚力,打沉多少英国军舰,击毙英军无算,但无奈敌人越打越多,只好暂时后撤。幸而他丢的是厦门,如果丢了福州,肩膀上吃饭的家伙就保不住了。此番英军所到之处,地方官虽说未必都像颜伯焘这样的自大颟顸,但守备之具跟颜伯焘的也差不多,所以战局一边倒,中国军队逢战必败。
浙江前线,弃炮而逃的清军。
广州以虎门炮台为核心的海防工事(虎门炮台由一组九个炮台组成),应该说在当时的中国海防中,是得到了极大改善的。林则徐通过澳门进口的大炮,可以升降,可以瞄准,威力虽说不及英国人,但在中国已经是最佳的利器了。但是,林则徐毕竟是没有见过洋世面的文人,他引进了西洋大炮,但却没有改建炮台。而唯他命是从的水师提督关天培,也是个棒槌。虎门炮台还是老样子,只有一些犬牙交错的垛口,上面没有防护盖,大炮容易受到威胁不说,而且移动不便,一旦需要调整射击方向和角度,就笨拙不堪。而且,重炮主要指向前方,两翼火力薄弱,炮台和炮台之间,火力互相不能支援,在敌人进攻时,只能一个一个眼看着被摧毁。所以,只要英国人瞬间的火力达到最大值,足以压制炮台的火力,那么,在一通轰击之下,炮台上的大部分火炮都会被打哑,如果连火药库也在炮台上,那么火药库中弹,则炮台就会变成一片火海。这样的毛病,一直到八国联军入侵,还没有改掉。大沽炮台,就是被击中弹药库而沦陷的。当英军进攻虎门炮台的时候,守卫炮台的士兵并没有像人们说的那样,被琦善调走。琦善不仅没有撤兵,而且增兵了,炮台上密密麻麻挤了三千人,结果都成了敌人炮火的炮灰。增加的兵丁,手中的兵器,还不如陆军,没有多少抬枪和火绳枪,主要还是使用那些海岸大炮。所以,只要大炮被打哑,剩下的兵丁在登陆的敌军面前,就成了草芥,很多人只能用长矛来抵御敌人,如果逃跑不及,就只能殉国了。
所以,尽管从定海到虎门,再到上海,定海三总兵,关天培、陈化成他们的确很英勇,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但是,他们的牺牲,却对于抵挡侵略,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整个战争,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英国人碰到的唯一伤亡大一点的抵抗,是在镇江。原因一半是英国人打顺手了,过于轻敌,没有像以前一样,先炮火覆盖,然后包抄进攻,而是直接派兵爬城,跟守军发生了肉搏。另一半是因为副都统海龄率领的青州兵的确挺能玩命,在与敌人的肉搏中,拼了命。当然,由于火器的差距,抵抗还是失败了,但却给英军造成了百多人的伤亡。所以,马克思认为,如果英军每到一处,都受到这样的抵抗,那么英国人是到不了南京的。可惜,英国人这样的失误,只有这一次。
鸦片战争间歇,上岸消闲的英国官兵。
真正给英国人造成麻烦的,其实是中国的水土。侵华英军中,因病造成的减员达到了三位数,几百人。得病者上千人。如果再这样下去,好像英国军舰就得改医疗船了。然而,在英国人还能挺住的时候,清朝皇帝顶不住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登陆。
从纯军事角度来讲,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争。就像林则徐后来说的那样,中国这边,虽有百万貔貅,不足临敌之一哄。不管清军将士勇敢还是不勇敢,善战还是不善战,反正只会打一仗败一仗,中国军队,根本不是对手。这种不对称,还不是像英国人面对非洲的祖鲁人那样,是冷兵器对热兵器的战争。双方的主要兵器,都是火器,而且从大的台阶上看,基本处于同一个前装枪炮阶段。只是,清朝人所用的枪炮,还是明末从西洋引进仿制的。那个时代,中国人不仅引进了西洋火药,西洋枪炮,而且引进了西洋的制造技术,翻译了好些相关的著作。如果中国能继续学习,后来的事情,就未可知了。然而,到了中西迎头相撞之际,学来的枪炮,在清朝人手里,没有半点进步,连翻译的书籍也不见了,剩下的,只是半吊子的仿制技术。至于军事组织和战略战术,则更是跟火器一点关联度都没有。两百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但差得更大的,其实是兵器、战法背后的制度和文化。这一点,即使战争打完了,也没有人能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