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郭沫若全集 文学编 第十七卷 §青年的明天

b·卡达耶夫[1]同志为他主编的《莫斯科青年时代》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您希望看到贵国青年的明天是什么样?”

这便是我的回答。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青年是幸福的。

旧时代属于人为的灾难、祸害、痛苦、摧残、迫害,他们不会再受到;即使是自然性质的,他们也会少受到。

他们会自由自在地成长,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条件来培植和发展个人的才能,在各方面的工作中获得优秀成果的丰收,以提高民族乃至人类的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水平。

他们的明天是光辉灿烂的。他们会更健康、更聪明、更富于理性、更丰富多彩、更有纯洁的爱情生活……。

但这些好的条件,对于他们也可能转化为不好的条件。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中国古话说得好:“人莫跌于山,而跌于垤。”[2](在崎岖山路上不摔跤,在平坦的道路上反而摔跤。)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五七年《文艺报》第三期。

这道理是明显的,就是一个人在风暴中必然特别提高警惕,作最大的努力;而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便容易松弛而甚至懈怠。这就会反而遭受意外的挫折和失败。

温室里培养的花木经不起风霜,是大家熟悉的。

因而我所希望于今天的青年的,是要具有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的精神,要经受必要的锻炼。要有这样的精神才能够克服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任何困难。要有这种精神也才能同创作实践和真理探索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碍,用全力来搏斗,而到达光辉的峰顶。这也就是我所希望看到的青年的明天。

郭沫若1957年4月15日 北京

[1]卡达耶夫(вадентин летрозич катаев),一八九七年生,苏联作家。著有《时间呀,前进》、《团的儿子》等。

[2]语出《韩非子·六反》:“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