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
李聚奎
摆在我的案头的这部书稿,是写给我们共和国的未来军官们的读物,我这样一个白发老兵,却成了这本书最早的读者之一。老实说,对这类读物的期盼,我由来已久了。近几年,在写给青少年的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鼓励他们成为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的书比比皆是,但鼓励他们当将军、当军事家的书却毕竟太少了。这与我们这样一个有400余家出版社,年出书多达5000余种,拥有数亿青少年读者的大国,显然是很不相称的。在当前出版社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从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着眼,为亿万青少年读者着想,出版这套《未来军官学校》丛书,它表现了出版家的战略眼光。
这本专门写将军成才及成功经验的书,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应该说,对于那些有志于戎马生涯的新一代来说,它是你投身军事科学的入门津梁,或者会成为你步入将军之门的第一向导。在内容上,它列举了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战将,从他们少年从戎到挥师征战,直到在世界军事史上被世人注目,其间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生动感人的故事,作者的择要叙述和精到的分析,会给读者以较多的启示。在表现方法上,作者更多地照顾了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以趣味性和故事性而见长。在谈及将军们的成败得失时,也不乏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证。作者的写作主旨相当明确,那就是呼唤更多的青少年朋友热爱军事,立志成为人民共和国的一代新的将军和新的军事家。
作为一个年已80余岁的老战士,面对着朝气蓬勃的新一代,如果有人问我,对于广大青少年朋友你有何期冀的话,我的回答是:希望在他们中间能产生刘伯承、彭**那样卓越的军事将才。岁月如流,白发催人,我们这代从井冈山走来的老兵,毕竟都届老年。我们这代人创造的人民共和国,需靠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来保卫,我们的人民军队需要不断有卓越的将才出现。翻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每向前迈进一步,总有那些杰出的军事将才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民族历来有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国古来就是一个将才辈出的国度。中国人在军事上的创造和建树,历来为西方世界所瞩目。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被世界共认为是“世界第一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被称作是世界第一兵书,直到如今,西方军事大国仍把它作为高等军事院校的教科书。中国当代历史,更有***、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彭**、陈毅、贺龙等一代卓越的军事家,他们创造的军事理论和战争指挥艺术,使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当历史跨入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新时期,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国防观念变得更加急需和紧迫,非如此,祖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将无以保障,我们军事家的队伍将会后继乏人。因为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现实:世界历史上军事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迅猛,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日趋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地球上有限资源的控制和争夺将更趋激烈,全球和平与战争的因素都在空前急剧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使自己更安全,有一个从事四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就不能没有一支与各方保持抗衡的武装力量,当然也就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适应现代化战争要求的军官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近几年所实行的战略大转变,不是对军事力量的削弱,而是对军人及由其组成的国防力量在质量上的提高和增强。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当我们的国家实现战略转变的时候,有些人对这种转变产生了某种误解,认为从此便天下太平,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由此而带来的便是对国防观念的淡化。有的人宁肯以充满色情、暴力内容的通俗读物去掏孩子们的腰包,去毒化青少年,却也不肯拿出一文片纸出点供下一代阅读的军事读物。作为一个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奋斗了多半生的老战士,对此我不能不感到忧虑。教育宣传上的偏颇,必然会带来年轻一代国防观念的淡化。特别是当我们的社会大踏步向商品经济社会过渡以后,一些年轻人对从戎卫国,远不如以往那么热了,这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对这种现象,我总怀有某种忧虑。
正如我们的国家建设需要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一样,同样也需要富有远见卓识的将军和军事家。其实,对于今天的青年朋友来说,只要立志在军事领域里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来。因为今天年轻人的环境条件,比起我们当年来,不知要优越多少倍。当将军,指挥部队作战,就不能不研究战争的理论和艺术,而要如此,就不能没有文化。在我们这代将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目不识丁的穷苦百姓出身,在从士兵到将军的道路上,我们都曾走过艰难的里程。刚参加革命时,我是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的农家子弟,最苦恼的也就是没有文化。我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彭总领导的平江起义,红军长征时我是红一师师长。作为指挥员,没有文化,在实际工作中会有许多困难。1930年的时候,我曾在红三军当团长,军长黄公略,师长徐彦刚都是很有点名气的知识分子。他们都反复告诉我,无论如何要攻克文化关。有一天,徐师长特意用结余的伙食尾子给我买了支钢笔,说这是要我攻克文化关的武器。从那以后,作战间隙,行军宿营,只要一有空就拿起书本来读。上到***、周恩来、朱德,下到我身边的书记官,都成了我学习文化知识的老师,凭着坚强的毅力,在长征之前,我基本上攻克了文化关。这为后来研读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为带领和指挥大部队作战打下了基础。1955年当我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使我念念不忘的是攀登文化山的曲折道路。而今每当想到这些,我都特别羡慕今天的孩子们,比起我们当年来,他们要优越的多。应该说,今天的青少年们只要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更有条件步入将军之门。
我感谢作者适时地为青少年朋友写了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读物,也愿意把它推荐给更多的读者。期望我们更多的青少年朋友热爱我们的军队,勇于献身国防事业,期望更多的将星在我们共和国的土地上升起。这便是我——一个老兵的心愿。
一九八八年十月四日
群星烁烁
为军事科学奠基的孙武
力挽狂澜的蒙哥马利
胆略过人的邱吉尔
善打关键仗的罗科索夫斯基
主宰国家命运的凯末尔、戴高乐
不墨守成规的曼施泰因
首创装甲兵的古德林
“海军战略泰斗”马汉
空战的“开山人”杜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