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次又一次地“逼”我,要我对自己的小说创作说一点意见。老天,这叫我怎么开口?
近些日子,我很苦恼。我在等待。我在寻找。寻找我一部习作的“气氛”。寻找创作中的“我”。
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写过一些小说了。然而,我至今没有在创作中找到自己。去年十月,下矿去写作长篇小说《山野情》之前,匆匆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的初稿。应该说,这部中篇不仅有一个好的故事,而且就当前一些被“革命”词句装扮着的社会现象,尖锐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看过初稿的朋友曾这样评论它:“震聋发聩”。然而,我总觉得它缺少了一点东西。
缺少了一点什么呢?艺术气氛。
深秋或暮春的清晨,你来到一条山溪边,如果光看到清亮的溪水流动,你是不会满足的。你总觉得它似乎少了一点什么。若是溪面上飘动一层纱缦般的薄雾,升腾一片白茫茫的水气,你就会觉得山溪多了几分光彩,变得鲜活多了。你就会感受到山溪的另外一种气氛,另外一种风姿,另外一种美。一部艺术作品,有如一条山溪,当读者涉足到它的身边时,应该让读者的心灵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气氛,一种迷人的艺术气氛,美的气氛。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来源于艺术气氛。
要使作品飘溢出属于你的独特的气氛,你必须在创作中找到“你”,找到适宜于你的艺术气质所表现的方法,找准“口子”下刀,调准作品的“基调”。就象一位二胡演奏家,上台演奏前,要拉开弓,在弦上反复调音一样。演奏家只有把音调准,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来。找准了“基调”以后,就要靠语言的“神力”了。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有韵味、有嚼味。要创造别人无法“偷去”的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样,字里行间,是不是就会飘荡出艺术气氛来了?
要寻找。然而,有时候又不能性急,要等待。等待捕捉这种艺术气氛的时机。这种时机,也许就是人们称之为的“灵感”吧。
在生活中认识自己难,在创作中找到自己更难!我很悲哀。找了二十年了,我没有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部中篇初稿出来几个月了,我仍然没有找到那种气氛。现在,我仍在等待,仍在寻找。也许,我一辈子也寻找不到,等待不来。悲乎!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