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民的事业。文学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文学的描写对象也应该是全体人民。前段时期,文学作品表现知识分子和干部的生活和遭遇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把在整个人类中占相当大比重的普通工人、农民当主人公的作品,占的比重却太少。这种比例的“失调”,乃至“颠倒”,不能不引起我们文学工作者的深思。
我在煤矿工作和生活了十一年,交结了一批矿工朋友,自己也曾是一个普通矿工。在矿山生活和与矿工朋友的交往中,深深了解到,矿工需要文学。而文学却没有很好地去表现这些普普通通的矿工。在我们的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很少看到当代矿工的形象。常听矿工朋友们说:什么时候我们这些挖煤的才能在银幕上、小说中占一席位置呢?后来,他们发现我写小说了,高兴地鼓动我说:“写写我们这些普通的挖煤汉吧!”
写普通人,是不是与写社会主义新人相矛盾呢?不。我认为:把普通人身上那些不普通的东西发掘出来了,写出来了,就是社会主义新人。普通人身上,是有许多不普通的东西的。就说我们煤矿工人吧,他们的工作又累又脏,他们的“人”呢,还很“野”。他们多数文化程度不高,言语粗俗,讲不出多少大道理。在会议上讲上一两句话,脸就会瞥得通红。在一些小事情上,你甚至还会发现他们很自私。可是,一到危急关头,他们中的许多平日说不出多少大道理来的人,却能挺身而出,保护国家财产和抢救战友性命。成年累月,他们劳动在地层深处,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那份阳光的温暖,却用自己的双手,采出煤炭,给人们贡献温暖!他们是多么的无私,是多么的高尚。诚然,这样说,仍然是抽象的,概念的。如果你具体地熟悉了他们当中的这一个和那一个,你就能从具体的“这一个”身上,发现“具体的”不普通的东西来。把这些普通人身上的不普通的、独特的、闪光的东西发掘出来,按照生活的样子朴朴实实地把它们写出来,这就是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也可以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要写好这些占人类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必须熟悉他们。文学作品中,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很少,也许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作家们不熟悉矿山生活,不了解煤矿工人,恐怕是主要原因。作家们不熟悉和不了解煤矿工人,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而煤矿生活比较艰苦,是不是影响作家们到矿山深入生活的主要原因呢?作为一个在煤矿生活和工作多年的“矿工”,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作家,到我们煤矿里来,到我们矿工中来;而作为一个从煤矿里“爬”出来的“作家”,我决心老老实实地写自己的煤矿,多多请矿工朋友做自己作品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