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国,夏丘县。
天很暗,没有阳光。风在咆哮,小城内一片寂静。现在应是百姓关门闭户、呆在家里过冬的时节,不过小城里的各色房屋无论大小都张灯结彩,喜庆洋洋,只是唯独缺少了人们的欢笑声。
在这个没有阳光沐浴的小城里,是一个尸横遍野的世界。
一个看似十五六岁实则十三岁的少年满身狼藉地从一个人的身下爬出。他原本穿着的白色绸衣此刻已变成了红衣。这个少年浓眉大眼,若没有这满身的血迹,定是一个充满阳光的英俊少年。
这个少年痛苦地打量着周围,一幕幕不堪回首的记忆浮在心头。
原本,这是一座与世无争的小城,城里的百姓分外纯朴。当他们听闻一个名叫曹操的人破坏了徐州的和平时,都很怨恨他;在他们听到曹操撤兵的消息后都很高兴——徐州不会再死人……
因此,大家决定聚在一处,庆祝劫后的余生。
于是,夏丘城被百姓们收拾得十分喜庆,丝毫不亚于新春佳节。从夏丘城经过的少年们理所当然地被热情的城中百姓们所感染,决定留下,稍作休息。
然而,谁也不曾料想过,正当小城里的人们庆祝曹军撤军的消息时,忽然从城外来了一支绣有“曹”字旗杆的骑兵,在众人还没来得及抵制,就冲过来挥起屠刀,向众人砍过去!
瞬间,小城陷入一片***血海!
血已干涸,人们死去的姿势各不相同:有相互抱在一起的,也有一前一后倒地的,有嘴里塞着食物的,也有张着嘴巴的……死去的人们脸上都带着一种祸从天降的恐惧表情。
他看到了总对他笑的大姐姐,也看到了以欺负他为乐的大哥哥,他还看到了其他许多人,虽然他认识他们的时间很短,但是……
——就在昨天他们还笑着,可是今天他们就成了一具具冰冷的死尸;就在昨天,这里是一个充满欢笑的城市。不过才一天,就变成了人间地狱!而这些事情都是由一个叫曹操的人做的——那个当初跟随关东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青年!
——为甚么一个英雄般的人物会做出屠城的举动?难道他不怕失去民心么?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为甚么会这样!这是不是在做梦?
——如果当时不是大哥反应快,迅速地把自己压在身下装死……
少年的眼圈儿红了。
这时,原本压在少年身上的那个人痛苦地呢喃。
少年仿佛忽然清醒般,赶紧将那个人翻身扶起。
“大哥!大哥!大哥!……”少年焦急地呼喊。
少年的怀里抱着的是一个穿着白袍锦衣的年轻人,一脸污垢,头发有些零散,二十岁上下。皮肤微白,和弟弟一样浓眉,不过此刻他的两眼是闭着的,不知道睁开后是否也为大眼。
此刻的他正因腿伤而昏迷着。他的左腿从膝盖到脚跟那一块部分肿得老高,肿得发紫,肿得吓人。年轻人英俊的脸色苍白,因为疼痛而曲扭,大颗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来,几乎流成了小溪。
这时,又有一个哭声从一间屋子里传来。少年听了双眼一亮,带着三分希望七分侥幸,唤道:“是……阿均么?”
“呜呜……二哥!”屋内果然传来自家三弟的回应。
少年想要起身离开,但瞅了一眼自家的大哥,顿了顿,对自家三弟喊道:
“阿均,你怎么样了?没事罢?”
“二哥……均儿怕!”那个声音带着哭腔说,“刚才那些坏蛋好吓人!均儿看到那些人……那些人——他们杀了大姐姐和大哥哥!……”
“好弟弟,别怕,现在他们都走了!你快过来,大哥他……大哥他……”少年带着一丝哽咽,后悔道,“是该早点走的!不然大哥也不会受伤!阿均,你来呀!”
“呜呜……大哥!二哥!”从屋子里怯怯地奔来一个人,他年纪不过十岁左右,皮肤是奶白色的,个子不高,眼珠如一双小鹿般怯生生的。此刻,他泪水涕流, 一见少年,把头深深埋在少年怀里,瑟瑟发抖。
“二哥……”小少年寻求自家哥哥怀里的温暖。少年叹着气,帮着小少年擦干他满脸的泪花。少年嘴里发苦,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从远处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师傅啊,终于可以休息了!你都不知道徒儿好累啊——啊,师傅快看!这里也被曹军洗劫了!”声音由欣喜变惊讶,但一点都不害怕,是一个小孩子的声音。
不止如此,还有一个老儿的焦急声和一个婴儿的咿呀声。
只听那老人道:“快看看这里还有没有人活着!”
说话间,夹杂一个婴儿的咿咿呀呀。
很快的,在少年的眼前 ,出现了三个人:首先是一个手里拎着一只木箱,背着一个婴儿的老人。老人虽然年纪较大,但很有精神,他的腰间挂了个金箍铃,此刻,他满脸严肃地低头四处寻望。小婴儿裹着厚厚的被单,看不到脸,但是一双小手却在那里挥舞个不停。老人旁边跟着一个年纪七八岁左右的小孩,一双眸子分外有神。人虽小,但一脸成熟。三个穿得特别多,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只只从林子里跑来觅食的熊。
“啊!”小孩和少年的目光相遇了。只见小孩用手指着他,开心地叫道,“师傅!活人!三个活人!是三活人!”
这是甚么话!少年听得好笑,心下一松,心中的害怕减少了许多。小孩冲上去,其速度差点把少年和他的弟弟吓倒。只听小孩大声嚷嚷:
“这位哥哥,小童可算见到活人了!你都不知道,有好些个城池都被那个叫曹操的大坏蛋给屠杀了,害得小童和师傅都没有好好休息!这都怪师傅,回家的路甚么不好走,偏偏要挑个最远最长的路来走!要不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小童和师傅应该早就到家了……”
“你——你——”两个少年兄弟被他的热情——或者说是聒噪吓住了。
“小童!”老人低低地喝了一句,那小孩不生气,反而朝他们做了个鬼脸。
华佗习以为常,对少年介绍道:“这位小兄弟,这是小童,老朽的徒儿。老朽华佗,乃是一方游医……”
“华佗!神医!你是华神医!”少年的两眸一亮,他忽然鞠躬地哀求道,“华神医,求求您——求求您救救亮的大哥……求求您!”这时,少年的弟弟也反应过来了,亦是一脸哀求地看着华佗。
“好,快让老朽看看!”华佗看上去比少年还急切,好像出事的人不是少年的哥哥,而是华佗的亲人。华佗随手把背上的小华云交给小童保管,小童张臂一接。少年二话不道,直接带着华佗上前为少年的大哥诊治。
“喂,你的眼睛好红啊,是不是哭鼻子了?你叫甚么名字啊?”看着身旁忙忙碌碌的师傅,小童本想和少年搭话的,但是少年从华佗医治他的大哥起就在一旁侍候。不得已,小童只好抓住了反应慢一拍的小少年。
“均儿才没有哭哩!”小少年为了自己的尊严,坚决不道自己刚才哭了,但是他的底气明显不足,于是只好避过小童似是理解的目光,嘟囔道,“均儿复姓诸葛,单名均字。”小少年板着脸很诚实地回答。
“均哥哥啊。”小童点点头,虽然给他定位为哥哥,但是小童的态度一点也没有弟弟该有的态度,“那你哥哥又叫甚么名字啊?”
小童本意问的是那个少年,诸葛均却会错了意。
诸葛均道:“大哥叫诸葛瑾,二哥叫诸葛亮!”他有点不满小童的强势态度,眼球一转,反问道,“咦,你抱着的这个小弟弟是谁?”
“哦,他叫华云,是小童的师弟!”小童摸了摸小家伙刚探出去的小脑袋。小家伙刚长了点头发,皮肤白白的,像是营养不良,一对眸眼乌溜溜地转。
“能不能让均也抱抱?”诸葛均看上去很是喜爱小华云。
“好啊,不过你要小心一点啊。”小童说着,很不负责任地就把小华云像个货品一样转让给诸葛均。诸葛均第一次抱婴儿,有些紧张,他双臂一张,硬邦邦地圈住了小华云,生怕他从自己的手里摔下去。小华云不满地动了动身子,对于突然闻到的陌生气息让他眼中开始积蓄泪水,但是俩小鬼却没有注意到。
“他好轻啊!”这是诸葛均的第一感觉,但是随后他又补了一句,“皮肤也好嫩呢——他多大了?”
“快满月了。”小童回答,“还有,均哥哥,你这样抱着云弟弟,云弟弟会不舒服的,你应该这样一只手拖着他的腰……”
“哇——”小童的话还未说完,小华云便放声大哭。
“别哭,别哭,云弟弟乖乖……”这边的两个半大孩子手忙脚乱地哄小华云,那边的诸葛谨在诸葛亮的一声声叫唤下也醒了过来。
“大哥,你醒了。”少年诸葛亮高兴极了。
诸葛谨睁开了眼皮,看到了自家的弟弟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
“你们是……?”诸葛谨本想起身,但是脚伤却让他浑身却不能动弹,并且痛得让他龇牙咧嘴。
“谨哥哥,你好,那是华云!这位是小童的师傅!人称华神医的就是他啦!”小童把小华云甩手丢给诸葛均,自己则趁机跑过来,借机和诸葛谨套关系。
华佗舒展眉头道:“诸葛公子,幸好您的骨头没有折,但是您需要好好休息。”
诸葛谨疑惑地看着他,心细的诸葛亮马上解释道:“大哥,他就是那个神医——神医华佗!是他把大哥你救醒的!”
“华佗?啊!华神医!”诸葛谨想起来了,他有些激动道,“原来您就是华神医!多谢华神医的救命之恩……”
华佗淡淡地笑道:“这是老朽应该做的,不必道谢!公子的脚还很痛罢?真对不起,老朽的药快没了,新药也还没有来得及做好,所以公子你得受苦了……对了,现在你们有何打算?”
“谨本来是要带家弟去投奔扬州豫章的叔父,但是现在这个样子——唉,不提也罢,谨也不知现在该怎么办了。”诸葛谨的神情有些黯淡。
“那就随师傅回谯县!”小童突发奇想,插话道,“谨哥哥你可以先养伤,等伤好了再动身也不迟啊。况且沛国谯县是一个草药之乡哦,在那里谨哥哥道不定能恢复得更快哩!”
“好主意!”诸葛均抚掌,连连地点头,附和道,“而且从这里到谯县也不是很远啊,坐船就可以了”。诸葛亮没有道话,他看了看家兄,等诸葛谨的答复。诸葛谨颇为意动,他用目光询问华佗,迟疑道:“这不方便罢?”
言下之意是:不知华神医您的意思……?
小童立即紧张地看向自家师傅,好像生怕师傅会拒绝似的。华佗有趣地看了他一眼,眼里透出一丝笑意。
“那是老朽的荣幸!”华佗也很开心。
这就样,三名亲兄弟随华佗向他的故乡出发。
在大家离开前,一件事情却难住了他们:这小城里的尸体该怎么处理?
大家都笑不出来了。
尸体被集中一堆,大火很快地燃起,劈劈啪啪地夹杂着一股刺鼻的烧焦味,这座小城瞬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中。
谁也没有在意这股焦味,众人的心情很沉重:焚尸不是他们想做的,而是他们必须得这么做——华佗告诉他们,若是放着尸体不管,来年这片土地就会引起瘟疫!
火光下,小华云“哇哇”地哭了,小童和他刚认识的好朋友诸葛均在一起哄着;诸葛谨满脸肃穆站在大火前发呆;诸葛亮握紧了双拳;华佗看着一点点变成灰烬的尸体,眼中有一丝短暂的迷茫,但随后被坚定的目光所取代……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