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爷爷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不知道?”张氏疑惑的问,老爷子过世之前瘫在床上,家里的孩子在家待不住,只有杨柳很少出门,经常陪伴着,张氏想也有这种可能。
“就是去年呀,或许是前年,我记不清了。反正就是爷爷说过的。”杨柳眨巴着眼睛装傻充愣,她娘也不可能去找爷爷对质。
张氏犹豫了下只好答应了,“那让你大姐也跟着一起。”
第二天,杨立河和杨立聪一早要“上班”,去村头王地主家赶羊,先在村头附近的山坡上溜羊,等到太阳升起露水干了,杨溪带着杨柳出门去村头找他们。
这还是杨溪穿来后第一次进村子里,杨柳家住在靠近村尾的地方,到村头需要穿过整个望林村。
全村大概百来户人家,大部分都是泥墙茅顶,只有少量几户是砖瓦房。村户错落有致,分布在两边的山脚下,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和道路交错着从村庄中间穿过。远处河岸两边是大大小小的水田,绿油油的秧苗随风轻摇,随处可见在地里弓着腰劳作的农民。
到了村头,杨立河和杨立聪正赶着十几头羊在一片矮坡上吃草。
这些羊都是村里的富户王地主家的,王地主家里养了一百多头山羊,分给村里几户家里困难的人家来放养,家里有半大不小的男孩子,一家分十几只,每天负责赶出去吃草,还要负责割草,早上放到下半晌赶回去,一个月50个铜板,每天管一顿暮食。
半大的小子,地里的活干不动,又是调皮捣蛋的年纪,这样的活计正好,消磨了时间,还省了口粮。
十岁的杨立河去年就揽下这个活计,顺便把弟弟杨立聪带上,两人一起把这十几只羊照顾的体肥毛亮。
“走吧,姐,那一片桑林就在南山,过去不远就到了。”杨立河赶着羊,杨立聪带路,杨溪开始牵着杨柳,见她走的磕磕绊绊,索性背上走。
走了不到一刻钟,就看到一大片茂密的桑树林,枝繁叶茂,枝头上还挂着很多黑紫色的桑葚。
杨柳看到这大片没有被采摘过的桑林,掩饰不住的激动,桑树可浑身是宝呀,“大姐,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桑树林?”
“以前听娘说过,还是她小时候,有一年,县城新来的县令大人,鼓励老百姓种桑养蚕,还从南方运来桑树苗,选了我们附近几个多山的村子栽种树苗,说是等第二年养蚕收了蚕茧,官府会出面收购。谁知第二年还不等老百姓开始养蚕,那位县令就生病过世了。新上任的县令不认这项政令,那些桑苗已经种下,就这样搁置下来了。”
杨柳唏嘘,那位鼓励老百姓种桑养蚕的县令,是真生病还是假生病,还真不好说呢。
桑葚富含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杨柳以前在某音刷视屏看过科普,桑葚干可以补血清血,补肝护肝,补脑益智。可以用来煮粥,煲汤,泡水,干吃都可以。婴幼儿和脾虚者以及孕妇不能过多食用,过量可能会影响吸收或导致腹泻。
“阿姐,三哥四哥,我喜欢吃桑葚果,我们多摘些回去,晒干留着慢慢吃吧。”杨柳建议道,杨家一家人都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多摘些回去让他们每天吃几粒,就当是保健了。
农村孩子的零嘴就是山上这些野果子,其他三人无可无不可的答应了。杨溪出门时就提了一个篮子,几人起动手,很快就摘满了一篮子。
杨柳又让杨溪帮忙多摘些桑叶回去,杨柳也不多问,挑着叶子茂密,叶嫩片大的摘了两捆,两人就先回去了。
到家刚好张氏也干活儿回来了,杨柳就拉着她制作“桑叶豆腐”。
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见奶奶做过很多次,步骤很简单,但是她从来没有上手做过。再加上现在这个小身板,还没有灶台高,只能让张氏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