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找到挣钱的法子,问题是,杨柳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太少了,她连村子都没有出过。她想起来嫁到镇上的小姑姑家是开食肆的,便假装天真的问道:“爹娘,我们家能不能像小姑家一样,开个店做点买卖呢,做买卖一定很挣钱。”
“你小姑家开食肆。门面是你姑爹自家的,又是从上一辈就攒下来的手艺。我们没有手艺,又没有本钱,哪敢学人家做买卖哟。”
“娘,那如果不需要本钱,也不需要手艺呢?”
“你这孩子,做买卖哪有不要本钱的。快别说胡话了。”张氏笑说道。
杨柳也是考虑到家里目前的境况,才说出这样的建议,虽然她自己知道,就算投入了本钱,一定是不会亏本的,但是她一个小孩子的话,爹娘不一定愿意冒险,只能先想想不需要本钱的法子了。
正说着,听到院子里面有人喊:“立山娘,在家不?”
张氏忙迎出去,院子走进来一个满脸笑容,身材微胖的妇人。
“哎呀,是姚嫂子,稀客,快屋来坐。”张氏也笑着把人引到堂屋落坐。
杨溪倒了一碗茶水端上来,那妇人未语先笑,“哎哟,这是你大闺女吧,看看这模样,出落的多标志。”
“你快别抬举她了,乡下娃子,标志可不顶用,大丫小丫,这是姚婶子,快叫人。”
杨柳和杨溪喊了人,杨柳就去后院忙活了。
“立山娘,你托我给你家老二看人家的事,有眉目了,这姑娘保准你满意的很。”
“真的,快说说是哪家姑娘?”
“就是隔壁林家村的,林大锤他们家的二姑娘,做的一手好茶饭,人又勤快,长的还标志。最重要的她有个小兄弟,在他们村私塾念书,听说是个有出息的。要是以后中个秀才,当了老爷,你家可就沾光了。这姑娘在家也排行老二,配你家老二再好不过了。”那姚婶子眉飞色舞的说着。
张氏看样子也很心动:“真的,那他们家能愿意把姑娘嫁给我们老二?”
“咋不愿意,你家老二虽然话不多,但是人勤快又肯干,脾气又好,长的也周正,也是难得的好孩子。”
听到自家孩子被夸,张氏笑的合不拢嘴。
“只是立山娘,人家也有条件的,聘礼礼金要五两银子,少一分都不行。人家也厚道,给一个月时间考虑。你赶紧凑足银子,把姑娘定下来。”
“哎,”张氏这心情晴转多云,“她婶子,你也知道,咱们刚分家买屋子,手头实在是紧,聘礼就不能少点,或者缓一段时间?”
“立山娘,一家有女百家求,我得到准信可是第一时间就来找你了,你可别错过了,我走了,等你信啊。”姚婶子说完就扭着屁股走了。
张氏便跟杨立山商量,“要不跟娘商量下,借她那二两先缓缓,先想办法把老二的亲事定下来再说,要不翻年十六,年纪就越拖越大了。”
杨立山出去了一会回来,便一脸轻松的跟张氏说,“娘答应了,现在不急着用,先紧着老二的事办吧。”
张氏刚松口气,就听到院外传来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大家快来看啊,谁家做子女的连老人的养老钱都要算计,没见过这样的。”
说话的是张氏的大嫂蔡氏,站在杨柳家院门口,又是拍手又是拍腿,嗓门子高高地喊:“老人吃穿住都在我们家,都是我们管,手里一点养老钱,分了家了还想把钱抠走,你们谁家的儿子是这样不孝的,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一会功夫,院门外路边就聚集了几个看热闹的指指点点。
原来杨立山刚过去跟老娘商量好,承诺还钱的时候会多还100文作为利钱,吕氏看在利钱的份上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