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穿越之全家致富我当咸鱼 第五章 父兄归家

这个朝代已经有了苞谷这种农作物,但是产量却不高,平时吃的时候是连同苞谷芯一起磨碎吃的,有的还要掺上草籽。哪像现代有想减肥的吃粗粮,去皮之后筛了又筛,吃最细的部分。

很奇怪的是,苞谷都有了,却没有红薯土豆这样的高产农作物。

麦子和稻谷这些细粮,部分要交赋税,剩下的,全家九口人也是不够吃的,少不得还要换成粗粮。

并不是只有杨家如此,底层的老百姓都是这样紧巴巴的。像杨家,是分家出来的二房。分家的时候分得八亩旱地,两亩水田,随着家里的几个孩子慢慢长大,饭量逐渐增大,地里的粮食就不大够吃。杨父就会经常趁着农闲去城里干苦力,补贴家用。

自古以来底层农民是最苦的,靠土里刨食最多只能混个温饱。

看来还是要想办法提升生活质量,杨柳想,这样艰苦的生活,自己上辈子小时候已经体验够了。

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事业,创办公司,她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就魂穿过来了。如果有条件,谁愿意过苦日子呢?

到这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大抱负理想没有,也那个本事,但挣点小钱,改善一家人的吃穿住行还是没有问题的。

……

上午太阳逐渐升高,时间大概是现代10多的时候,张氏和李氏、杨立川回来了。三个人背上都背的满满的猪草。

一会儿功夫,杨溪就把朝食准备好了,包谷糁草籽粥,一钵水煮青菜,一钵酸菜,一钵辣椒拌蕨菜,撅菜是张氏在地边顺手掐的野菜,这时节正鲜嫩,放一些大蒜辣子和醋凉拌吃起来口感脆脆的。

除了粥有点拉嗓子,几个菜就跟以前吃的少油少盐的减肥餐一样,杨柳觉得还能接受。

吃完饭,各自忙碌。二哥扛着锄头出去了,大嫂李氏和杨溪收拾一些脏衣服去洗,张氏到后院去规整菜地。

至于杨柳,没有事干,又没有玩伴。三哥四哥去给王地主放羊,要到下半晌才回来。杨柳就跟着张氏去菜园里。

张氏移栽了一些辣椒苗,茄子苗,点了南瓜,丝瓜,还有几样杨柳也不认识。

下晌,太阳隐去,天色转阴了。

“看这天是要变了,你爹和你大哥应该快回来了。”张氏看看天。杨父和大哥一起,到县城里做苦工,一般都是做十来天就归家。

……

张氏说的果然没错,天快黑时,就开始飘雨丝,这个时节雨不大,淅淅沥沥,一变天,瞬间感觉凉嗖嗖的。

“哎,不知道你爹他们会不会冒雨赶路。”张氏已经在院门口张望了几次了,面色有点不好。

李氏安慰道:“娘,雨下大了,公爹他们应该会在镇上歇脚的,小姑在镇上住。歇脚就是顺便的事。”

“你爹是个死脑筋,但愿老大心眼子灵活一点吧。”张氏担心道,虽然小姑子在镇上住,但毕竟是婆家,人家家里也是一大家人。自家那个一向是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恐怕是要冒雨回来。

……

睡觉前,张氏就翻来覆去的担心,杨柳小孩子身体抵挡不住困意睡着了。半夜,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被说话声惊醒,是杨父和大哥回来了。

张氏起床帮忙安顿,杨柳迷迷糊糊又睡着了。第二天一早,杨柳醒来,雨已经停了,家里又只剩下杨溪和她姐俩。其他人都是该下地的下地,干活的干活去了。

两人忙完,杨溪从屋里端出一个簸箩坐在前院阶檐下做鞋面。

杨柳在一旁无聊的看着,这个活计她是不会的,她是90后,小时候没人教她,长大了用不上,对这方面也不感兴趣,她顶多能缝个扣子。

“大丫,你爹呢?”竹篱院门推开,走进来一个老太太,背着手面无表情地问道。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