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肉体痛苦,那么,嘲笑必定会造成精神折磨,甚至导致厌学。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嘲笑别人,正确面对那不怀好意的笑声,并学会自嘲。当别人嘲笑长得丑时,一句“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立马就能化解困境。
经典案例
从小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女孩丽丽,10岁时随进城打工的父母来到大城市,插班进入一所公办小学就读。
插班的第一天,班主任老师对她很好,详细询问了她的家庭和学习,这让她心里感到热呼呼的。老师重排座位时,是按照全班同学成绩好坏排的,丽丽被排在第三排,前后两排都是男生。
令丽丽没想到的事发生了:每当进教室时,坐在她前排的男生总会大声喊她“乡巴佬”,余音绕梁;而坐在后排的男生,则经常以她个子高、看不到黑板为由,上课时一边用手在她背上敲打,一边轻声念叨“乡巴佬”“乡巴佬”。
丽丽的性格内敛又安静,不像城里孩子那样大胆和顽皮,可是她觉得,既然大家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每个人的人格尊严起码是平等的。于是,当前后排同学借口嘲笑她时,她会针锋相对进行抗争,虽然这根本没用。
她还是个小姑娘,不敢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回家也不敢告诉父母,怕辛辛苦苦打工的父母为自己担心。她只是不明白:同学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她?他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和自己老家没书可读的孩子相比有天壤之别,为什么不好好读书、不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慢慢地,她开始对全班每一个城里同学保持沉默,并从心底鄙视他们。
而越是这样,同学们似乎就越得寸进尺,嘲笑她的同学越来越多。
终于,丽丽开始彻底沉默寡言了,不再参加班里的一切集体活动,甚至埋怨自己为什么是个“乡巴佬”。厌学情绪骤然而升,以至于再也不敢去学校上课了。
嘲笑性厌学:指由于受到别人嘲笑而导致的厌学行为。嘲笑:用言语讥笑。
嘲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校园语言暴力。受别人嘲笑的孩子,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嘲笑别人的孩子,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嘲笑,更会让孩子痛苦万分甚至痛不欲生。
如果说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肉体痛苦的话,那么,嘲笑无疑会给孩子造成精神折磨。
不过,坏事也能变好事。大多数孩子都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技巧和策略,来从容应对嘲笑,或自我解嘲,为将来正式走向社会、面向更严酷的挑战和冲突,打下心理基础。
嘲笑和被嘲笑在中小学生中比比皆是。我国台湾对全岛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及其父母所做的“儿童身心健康及家长教养态度大调查”表明,六成小学生在学校曾经被言语暴力伤害。
嘲笑和被嘲笑现象表明,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父母应当及早告诉孩子这一点,以免让孩子发生嘲笑性厌学。
弄清孩子为什么嘲笑别人
嘲笑性厌学通常是由于孩子的嘲笑引起的,那么,孩子为什么要嘲笑别人呢?搞清楚这个原因,对解决问题大有帮助。
年龄段的特点
喜欢嘲笑别人的孩子,年龄段通常集中在7至10岁。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喜欢嘲笑他人,是有“可以原谅”的特殊原因的。各种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用嘲笑来划定圈子
这些孩子不再因为喜欢同一种颜色、同一首歌而交友,相反,他们更喜欢与外表相似、行为相似的同伴在一起。嘲笑,就是他们确定自己进入哪个交际圈的一种方式。
②用嘲笑来表达竞争意识
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处在小学阶段,在学习、运动方面经常要通过考试分出高低。他们喜欢通过嘲笑他人,显示自己已经占了上风。
③语言能力的增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用语言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喜欢把价值观附加到自己的观察上去。这种附加一旦是负面的,就成了嘲笑。
④从控制局面中获得快感
大多数孩子嘲笑他人是为了寻找乐趣,从被嘲笑者的反应和其他孩子的哄笑中,获得一种控制他人或控制局面的快感。
审美观的问题
孩子喜欢嘲笑别人,与他们的审美情绪不成熟有关。
例如,他们会嘲笑一些穿“过时”服装的孩子“老土”、“没品位”,从而使得被嘲笑者感到“无脸见人”,产生厌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老师就需要出面来帮助孩子走出审美误区了。通过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让孩子懂得什么叫内在美、心灵美,从而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认清孩子受嘲笑的危害
嘲笑是一种语言暴力,决不是轻描淡写的“开开玩笑而已”。嘲笑是无形的,可是它的力量却是非常可怕的。
嘲笑会摧毁自信
嘲笑会用它那不怀好意的笑声,把孩子的无数个美妙梦想扼杀在半途中,从而让孩子也加入那嘲笑者队伍,壮大嘲笑的力量。
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只又饥又饿的鸭子,在黑夜的湖水里寻找食物。它忽然看到了月亮在水里的倒影,以为这一定是一条闪着银光的鱼呢,于是就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这一情景被几个同伴看见了,不一会儿,芦苇荡里所有的居民都放声大笑起来。
这只鸭子感到非常难堪,从此再也不敢潜水觅食了,身体越来越虚弱,最终饿死在满是鱼虾的湖水中。
学习也是这样。本来具有无穷探索精神的孩子,在别人的嘲笑下就会变得怕这怕那,最终导致厌学、害怕提问、缺乏自信。
嘲笑会让人发疯
嘲笑所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甚至会使人发疯、走向极端。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7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枪杀32人后自杀身亡的凶手赵承熙,作案行为就与童年孤独、少年受嘲笑和欺负有关。
赵承熙从小就有些口齿不清,所以很少与人说话。由于他是韩裔,英语发音不标准,读初中时同学经常捉弄、嘲笑他。上高中时,每当老师上课时找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时,他总是低头不语。老师告诉他,如果不读课文会被评为不及格,这时他才肯用“低沉、古怪”的语调朗读课文,结果每次总要引来全班学生嘲笑说:“快滚回老家去吧!”在其它多种因素促成下,他的扭曲心理逐渐恶化,终于达到崩溃点。
美国前特工部门首席心理学家说,感到遭受不公是他心理扭曲的重要成因,也是绝大部分类似案件犯罪者的普遍特点。
让孩子学会不嘲笑别人
既然嘲笑他人有上述巨大危害,父母让孩子学会不要嘲笑别人就变得十分重要。
父母带头不嘲笑别人
让孩子不要嘲笑别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某年暑假期间,河南媒体曾组织郑州市28名中小学生,赴国家级贫困县宁陵县去体验贫困生活。结果没想到,一路上这些城里的孩子纷纷把“体验贫困”变成了“嘲笑贫困”。
有的孩子在农家,面对主妇用洗干净的碗盛水给他喝时,嘲笑说“这是人用的吗?”快开饭了,农村孩子赶紧去压井水让城里孩子洗手,城里孩子惊讶地说:“乡下人也知道吃饭要洗手?”晚上睡觉时,城里孩子纷纷涂抹随身带来的花露水、清凉油,看到农村小孩习以为常便嘲笑说:“你们身上太臭了,连蚊子都讨厌你们!”随行记者告诫他们不要嘲笑别人时,他们竟说:“谁叫他们生在农村呢?”
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嘲笑别人都是受父母影响的。一位当事孩子的母亲居然就说:“这没什么不对呀,我就教育儿子要讲卫生,不要跟农村人学,并且我也不希望他跟班里的农村孩子接触。”
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
一旦发现孩子嘲笑别人,要了解原因,耐心开导,而不是横加指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为什么不能嘲笑别人的道理。
以孩子嘲笑残疾人为例,一般抱有以下几种心态:
①对残疾人的生理缺陷感到恐惧,从而回避、不愿意交往;
②为残疾人起绰号,如模仿口吃、跛行等;
③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施恩于人;
④真诚地同情、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显而易见,只有第④种态度是正确的。要让孩子克服前面几种不良心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①向孩子耐心讲解生理残疾是怎么造成的,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不便,并让孩子换位思考,从而让孩子在情感上同情残疾人;
②和孩子一起参观残疾人福利工厂、儿童福利院,观看描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视、残疾人运动会,让孩子在人格上尊重残疾人;
③在孩子已经建立起同情、尊重心理的基础上,指导孩子如何在行动上帮助残疾人,如和他们一起学习、平等交往等。
做到了上述几点,孩子就会富有同情心,有助于培养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疾苦的优良品质,更不可能去嘲笑残疾人了。
让孩子学会面对嘲笑
日常学习、生活中,孩子难免会受到别人嘲笑。所以,父母让孩子学会怎样面对嘲笑、克服嘲笑性厌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让孩子拥有博大胸怀
孩子面对别人的嘲笑时,最豁达的态度是,既不明争也不暗斗、既不斗气也不生气,而是暗暗努力。这种处世观对孩子的一生都受用。
在这里,可以借用我国唐代两位高僧寒山(苏州的寒山寺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和拾得的一段对话来概括。
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回答说:“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让孩子保持一份良好心境
孩子被人嘲笑、被人看不起,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这时,让孩子面对挫折依然能够保持一份良好心境,才不至于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不影响学习,保持一分积极上进的心态。
具体对策可以是:
①如果受人嘲笑是因为自我形象毁坏造成的,如不讲个人卫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等,那就首先要修复形象,讲究卫生、端正学习态度。
②如果受人嘲笑是因为毁灭自我形象造成的,如同学嫉妒、老师报复、父母粗暴教育等,那就要尽量保持良好形象,装作没听见。
③无论何种原因,受嘲笑时都要树立自信。这时候可以在心里默念三遍“不要悲伤,这点挫折不会把我击倒”,效果就很好。
④如果嘲笑程度并不严重,自己认为这点委屈可以忍受,那就尽快把这件事情忘掉。或者与对方沟通,或者此时无声胜有声。
让孩子学会自我解嘲
让孩子学会自我解嘲,虽然也是面对嘲笑的途径之一,却要比消极应付嘲笑更胜一筹。
让自嘲成为一副良药
当别人还没有嘲笑自己时,自己就主动嘲笑起自己来,能够为自己的心态提供一副良药。不但能克服厌学情绪,而且能增强自信心。
古代有个文人叫梁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总是名落孙山,受尽了别人的嘲笑。难能可贵的是,梁灏不但不生气,反而总是自嘲地说:“这没什么,每考一次我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见他这样自嘲,别人反倒没趣、不再嘲笑他了。良好的心态使得梁灏不仅能正确面对挫折,而且最终考取了状元。
这样一来,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便不得不改变态度,纷纷欣赏起他那乐观、坚强的个性,对他充满了尊重、敬仰之情。
让孩子学会幽默
幽默是语言的最高境界,非常有助于解决尴尬冲突。无论是自嘲还是面对嘲笑,让孩子学会幽默,都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1984年10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身高1.90米的德国总理科尔。两人合影后,身高只有1.57米的***自嘲地说:“我个子矮,天塌下来有你们这些大个子顶着。”这句情趣横生的话,通过外电报流传于世,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位伟人的性格特点。
关键之关键
★面对嘲笑,首先要分清究竟是嘲笑还是开玩笑。如果真的是别人嘲笑你,最聪明的办法是不予理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坚持自己的个性,做最好的自己。
★告诉孩子,一个人的心态最重要。如果大家在一起开开玩笑什么的,不必太在意。相反,如果总是过多地去想别人的话里有些什么意思,不但活得太累,而且很容易发生误会、矛盾,徒增烦恼。
★嘲笑别人是愚蠢的,嘲笑自己却是聪明的。敢于自嘲的人必定十分自信,而这种人格光辉,会让孩子在人群中得到尊重。自嘲和嘲笑他人虽然长着相似的面孔,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行为。
★在真正的勇者面前,嘲笑是虚弱的。当年梵·高曾经经历过无数失败的行当:失败的画店学徒、失败的求学者、失败的传教士……受尽了别人嘲笑。可是他咬定目标不放松,终于成为伟大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