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浦警察身穿西装和披风坐在电车车厢里,身体随着车身微微地摇晃着。村越均坐在离他很近的座位上,身边挤满了乘客。
事件发生后不久,蓑浦警察已经两度拜访过村越。他俩之间已经不再陌生。
“哦,早上好。”
他俩之间虽只隔着两三个人,可村越已经认出了蓑浦警察,主动向他打了一声招呼。村越均认为,在车上与蓑浦警察相见纯属巧合。
这一天,是蓑浦警察拜访大侦探明智小五郎后的第二天。根据明智大侦探的建议,蓑浦警察开始对村越均实行公开跟踪。
在警察局里,跟踪侦查是蓑浦警察的强项。可以这么说吧,没有第二个警察像他那么出色,那么有耐力和恒心。
跟踪侦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称为“秘密跟踪法”,也就是说,跟踪的时候,丝毫不让对方有所察觉,掌握对方每天的行踪和去向;第二种类型称为“公开跟踪法”,也就是说,跟踪的时候,故意让对方有所察觉,并且不停地跟踪,造成对方神经极度紧张。倘若对方是罪犯,无疑坐立不安,慌乱中露出蛛丝马迹。像这样的公开跟踪,可以做到追根究底,直至破案为止。
他们认为,跟踪村越均得采用公开跟踪法。如果村越均伪造不在案发现场的假象,说明他不是一个能轻易对付的等闲之辈。
根据大家的意见,蓑浦警察省略了秘密跟踪法需要的化装。这样,他反而显得轻松了。从村越均每天早上出勤开始,蓑浦警察便展开一天的公开式尾随跟踪。
以前,村越均居住在池袋最里边的一座公寓里。最近,大概在十二月份,他把家搬到离涩谷车站步行仅五六分钟的神南庄。
神南庄是旧式的西洋住宅改建的公寓,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风格。也许村越均喜欢那种格调,他租借了一个大约十六平方米的房间。每天早晨,村越均从这里出发到城北制药公司上班。该公司坐落在距离赤羽车站步行十分钟左右的地方,村越均每天往返于涩谷与赤羽之间。
蓑浦警察一下电车就挤在人群里,与村越之间保持两三个人的距离。今天已经是第三天的跟踪了。
在公司里,村越均是总务科副科长,经常因公出差。与姬田吾郎所不同的是,他对读书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公司下班回到家里,他几乎闭门不出,也就是说,他全天要么在家,要么在公司。像这样只需要白天跟踪的例子非常少见。对于侦查警察来说,也是比较轻松的。
一天,村越均开始忐忑不安。在拥挤的电车厢里,只要一抬头就看见蓑浦警察与自己隔着两三个人,三天来都是如此。一旦俩人视线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蓑浦警察则俏皮地把手放在帽檐上向村越均行警礼。
一走出车站,蓑浦警察始终与他保持着十米左右的距离,佯装互不认识,而且不紧不慢地跟在他后面。
在第四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村越均脸上露出了怒气冲冲的表情,在车厢里见到蓑浦警察也不打招呼,也不回礼,故意把脸扭向一边。
从涩谷车站下车后,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行走在大街上,中间仿佛连着一根十米左右的无形纽带。
村越均认定蓑浦警察在跟踪自己,一走到车站出口,便猛地停住脚步转过身,脸上露出的是无法忍耐的表情。
蓑浦警察则满脸笑意,若无其事地迎面朝村越均走去。
“喂,你为什么老是跟踪我。要是想调查,你可以传讯我到警察局不就得了。你每天跟踪我到底为了什么?”
蓑浦警察十分镇静。这种时候的处理方法,必须笑脸相迎。村越均的脸涨得通红,恶狠狠地盯着对方。
“没有这回事,是巧合呀!我的行走路线正巧与你的行走路线相同,纯粹是一种偶然。希望你别在意,好,失礼了。”
蓑浦警察说完把手放在帽檐上行警礼后走开了,可他并不打算就此结束跟踪,而是妥善处理刚才的僵局后,过一会儿再尾随跟踪。
村越均望着蓑浦警察远去的背影咂了咂舌,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转身朝车站广场的出租车站走去,坐上一辆出租车走了。
这时,蓑浦警察正巧转过脸,见状稍稍吃了一惊。对手这种甩尾巴的做法,他过去碰得多了,于是他立刻跑到一辆出租车跟前,命令司机迅速追上去。
“我是警察局的刑事侦查警察,一定要追上前面那辆出租车,别让它跑了!”
村越均乘坐的那辆出租车与蓑浦警察的那辆出租车,仅相隔十五米左右。村越均乘坐的出租车忽然一个急转弯,朝新宿方向飞驰而去,紧接着穿过百货大楼来到宽阔的环线公路上,朝池袋方向疾驶。
蓑浦警察两眼紧紧地盯着前面的那辆车,不停地催促司机快开。眼看就要到达池袋的时候,前面的车突然刹车停住了。
也许就在这里下车,然后再去别的什么地方?
蓑浦警察命令司机停车,把手放在车门上正要开门下车。可前面的村越均并没有下车,好像在对司机说着什么。
刹那间,那辆车又飞一般朝前开去。随后,又调转车头向相反的快车道驶去。
呵,打消念头了!
蓑浦警察命令司机也调转车头追上去。
车,终于停在了村越均的居住地——神南庄公寓门口。村越均深知无法甩掉蓑浦警察这条尾巴,无精打采地回家了。
蓑浦警察下车后,像以往那样站在距离神南庄五十米左右的烟店旁,紧盯着公寓的出入口。可他不明白的是,刚才村越均乘车转圈的举止,无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的目的地是哪里?蓑浦警察无法推断。
看来,这家伙多少有点胆战心惊、度日如年的感觉了!由此看来,村越均不像是一个清白的人。刚才他那样做,一是惶恐不安,二是甩掉尾巴,三是去某个地方。他肯定是与某个人见面,通知对方自己的背后有尾巴,希望对方留神。可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用电话通知不就行了?可能对方家里没有电话,必须见面说?等一等,也许那家伙是村越的替身?即出现在剧院冒充村越均向夫人奶妈打招呼的那个家伙。可村越均是否去过剧院?目前尚没有得到确凿的线索。
蓑浦警察虽然一边同烟店的老太太闲聊,但脑袋里却不停地思索着:村越均知道我坐在出租车里追赶他,今晚也许会格外留神而不外出?看来,最重要的是明天白天。如果我设身处地站在村越均一边,肯定也是这样的判断。是呵,趁明天白天在公司工作的时候,溜出去与替身见面商量对策。他供职的那家公司,出入口有五六个。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他可以溜之大吉。对!明天千万不能上当。
蓑浦警察整理了下一步的打算,又监视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回自己的家了。第二天,他改变了单纯的公开跟踪法,改用秘密跟踪法与公开跟踪法相结合的办法。
按照昨晚的设想,蓑浦警察让助手警察化装后分别把守制药公司大楼的出入口,而自己不化装,还是以原来的模样把守正门。这是一种混淆视线使对方麻痹的策略,引诱村越上当。蓑浦警察采取的是引蛇出洞的跟踪战术。
村越均被蓑浦警察连日来的跟踪弄得头大,脱不开身。如果避开蓑浦警察的视线,首先得避开来自正门的监视。连日来,蓑浦警察一直是站在公司大楼的正门附近监视。倘若村越均发现蓑浦警察在正门附近,便会放心地选择其他出入口外出。也就是说,引村越均出洞是蓑浦警察的目的。
一切正如蓑浦警察预料的那样,村越均选择了最狭窄的边门溜出公司大楼。他跑到大街上,喊了一辆出租车朝日暮里方向驶去。在边门守候多时的警察,随即也坐车跟了上去。
在日暮里的一处垃圾角落,前面的出租车停了下来,村越均走进一座奇怪的房子里,不到十分钟就出来了,再坐上出租车返回公司。
跟踪的侦查警察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蓑浦警察,蓑浦警察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几天来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多少算有点眉目了。
如果村越均避开蓑浦警察的跟踪进行秘密活动,就毫不妨碍侦查警察的公开行动,也就可以传唤他的同伙到警察局。
蓑浦警察仍然身着原来的装束,乘坐出租车朝日暮里那座奇怪的房子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