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领导的智慧 一、谈学习力

勤勉高于天赋。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没有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羽翼、望塔兴叹;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于塔顶。”勤奋比天分重要,自勉比自诩宝贵。领导干部必须做勤勉好学的表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郭沫若先生曾说:“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张海迪因病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被誉为“当代保尔”。方仲永五岁能文,天赋奇高,而没有后天的努力,最后泯然众人,成了伤仲永。勤勉是成功的途径、成才的保障。当天赋停止努力,勤勉可以击败天赋。只有通过孜孜不倦地努力,才能让生命的缺陷得到补强、优秀的天赋更加绽放。领导干部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必须始终勤奋,不断勉励自己,向着目标去努力。天道酬勤,勤字为先。领导干部要养成勤勉的好习惯,让勤勉真正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像“衣食住行”一样融入生活。要勤学,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需要、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精神境界,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八种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知识型、研究型的领导干部。要勤思,牢记“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凡事多思考,把问题想得深一些、透一些,思考得更深入一些,这样思路就越清晰、目标就越明确、工作就越到位。要勤政,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干事、愿干事、善于干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脚踏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这启示人们,干任何事不能只有愿望而没有办法和行动。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不但要有愿望,更要有实现愿望的措施和行动,将愿望付诸实践。没有行动的梦想是空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想得到而又不想付出、想有所成就而又不愿努力,那么美好的愿景永远只是临渊慨叹而已,时过境迁仍然“涛声依旧”。想到与得到之间,隔着一个“做到”的距离,有想法的同时,要把心动变成行动,把想法变成办法,用行动改变现状,否则永远只是空想罢了。奔跑才有远方,奋斗是梦想成真的桥梁。领导干部既要有梦想,为梦想插上翅膀,更要有实现梦想的行动。既要有想法又要有做法。天下最可悲的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领导干部想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践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不能“纸上谈兵”。要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形势变化,将目标建立在科学、合理、正确的规划基础之上,志在高远又能脚踏实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落实有据可考、有规可依、有方向可遵循,按着既定轨道前行。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以顽强毅力,克服各种困难,脚踏实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好学慎思,悟道笃行。《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到慎思、悟道、笃行的前提都是学。只有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慎思、透悟、践行,才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以致远。领导干部必须做好学慎思、悟道笃行的践行者。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学习既要有学习的态度,更要讲究学习的方法,方法科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加快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列宁曾说:“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都是在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死学、死记、死背,而要把学思悟行贯通起来,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揣摩、反复比对、反复检验来升华提高。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一定要注重正确地把握学习方向、改进学习方法,多思多悟,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领导干部要勤学,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既读政治理论、也读科学知识,广泛涉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等各方面知识,努力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要勤思,学习掌握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多维度、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升科学思维能力,不断扩宽思维深度。要善悟,用心用力,仔细钻研,悟出人生道理、悟出真知灼见,不盲从、不逐流,努力形成自己的理念方法、思想建树。要践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累积做法,为工作中的研究、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推动工作的能力。

学必悟,悟而生慧。悟性,即为理解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学到的叫知识,悟出来的才是智慧,只学不悟,得到的只是皮毛而已。不悟则不通,当领导要有悟性。领导干部只有拥有悟性,常悟、多悟、深悟,才能达到“通”的境界,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提升悟性,修得智慧。悟性犹如一个加速器,能缩短领导干部成才的周期,增强工作发展的后劲;悟性就像一把金钥匙,能为我们攻坚克难、迈上更高的工作境界打开一扇扇门。悟性越高,视野越开阔,思维越灵活,就能从知识和生活积累中感知事物,领悟实质,发现规律。反之,悟性低了,对知识就很难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领导干部有悟性才能通过不断反思修得大智慧。学为“悟”之基,“悟”为学之道。知悟明真理,善悟长才智,能悟见效益。要学会在学习中感悟做人做事做官之道。要常悟,将“悟”贯穿学习始终,咬文嚼字,熟读精思,反复揣摩,悟其意趣境界、风采神韵。要善悟,尽可能把直觉与逻辑结合起来,用“悟”来提升学习实效,从而开茅塞、除陋习、得新知、长见识、养灵性、增智慧。要透悟,悟其精髓、融会贯通,把零散变为系统、孤立变为联系、粗浅变为精深,最终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财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的东西越多,往往忘记的东西也会越多。领导干部不能过于相信自己大脑的记忆能力,只有把看到的、学到的“好东西”记录下来,时时翻看、反复揣摩,才能记得深、记得牢。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古今中外但凡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大都是身不离纸笔的。***同志一生博览群书,经常笔不离手,不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手迹,而且他在书上有大量的圈画和批注,也成为后人研究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献。曾国藩的“五勤”之道也强调要手勤。动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记录的同时眼睛在观察、大脑在运转,留下的印象自然更深刻。而简单地阅读,走马观花,哪怕引起思想共鸣也往往是瞬时的记忆,日后偶然想起也难以直接查找。因此,领导干部学习过程中“动笔”与“读书”同样重要。不动笔墨不读书。易忘之事,随笔记载,不仅有助于计划明晰化、条理化,而且能够保证尽快落实、提高效率。领导干部必须善于“用笔”。要会划重点,用笔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勾勾画画,提取其中的重要部分,做出标记,便于以后的查看及回顾。要学会摘抄,有意识地积累重要的语言、内容,将有价值的地方摘录下来,形成知识库。要会记笔记,将在工作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用笔捕捉大脑中的“灵光一闪”。要勤加练笔,将所学所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做到用自由之笔写自己之见,增强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阅读成就思想。***同志曾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不管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有阅读就不会老。领导干部只有多阅读,努力做学习型、思考型干部,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宝库。阅读是思想的源泉。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马克思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才写成《资本论》。***总书记爱读书可追溯到他的七年知青岁月,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俄国图书学家鲁巴金曾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一个人只有持续地、广泛地、大量地阅读,才能丰富头脑、拓宽眼界、开阔思路、活跃思想、跟上形势。领导工作想要干出彩,离不开阅读;领导干部思想的升华,也离不开阅读。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阅读须有方,多读是王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领导干部要好读书,养成活到老、学到老、阅读到老的读书习惯,在读书中明辨是非美丑、在读书中提高能力素养、在读书中获得人生启迪、在读书中寻求人生乐趣。要读好书,虽然读书多多益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读书也要有所侧重,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多读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多读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多读自己爱好和感兴趣的著作。要善读书,学会“粗读”,善于抓住要点,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提纲挈领的把握;学会“精读”,对内容静心思考、认真分析、反复揣摩,用心领会书的精华、书的灵魂,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融入自己的思想。

书必当择而读,友必当择而交。现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人和书的关系犹如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必须有所选择。领导干部,读书交友都要会取舍。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择书而读是“读书高”的不二法门,无论什么身份,身处什么环境,都必须择书而读。否则,将有可能陷入徒劳伤神、勤学无用、南辕北辙的迷途。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领导干部要能够从汪洋书海中找到与自己“对上眼”的书、与自身工作关系密切的书、对自身成长有益的书,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书中找寻滋润心灵的活水,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尽心而择,择善而交。三毛说过:“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在于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而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曾国藩也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如果交到好友,他会指引你正确的人生方向,与你同行,时刻警醒你;如若交到坏友,他会将你引入歧途,害你没商量。领导干部既要垂头干事,更要睁眼看人,择真善人而交,择真实人而处,自觉净化朋友圈。要有正确的交友动机,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德会友,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要守住交友底线,严格交友原则,心中有杆秤,谨慎交友,明白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中国第一位女记忆大师王茂华说过:“好记性不是天生的,是训练出来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首先应当学会理解事物,然后再去记忆它们。”理解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记忆方法。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若要记得,必先懂得。朱熹曾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记忆的过程就犹如吃东西,必须“细嚼慢咽”,才能知道其中“滋味”。“只有彻底地懂得,并且记忆了的东西,才能看作心理的财产。”美国前总统林肯小时候爱书如命,每得到新书,都要反复阅读,直到完全理解和记住。靠着这种阅读—理解—记忆的方法,林肯积累了大量知识,最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总统之一。领导干部在工作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记忆,只有先懂得、先理解,才能记得牢、记得深、能运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的过程就是深入了解语言所表述的事物或事件内部及外部的联系而得到新认识的过程。领导干部要善于将知识打烂、嚼碎、消化,真正弄明白前因后果,搞清楚内在逻辑。先“打烂”,划分出知识块、知识点,积极思考,了解掌握每一个内容的概要和大致意思,将知识分化成零散而清晰的结构。再“嚼碎”,逐步分析,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和重点,把握中心思想,真正弄清事物的意义、概念的含义及精神实质,反复思考,全面理解。然后“消化”,吃透精神实质,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想,让知识入脑入心。

善谋之基在于勤学。古人云:“善谋则善为。”无论做人做事都要善于谋划,因人而谋、因时而谋、因势而谋。勤学是谋事的前提。领导干部勤于学习,拓展知识宽度、理论高度,谋划工作才能思路清晰、胸中有谱。勤学出智谋。***同志曾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一个人“谋”的水平与其所拥有的知识、阅历、能力息息相关,拥有的越多,思考问题就越能得心应手。如果故步自封、不加强学习,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就会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领导干部担任着把方向、出思路、做决策的重要职责,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抓紧更新认识,才能使谋划决策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客观规律。书山有路勤为径。“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学习没有捷径可走。领导干部要提高谋划决策的能力水平,一刻也离不开学习。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夯实理论基础,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学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方法和社会实践方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习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思维、掌握专业方法、提高专业能力、锤炼专业精神,真正精通本职工作,成为行家里手,使决策谋划精准科学、符合实际。

知行合一,成功之道。***总书记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领导干部想要干成事就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只知不行或行而不知都行不通。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行而不知,也是盲行。宋代学者朱熹曾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认识论和实践论辩证统一的命题,倡导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知”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在实践中结出“果实”;“行”只有在“知”的指导下,才能方向正确、方法有效、行动有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领导干部只有做好“知”和“行”的统一,才能真正干成事、不出事。真知才能真行,真行才出真知。只有思想和行动达到了步调一致,才能实现思想上的返璞归真,行动上的正确有力。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养成边学习边研究的习惯,把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在学习研究中探求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防止和克服“忙于工作、疏于学习的事务主义”和“不学习、不研究照样可以干好工作的经验主义”,坚决杜绝工作学习两张皮。要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实践—认识—实践—认识的闭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效办法。领导干部要想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在实践中探求真理,在斗争中锤炼本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同志曾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实践、深入实践、反复实践,才能把握规律、获得真知、寻得真理。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领导干部的才干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劲草、真金。千琢成器,百炼成钢。要强化思想淬炼,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思想根基,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要强化政治历练,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善于从政治高度出发和着眼,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于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敢于斗争的坚定性。要强化实践锻炼,多经历一些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去磨炼自己,在困难逆境中磨炼意志,在实践中获取真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先学会适应,再学会独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间万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立于天地,否则终将被淘汰。做人也好,做事也罢,只有学会适应,才能在所处的环境中站稳脚跟,而后才有独立发展的可能。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也必须先适应、再创新、再出彩。适应是独立的前提。“自力更生胜过上帝的手。”易卜生曾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走向独立是人生的归宿。不能独立的人,只会成为别人的附属品或累赘,生命将没有意义。要做到独立,就必须学会适应,适应身边的人和事、适应自己的境遇、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历史的大势。因为,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如果根基不在了就没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没有独立可能。领导干部常常面对职务任务、工作地点、工作对象的变化,只有不断去调整适应,才能熟悉环境、进入角色,为干部群众接纳,从而更好地担当作为。先学走再学跑,先站稳再站高。领导干部在任何地方、任何岗位工作,首要的就是适应和融入当地、单位的环境,决不能情况不明魄力大、底数不熟动作大,作出一些标新立异、脱离实际、盲目盲干的事情。要尽快融入干部群众,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工作关系,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要尽快适应环境,搞清楚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过去与现状、优势和劣势、特点和规律,搞清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问题。要积极适应不同岗位和形势发展需要,练就与岗位相匹配、相适应的本领。

坚持终身学习。学习和教育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密不可分。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更应该通过坚持不懈地自我学习,日积月累,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领导干部更应是如此。学校之外育栋梁。华罗庚曾说:“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当今社会,一个人的知识90%都是在大学毕业后获得的。有专家考证,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管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经常不断地抓紧学习、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才能够使用一辈子。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领导干部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担当起领导重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领导干部必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在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学习中把握规律、探求真理,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力争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勤学苦学,经常学、反复学、持久学,抛开功利,摈弃浮躁,发扬挤劲、钻劲、韧劲,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对领导干部而言,读书学习是胜任工作的必然要求,团结协作是干好工作的制胜密钥。领导干部不管做任何事,只有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团结协作,才能将工作做好、做成。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一个人强不是真的强,一个队伍强才是真强,不仅要有本领高强的队长,还要有素质出众的队员。领导干部不但要自身强,还要善于与下属、友邻等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合力,攻坚克难、干出成绩。既能单兵作战,又能协同作战。协同作战能力的高下取决于单兵素质的高低。做好领导工作,一定要把学习提高和抓班子带队伍结合起来,强强联合、倍增力量。要提高学习能力,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抓紧学习、善于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真正做到学在前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掌握合作共进的领导艺术,求同存异不搞“一言堂”,沟通协调拧成“一股绳”,把合作共进的习惯贯穿于做人做事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团队建设的乘数效应,使各方面工作都能有效对接、高效运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学”能导“思”,“思”能促“学”,“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进步,“学”与“思”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领导干部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博学多思方能成才。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光学不思,势必成为“复读机”,难获真知;光思不学,必定成为“空想家”,脱离实际。唯有好学深思才能保持思想敏锐、洞察纤毫,才能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找准方向、增强预见,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胸中有谱、心头有底,在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定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领导干部做到学思并重,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既要勤学又要多思。勤学是知识的土壤,多思是知识的钥匙。领导干部要在学中思,思其根本、思其源头,多思为什么、怎么办,弄懂弄通其中蕴含的规律及道理,掌握其精神实质,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用所学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在思中学,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有目的地学,不断提高学习层次,把零散变为系统、孤立变为关联、粗浅变为精深、感性变为理性。

不专则不能。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进入新时代,各种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任务不断涌现,领导干部只有专心、专注、专业,才能紧跟时代、破解难题、精益求精、干出实绩。工贵其久,业贵其专。从事任何工作、任何行业,唯有具备高超的专业本领,保持始终如一的专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做出精品,保持竞争力。如果只有成功的愿望,却没有成事的本领,缺乏一钻到底的干劲,必定无疾而终。发扬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是领导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现实需要。领导干部专注于工作、执着于追求,不拘泥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力求做得更好,才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做一事成一事、干一行成一行,才能出真政绩、实政绩、好政绩。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坚韧不拔才能夺取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领导干部要有专注精神,保持一颗“匠人之心”,拿出像工匠手工打磨的精细,自觉摒弃“得过且过”“差不多”等思想,专注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爱岗敬业、深度工作,不浮躁、不马虎,锤炼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坚忍不拔的品质,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精细中出彩,在执着中优秀。要有专业本领,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紧跟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尽快补齐能力、素质和方法短板,练就独到的专业思维、专业眼光和专业能力,求新求深,始终瞄准前沿,做到学而不厌,使自己精于内行。

学习力的核心是转化。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一个人学习力的强弱不在于学习了多少,而在于有多少能真正学以致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本领和工作效能。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就是空学、虚学、死学的典型代表。***同志曾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读书是学习,运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领导干部必须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切实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学习的消化转化上下功夫,通过深入学习,自觉运用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要把学习力转化为政治信念,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要把学习力转化为知识素养,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向外找差距、向内补短板,不断延伸知识半径,扩大知识容量。要把学习力转化为行动力量,把学习成果体现到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上,体现到解决实际问题上,体现到丰富的工作成果上。

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塔木德》上说:“超越别人的人,不能算真正的超越;超越从前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超越。”人生路上,自始至终和你竞争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勇于超越自我。自胜者强。***同志曾尖锐指出:“没有人是专门改造别人的。自居于领导,自居于改造别人的人,其实自己首先需要改造。”高尔基也曾告诫我们:“人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作为参照物,努力超越自己的认知、超越自己的修养、超越自己的能力、超越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不断成长、不断强大、不断进步。殊不知别人的成功难以复制,别人的道路也许并不适合自己,一味徒劳地羡慕别人的“好”,不仅会使自己身心俱疲、丧失信心,更容易迷失方向。领导干部唯有全面正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坚强战胜自己、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干成一番事业。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要勇于超越自我。人不战胜自己,就会被自己打败。领导干部要勇于自我净化,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勇于自我完善,善于在自我批评中找差距、找动力、找出路,不断弥补自身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能力素质、作风修养。要勇于自我革新,下定“向顽瘴痼疾开刀”的决心,拿出动真碰硬、壮士断腕的勇气,革除身上的侥幸、懒惰、懈怠,始终积极进取、奋发作为。要勇于自我提高,时刻保持永不满足的心态,积累理论厚度、延伸思考深度、拓展实践宽度,提升境界格局。

智慧从学问和修养中可以得到。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领导干部拥有智慧,才能善于创新思路、改进办法、定好举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闯出新路子。智慧不是天生,来自后天习得。智慧是一种领悟,极富有创造性,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掌握的知识可能是不断在重复他人的思想,不是自己思考的产物。学习和修养是智慧生成的来源。人在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中,可以探求规律、觅得真理、领悟智慧,而修养是学习领悟的内化,是灵魂的美韵、智慧的心曲。“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越学习就会越明了,就越有修养,为人处世也就越显智慧。从古至今修得大智慧者,无一不是学贯古今、修养高深的人。“有常识而无智慧,谓之平庸”。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修养,用洞察的真知认识事物,用高尚的修养对待事物,才是智慧之举。学以明智,修以养智。领导干部要学会从学问中、修养中获取智慧。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毫不懈怠地实践、与时俱进地提高,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理政事的珍贵滋养,从人类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中寻找登高望远的思想阶梯,从学问中得到真知灼见、真理智慧。要把真知内化于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加强修养,修身立德立志。要把真知外化于行,培养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决断力、极强的推动力、灵活的应变力,与修养为友,以智慧为伴,走修养之路,通往智慧之门。

信息不能代替知识。信息就是音信、消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而信息是零散的,知识是系统的,信息代替不了知识。领导干部只有学得真知才能有效鉴别信息,也只有学会鉴别信息才能真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不等于知识。当今世界,获取信息的渠道各式各样,各种信息也不断地占用着我们的时间、空间,但是信息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有有用信息,也有垃圾信息。即使是有价值的信息,也可能是碎片化的,往往只能反映事物的表象。要答疑解惑、看清本质、找出规律,就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当下,有的人乐于用玩手机、看网页获取信息代替学习,美其名曰“学习信息化”,其实却背离了学习的本质,不仅解不了惑,而且容易“淹死”在浩如烟海的各类信息里。只有加强系统学习,学会鉴别信息,扩充知识储备,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蒙蔽和干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信息多了,就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使人难以辨别。要具备“火眼金睛”,学会筛选和舍弃,汲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系统化,使其与岗位相适应,并根据知识体系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知识体系进行充实,不断“进货”,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保持清清爽爽不干瘪。要对信息进行“加减乘除”,通过了解、掌握信息扩大知识面,从复杂信息表象下理清思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将信息转化成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库,并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

处处留心,变所看为学问。古人云:“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学问来自方方面面,大到社会整体,小到衣食住行,只要留心观察,就能获得知识。处处留心皆学问。领导干部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个思考的大脑,善于将所看到的变为学问,并运用于实践。知识,不止于书本。《墨子·经说上》说:“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是通过书本,还能从所见所闻、生活实践等其他途径得到。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解决了飞机不能夜行的问题。牛顿通过苹果的落地引发了思考,通过实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莫泊桑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所有看来很平常的每日发生的事情里都有高深的学问,只要肯发现,都能长见识。领导干部要有处处留心、处处必问的能力,就能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化为学问,进而指导工作。学问重要,取之有“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他看来,学问就是处处留心、事事留意,向周围的每一个人学习,有用的就认真践行,不正确的就警示自己改正。领导干部就应当像这样,在寻求学问的道路上做个有心人。要留心看,留心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保持敏锐性,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要留心想,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思考,分析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通过分析思考,探寻事物客观规律。要留心问,对自己所见到的事情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情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通过提问,找寻事物存在的矛盾,在问中求得真知。

学而无思,难有长进。领导干部只有深学多思,透过现象看本质,做事才能先一步、高一筹,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思考才会领导。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领导工作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思考不研究问题,就无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难以有效解决问题。聪明人知其然,精明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高明人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对领导干部来说,仅仅知道“知其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勤学善思,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始终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领导干部要把思考研究作为分析问题的一种理念、方法,多调查研究少主观臆断、多思考少浮躁,在思考研究中吃透上级决策部署,在思考研究中把握工作特点规律,在思考研究中借鉴别人经验做法,在思考研究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要加强总结反思,注重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分析、归纳和判断,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维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