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兴废,在乎民心。***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民心,是体现一个政党合法性的基础,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认同度的标尺,是决定一个政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为政者最大的底气、最硬的实力。民心所向,大事可成,政道可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只有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心奋斗,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如果心中没有人民,必然被人民所弃。当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脱离群众的危险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少数干部中滋长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甚至有可能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重塑并切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群众的需求是具体的,为人民服务不能只挂在嘴巴上,而不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健康、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特别要注重解决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忧劳可以兴国。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早年艰苦奋斗、发愤图强而成为后唐开国之君,后又因居功自傲、贪图享乐,在位三年就死于兵变。欧阳修在总结他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逸豫是两种不同的工作生活态度和作风。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苦干实干、夙夜在公,才能从容应对改革发展中的困难挑战。无事深忧,有事不惧。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息、赓续繁荣的重要基因和生存智慧。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前进道路上仍存在诸多困难与障碍,如果处理不好、处理不当,就会对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冲击和干扰。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和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业精于勤荒于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切伟大事业都是在继往开来中奋力推进的,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要切实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以勤为先、以勤为本、以勤为荣,以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态度和作风,真抓实干、忘我工作,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真正作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政绩和业绩。
既要励精图治,又要多谋善治。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总书记十分推崇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头,多次警示“空谈误国”的执政陷阱,号召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领导干部把精力用到谋发展上,把心思用到求实效上,把劲头用在抓落实上,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这是为官从政的应有之义。但只会苦干还不行,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理清新思路,掌握新办法,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实现良法善治。当干部就得在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状态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始终在状态是干事之需、成事之要。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履其职更要担其责,精益求精、砥砺奋进才是为政之德,也应是最该保持的精神状态。要把工作当追求,有所坚守、有所舍弃,执着向往、乐此不疲,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善谋事更要多谋才。下棋讲究“谋势”,要通观全盘,不能见子打子。从事领导工作也是一样,不能只关注一时一事的成败,而必须站在是否有利于全局形势发展的高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盘考虑、胸怀全局,准确把握时机,见人之所未见,做人之所不敢做,做到既干在先,又干得准、干得对、干得成、干得好。在善谋事的基础上,还要喜才、爱才、揽才、用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集聚起一大批思想解放、能力过硬、有朝气、有活力、有激情的干部人才,事业自然也就能更好地向前推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健全治理体系,是从上到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领导干部个人来说,就是要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
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名声在民间。实践创造实绩,实绩检验能力。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实践是最权威的裁判。衡量一个干部的能力水平,不能简单看其是否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分管过什么,更要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而评判一个干部工作成效最重要、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看他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当干部一定要把精力放在“正道”上、放在“正事”上,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工作作为第一兴趣,既要有干大活、干出彩的气魄,更要有埋头苦干、为民务实的精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无数革命先辈一枪一弹、一城一池打下来的,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艰苦奋斗中干出来的。***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实践实干才是成事之基,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要实干不要虚干,多做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为民之事,多做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的务实之活;要会干不要蛮干,抓主要矛盾、抓关键、抓要害、抓难点,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进步、建功立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领导干部干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还是为了群众埋头干事,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绩观,也直接决定了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名声。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作大事,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多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把事办得让群众满意、高兴,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治国之要在治吏。《汉书》讲,“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自古以来,吏治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问题。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的选拔和管理,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懂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为国之本”的道理。明主治吏不治民,吏治好坏决定民心向背,关乎兴衰治乱。如果治吏有方,则会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如果管理不好,就会民怨国衰,“四维不张”。历史上因为吏治混乱、官场腐败而导致的改朝换代事件层出不穷。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吏。党的***以来,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风政风为之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强化选人用人监督,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批党和人民需要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要总结分析我国历史上吏治得失,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工作,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为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借鉴。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治吏取得了历史性的制度优化和实绩发展,对党、对国家、对民族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但也要看到,全面从严治党治吏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坚定全面从严的政治自觉,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吏向纵深发展,绝不能有任何松气歇脚的念头。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才会长蛆生虫,即使是那些被虫子侵害而死亡的生命,也往往是自身不过硬造成的。这提醒我们,事物总是自己先有弱点而后才为外物所侵。如果自身身体健康,细菌病毒就不容易侵入,一般就不会得病;但如果免疫力、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便会乘虚而入、滋生繁衍,从而生病。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领导干部要练就百毒不侵之体,关键还得靠自己。内疾之害重于泰山。古语讲:“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外因造成的伤害,很容易被发现和规避,而内因导致的病患,却不容易被察觉。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其自身内部问题的危害往往才是最大的。对领导干部来说,比起外部的风险挑战、诱惑考验,自身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价值观扭曲,才是更要命的问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反躬自省、祛病强身,敢于向体内病灶开刀,才能从根本上祛除“内疾”,防止“肉腐出虫”,才能确保不被自己打倒、不被自己压垮。打铁必须自身硬。铁料只有遇到过硬的打铁人,才能锻打出精巧耐用的好铁器。面对新时代、新挑战,要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自身过硬。具体来说,就是要信念过硬,筑牢政治灵魂;政治过硬,以身许党许国;责任过硬,为民负重前行;能力过硬,练就高强本领;作风过硬,把人民放在心中,自觉锻造勇于担当的宽肩膀、铁肩膀,不断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家国本为一体,家是国的肌体细胞,国是家的中枢神经,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也就没有国。***总书记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一个个家庭组成了我们的国家,而国家的平安稳定也促成了家庭的幸福美满,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而家风的好坏,某种意义上讲,与国家的稳定密切相关。领导干部的家风,必须把“廉”放在突出位置,否则,家风败坏就会落得家破人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家庭是细胞,“细胞”出了问题,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的发展,而且还关乎社风民风,乃至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要从个人的修身齐家这个基点做起。好的家教,胜过好的学校;好的家风,强于万贯家财。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才能既经得起良知道德拷问,又经得起后人历史评说。家风不正遗祸患,家风清廉惠久远。健康的家庭是干事创业的“加油站”,如果管不好家人,或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家庭矛盾不断激化,“后院”就会起火,甚至可能“火烧连营”。要坚守廉洁底线,绝不能让亲情绑架权力,绝不能为了亲情放弃原则,决不能让亲情突破党纪国法约束,绝不容忍自己的“后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坚持“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勤修己身做出示范,清白做人、干净做事,通过言传身教,为子女做出好榜样、树立好形象。要严管家人守住底线,明家教,严家规,真正做到管住家人,把好家门。
爱国必须懂国史,爱党必须看党史。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或者学问。党史国史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奋斗史、斗争史和发展史,承载了爱国爱党之人最深刻的情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领悟党史国史是爱党爱国最基本的要求。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应该是历史知识丰富而又有正确历史观的人。党史国史是一部信仰史。作为中国人,了解5000年延续不绝的历史,就自然形成强烈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屈辱史,才能理解我们对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在生死面前之所以赴汤蹈火、视死如归;革命建设时期,无数海外游子之所以听从召唤、毅然回国;改革开放时期,无数改革先锋锐意进取、投身改革,就是因为他们对国家饱含深情、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正是这些革命前辈和无数先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才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我们要爱国爱党,就必须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用党史国史滋养爱国爱党情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创建国家公祭日,就是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就是要从这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党史国史中汲取养分,凝聚爱国爱党的共识,让全国人民都坚定信心,肩负起历史重任,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养成学习研究历史的习惯,善于从党史国史中汲取丰富营养、获得强大精神动力,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善于从党史国史中明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承继历史中实现与时俱进,在放眼未来中实现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一个古训,意在告诫我们,一个国家只有遵从法律依法办事,才能治理好,才能兴旺繁荣;反之,法律松弛无法执行,国家一定会动乱衰退。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法律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严,那是一纸空文,毫无用处。贯彻执行法律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必须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谨记权本法授、权依法使,牢记宪法红线不可触、宪法底线不可越,主动摒弃个人意志至上和人治思维,自觉恪守权力边界,坚决杜绝肆意妄为,做到“公器”绝不“私用”,做到法律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约定俗成的规矩等的统称,用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创造了灿烂文明,形成了国家制度的丰富思想,使得我国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制度完善并且执行严格的时期,国家就稳定繁荣;制度如稻草人的时期,就会颠倒混乱,失去国家发展的基础。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是具有导航作用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新中国成立70余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是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是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聆听全面改革激荡的奋进之声,制度堪称是最响亮的音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摄地位,确保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奠定制度建设的根基。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充分发挥好制度的约束作用,确保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在比较中了解世界。国家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组成形式上看,有合众国、共和国、公国、王国、联合王国、联合酋长国,等等,还有从人类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分类的国家,包罗万象、多种多样。各个国家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不同,国体、政体也有所差异。放眼全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如果要深入了解一个事物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就既要深入了解这个事物的前世今生,历史地看、纵向地看;更要深入了解同类事物的发展情况,比较地看、横向地看,如此才能看得完整、看得真切。研究了解国家也是如此,既要纵向了解某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要横向了解众多国家的不同形态,如国家的性质、组织形式、权力结构、发展状况、综合国力、民族文化,等等,不能坐井观天。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历史的眼光去研究国家、了解世界。了解某一个国家只能说是了解了矛盾的特殊性,了解了众多国家才能说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不可错误地把特殊性当成普遍性。开放包容,协和万邦。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了解国家、懂国家,最终都是要推动本国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各国分享我国发展经验和机遇,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要提高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水平,加强与各方协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地体现人类共同价值,更加平衡地反映整个国际社会的意愿,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让人类共同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文明带来的福利。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通过广泛而密切的社会交往不断融合、深化联系,实现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分散走向合作、从落后走向富强的历史性转变,这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不可违背的时代潮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就能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占得先机,获得发展;忽视时代潮流,甚至逆时代潮流而动,就只能被潮流所裹挟、抛弃。清王朝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良机,使得我国近代以来长期陷入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打开国门搞建设,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一个封闭、一个开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迎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历史和实践证明,越开放就越发展,越发展就越开放。发展才有出路,开放才有机会。***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只有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才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从国家层面来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沉着应对,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对外开放新举措,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决不走回头路的决心。从各地来看,就是要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的各项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开放构筑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的投资贸易格局,通过开放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跑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赛。
站在哲学的高度,研究经济问题。***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拥有哲学思维的人想问题、办事情都能站在宏观角度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事实上,所有具体学科的发展,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哲学的王国中,这是因为哲学能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总结和抽象。经济学、经济工作当然也可以而且应当用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人对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入本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领导干部的战略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胸怀全局、洞察大势,主持好一个领域的工作,领导好一个地方的发展。哲学不管小用,管大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指南,领导干部要想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学一点哲学。比如,正确看待经济合理增长,就要辩证处理好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不要生产总值,也不能唯生产总值,而是要通过完善宏观调控、完善经济发展成果考核评价等举措,使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运用哲学思维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任务,也是我国当前的主要实践。所以,研究哲学的人要研究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的人也需要懂得哲学,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实践者之一的领导干部,必须既要懂哲学又要懂经济学。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马克思、哈耶克等同时也是哲学家。这是因为,经济学的发展不能没有哲学理念的支持。实际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很多理念都蕴含着哲学思维,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研究和推进的。我们先搞沿海开放,后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大湾区建设,就体现了整体与部分、重点论与两点论、规律性与能动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改革开放后还产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经济哲学。新时代,我们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就必须学哲学用哲学,学会分析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整体和部分,学会抓规律、抓重点、抓关键,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熟练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问题的背后往往是经济问题,既没有完全脱离经济的政治,也没有完全脱离政治的经济,经济问题解决好了,政治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有些经济问题本身就是政治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当今世界的政治纷争、社会矛盾、外交冲突,几乎都同经济利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剧烈的经济竞争背后,往往又翻滚着政治斗争的风云。学会用政治家的眼光看经济。***同志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前,带有政治色彩的经济问题和包含政治意义的经济形式明显增多,经济矛盾处理不当容易给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学会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经济,才能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研究政治和经济、中国和世界,正确处理好经济运行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透过经济现象看到它的政治意义,看到背后的政治形势。要以政治家的眼光认真对待、慎重处理经济问题,用经济的办法解决有关的政治问题,把政治、经济问题统筹考虑、联动解决,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这既是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归根结底是紧紧抓住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关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美好。
没有产业支撑的增长都是空谈。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主要是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经济增长,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来大幅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效率已经不大,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外贸支撑经济增长的难度开始凸显,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多地要依靠内需,依靠新的、稳定的产业支撑。特别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产业体系,就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否则离开产业谈增长,就只能是一个口号和空想,既落不了地,也无法持续。产业兴经济兴,产业强经济强。真正的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而是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出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不断改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动力的发明为标志,实现了纺织业的机械化和冶金工业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推动了石油化工、家用电器等新产业的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促进了信息化和通信产业的变革。正是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人类经济的常态增长成为可能,也由此拉开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事实上,后发地区之所以落后,根本在于产业发展滞后,离开产业发展谈经济增长,就是无源之水。大量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现,就是因为之前赖以维系的发达的矿业经济日渐式微,而又没有转型成功造成的,这也就充分说明了产业支撑的重要性。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抓产业发展不仅仅是抓工业、抓制造业,而是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紧扣国家政策导向,认真研究对接国家层面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突出契合性和约束性来培育产业。要紧扣本地资源禀赋,弄清自己的优势所在,在特色项目、特色产业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突出特色性和融合性来培育产业。要紧扣现有产业基础,一方面加快现有产业的链条延伸和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瞄准集聚性和高端性来培育适合本地特色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把现有的一些苗头好、潜力大、成长性强、有前景的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产业“干货”。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有财便有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国家是财政的主体,财政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工具,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所有国家治理活动都要以财政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为前提,财政职能因此便可以覆盖所有政府职能,并由此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所有领域。从中国古代治乱经验来看,当一个王朝财政基础有保障的时候,这个朝代便可迎来盛世,政局稳定、社会和谐;而当一个朝代财政开始紧张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和政权更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挥财政对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国家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财政强则国家强,财政弱则国家弱。宋代苏辙在《上皇帝书》中曾说:“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财政建设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对我国迅速摆脱“一穷二白”落后面貌、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通过预算、税收、国债、补贴等各种财政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国民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财政置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地位,依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使命、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为新时代财政改革实践注入新内涵、指明新方向,力图通过财政建设助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到财政制度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基本功能,不断提高财政运行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逐步形成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相匹配的财政体系、制度能力和总体效果。要注重发挥财政作为综合性政策手段的作用,健全协调机制,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点工作,注重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的作用,着力形成既能够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财政保障。
不发展是最大的吃亏,慢发展是最大的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一把钥匙。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那是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国际竞争是实力的竞争。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这样,具体到一个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停滞不前、错失发展机会是最大的损失;而发展的速度一旦减慢,先前因为发展而掩盖的各类矛盾、隐患就会集中爆发显现,倘若化解不善,就会出现大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界面临的很多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发展滞后滋生的冲突、恐怖主义等老问题尚未根除,发展不平衡导致民粹主义抬头,进而演化成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世界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不发达,过去积累的老问题,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都需要靠发展来解决。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关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要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曾有一句名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一语中的地讲出了教育的本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上取决于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教育史上拥有如此崇高的声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拥有了一大批“大师”,他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对内治校、对外议政,彰显出“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的昂扬斗志,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173位“两院”院士。教师是开启未来世界的钥匙。如果教育的宗旨是拓展人类明日的创造空间,那么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开启个人乃至世界未来的幸福之门。好的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可以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启迪其智慧、给予其希望、增添其勇气,让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进而成长为有所作为的公民。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就在于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根本目的。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尊师观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敬师氛围和从业环境,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真正成为人人羡慕和尊重的职业,不断激发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没有数据,就没有未来。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在数字经济体系内,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等都是围绕“数据价值释放”展开的创新活动,数据正在带动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经由数字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数据这一基础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分析、运用就成为时代主题。对领导干部来说,大数据同样十分重要,学会、掌握、运用“大数据思维”,可以有效减少武断和盲断,促进科学决策、正确决策。谁不重视数据,谁就被未来拒之门外。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两种认识事物的方式,一种是定性分析,一种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要依托定量分析,而定量分析的关键是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说,数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可或缺。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依靠数据进行决策,必然会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无数的数据集合成了大数据,数据分析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可以说,数据是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学懂用好“大数据”这个基本功。***总书记强调,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增强数据意识,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注重逻辑分析和数据决策,借用大数据从更全面、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把握规律、抓主要矛盾。要善于综合分析,用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地掌握事物的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