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父亲“本家子弟十六岁必须出峡”的教诲,万县会考结束后,我约上两个要好的同学一同离开故乡,到古都北平去报考高中。我们三人都是在万县会考中取得很高名次的,颇有点得意,自以为至此走出三峡,就能安身立命,以天下为己任了。从那时我在过夔门时作过的一首名为《出峡》的诗——“辞亲负笈出夔关,三峡长风卷巨澜。此去燕京磨利剑,国仇不报誓不还”——中,就可见当年我们的少年气盛。其实我们对最起码的人情世故都一无所知。若不是父亲托万县的朋友去“走关系”,给英国轮船上的二副“塞包袱”,只怕是我们连三张四等舱的轮船票都弄不到手,还会滞留万县,误了北平高中的考期。
我们登上轮船,进入设在底层的四等舱。只见舱内密密地挤放着许多张上下铺的双人床。旅客爆满,一进去一股汗臭味扑鼻而来。如狼似虎的下江茶房,在高声斥骂,推推搡搡地在安排床位。那些茶房对我们这种看来有点身份的旅客,却穿着当时乡下时新的高领细腰窄袖长衫和千层底布鞋自鸣得意的样子,轻视地扁嘴斜眼相看,说着我们听不懂的下江话,大概是在嘲笑我们几个乡巴佬吧。
船快到汉口时,茶房开始叫旅客们收拾行李。茶房过来装着要替我们把行李提到船边去的样子,其实只是提了一下又放下,便伸手向我们讨小费。这时满船的茶房都出动来向旅客讨小费,大声嚷嚷的,不得开交。这哪里是讨,分明就是勒索。给一个银元他们嫌少,恶言恶语,最后在一个船上认识的旅客的说和下,每人又添了半块钱才算走脱。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拿钱买上船来做茶房的,外国老板根本不给他们开工资。
我们这一路上北平,乘船、住店、坐火车,没有少挨敲,没有少受气,最后到了北平这所谓的首善之地,明明坐洋车只需两毛钱的路程,却被马车夫赶着大车拉着我们在城里转了好大一圈,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吧,才找到我在北平大学上学的舅舅的宿舍,还硬敲了我们大洋两块五。这时,我才稍稍知道了一点人情冷暖,世途险恶。
见着舅舅安顿下来后,舅舅问我们一路感受如何,我们三人异口同声地说“行路难”。舅舅意味深长地说:“这以后的路,恐怕也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