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字字锦 §叁 高富帅桀和纣的可悲下场

《荀子·正论》

□是有两端矣:有义荣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有势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荣。流淫、污僈,犯分、乱理,骄暴、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辱。詈侮捽搏,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藉、靡、舌,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辱。是荣辱之两端也。故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有势辱无害为尧,有势荣无害为桀。义荣、势荣,唯君子然后兼有之;义辱、势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是荣辱之分也。

这里说的是一个很玄妙的命题,但我们通常津津乐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阴阳生两极,两极生四仪,四仪生八卦。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或者非生命都是起源如此,虽然说不出具体的东西,但它为我们指明了存在的方向。任何事情都是有关联的,只是这个关联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荀子老师首先从人的外形说起。

观察人,不仅要将外表和内心相联系,更要研究他的所行所学。

尧帝、周文王、孔子老师,身材高大,虽说进不了nba,但也足够显眼;舜帝、周公,身材矮小,是那种在人堆里很容易被忽视的人,周公还很瘦,好像立着的树干。禹和汤呢,惨了,禹瘸着走路,汤还半身不遂。

更有在一般人眼里差不多是残疾的:卫灵公有个叫公孙吕的大臣,身高七尺,但脸长得很狭,有三尺,额头宽却三寸,鼻子耳朵虽然都有,但相距甚远,可他的名声却震动了天下;楚国名人叔孙敖,是个秃子,左手比右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却使楚国称霸于诸侯。

而桀和纣呢,身材高大,面相俊美而超群,身手敏捷有力,武功非常不错,是典型的高富帅。

但是,桀和纣两位帅哥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身死国亡,后代的人谈到恶人,都要以他们为例,悲哀啊!

从他们身上,荀子老师告诉我们,荣和辱各有两个方面,有内在的荣,有外在的荣;有内在的辱,也有外在的辱。品德行为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这是发自内心的荣,是义荣;官大俸禄高,上至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这是来自外部的荣,叫势荣。自己行为放荡,暴躁贪婪,骄横跋扈,这是发自内在的辱,叫义辱;被人辱骂,殴打,砍头断尸,暴尸车裂,这是来自外部的辱,叫势辱。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能有义荣。有势辱并不妨碍成为尧,有势荣也不妨碍成为桀。

荣和辱的辩证关系,上面讲得淋漓透彻了。义荣需要修炼、打磨,是一辈子的事情。理想的方式是,将势荣有效地转化为义荣,并且将势荣完全视为身外之物,既然来自外部,为什么不能把它看作身外物呢?而义辱,则基本上是人性中之弱点,眼里只有势荣,势必会受义辱,我的东西为什么不享受呢?即便不是我的,我有权有势,也照样可以变成我的,什么规则和限制统统没用。有义荣,即便运气不好,遭遇势辱,他照样会内心坚定而充实,我受的势辱,是表皮之苦,和我强大的信仰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人之所以为人,荣和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

饿了想吃,累了要睡,冷了需暖,这是人的动物本能。因此,光是身上没长毛,腿上长两只脚,还不算是人。人还必须遵守诸多的等级规则,诸如上下、长幼、亲疏。

荀子虽然不赞成儒道,但这个等级思想看来和孔老师一脉相承。

孔子思想为许多人多方面接受,但他对“社会等级”的维护却广受人的批评。

这个问题,用辩证的观点看,还有很多可说的地方。如果孔子没有局限性,那他真是圣人了。而无论什么时代,圣人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更不要说当时的孔子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些思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比别人执着而已。如果抛却局限性,那么,所谓的等级,并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让人安分些,并在努力和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什么不对的吗?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还保留着王室,虽然许多是象征性的,然而,那终究是数百上千年传下来的。因此,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社会等级有效地转化为一定的规则。如果这个等级是可以流动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就有上升空间,或者说获得等级,那么,人人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凭本事,凭能力,秩序就会井然。

君主要像个君主,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兄长要像个兄长,弟弟要像个弟弟;农民要像个农民,读书人要像个读书人;工人要像个工人,商人要像个商人,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要我们遵行同一的道理:安于本份,忠于职守,谨遵礼义,有什么不对吗?不对的只是要极力维护现状,数千年不变,如果变成可以改变的相对规则,那不是很好吗?

《尚书》上讲,要做到整齐划一,关键在于不整齐划一。怎么说呢?还是等级,前面那个整齐划一,是指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定;后面的不整齐划一,是指要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人人平等,更多讲的是人格。而在管理层面上说,仍然会有等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访和接待,就是等级还需要存在的最好例证。

前两天有则社会新闻很让人感慨。

一奥迪a8追尾奥迪a4,两车主下车查看,责任当然在a8,可是a8车主却这样和a4车主讲道理:我的车比你好,一定是你错了!边上的民警都笑了。

a8的车主一定遵行这样的逻辑:好车就是人中君主和大臣,差车都是普通老百姓,而君主和大臣是不会有错的,要错只能错在老百姓。还有,好车应该比差车有更多的优先权,因为好车出的钱多,好车可以在路上自由驰骋,差车要让行好车,差车没有让行好车,所以是差车的错!

要是遵循这样的等级,那社会就完全没有公平而言,这是另类特例。

那么,如何将这个有等级的制度执行得比较理想化呢?若干年来的经验是:一定要有一条无形的线将整个串起来,这就是礼义。要将数百上千年来好的礼义承继下来,想知道千年之远的事情,就要看现在,从近代可以推知远古;想知道亿万,必须先从一二数起,从一可以知道万,从细微之处可以知道事情的广大。

当然,就现代来说,必须将礼义这条线换成法律和规则线,另外再辅以礼义等道德线。如此,社会就和谐了。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