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让孩子轻松说出地道英语 §3 日常对话的几个阶段

任何语言的习得,都要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语言不神秘,每个孩子天生都会说话,这是天然的生理机能。所有的婴儿都是带着语言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点,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天生就有这样的能力。而且,孩子语言习得能力,甚至比大人都要强很多。学习语言,就要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

一岁,理解并说出单词。

这些单词通常都是一个一个孤立地说出来的,这种“独词句”阶段会持续两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一岁半,语言能力飞跃。

词汇量增长,开始对单词进行组合,构成最简单的句子。

三岁到四岁,应用自如。

在两岁末至三岁半之间,儿童突然可以讲出合乎语法的流利语言,这个转变如此之快,让研究者都惊叹不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洞悉其中的奥秘。(参见《语言本能》)

上面的这些阶段,对二语的学习也有启发,我们都要遵循这样的过程,坚持引导孩子学习,最终自然习得。

回到日常对话,不管是母语还是第二外语,就像前面所说,基本上都要经历从简到繁、从短到长、从易到难这几个阶段。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只说单词,这个单词基本能够表达清楚一个意思,比如come、come here,家长在说的时候,可以向孩子招招手,进行示意即可,不用夹带中文解释。肢体语言完全可以表达这些基本单词的意思。

第二种方式,是把单个的英文词,穿插在中文的句子中。这种方式听上去好像不标准,可能像比较能装的外企员工,说话时中英文夹杂。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中文是比较舒服的语境,把一两个陌生的词语加进去,孩子丝毫不会反感,重复次数多了,他就会记住这个英文词汇以及表达方式。

这样掺杂在句子中的英文单词,最好以名词和形容词为主,比如说,“宝宝,我们来喝一些water,要不要和你喜欢的bear玩一会儿”,还可以说,“现在中午了,我们是不是要go to sleep了”。把这样的单词掺杂到中文句子中,孩子好理解得多。

baby talk,是指很短的短语短句,或者是单个词。我们说中文时也会如此,专门根据讲话对象是小孩,语言变得非常稚嫩,甚至有些傻傻的。只是大人在面对小孩子时,自然而然说出来了。另外,baby talk中的短句和短语,尽量选择不需要孩子作答的。

之所以要说baby talk,其实也是有科学研究做支撑的:我们相信,父母一般在和孩子说话时,会把语速放慢,语调也更为夸张,说话的内容主要涉及眼前的事情或者身处的情境,这些特点使得母亲式句型更容易被孩子听懂。

和儿童说话的大人都会自动调整语速、语言难度、发音清晰度,以方便儿童理解,并随时准备解释,很有耐心。语言学家管这种人叫“有同情心的对话人”(sympathetic speaker)。成年人就很难找到这么好的对话人,所以,baby talk也让儿童学语言更快更轻松。

最后的阶段,就是整句话的输出。这个时候整句并不一定是大长句,也可能是短句,短语。也可以用各种方法鼓励孩子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