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让孩子轻松说出地道英语 §2 分级读物如何选

1 什么是分级读物

分级阅读的英文是graded reading,或leveled reading,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孩子的年龄、认知程度和阅读能力为他们提供分类、渐进式的读物。分级读物起源于西方,中国的分级读物还不是很多。

通常,入门级的分级读物会选取生活中最常用的词以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用很少的词加上插画讲述故事,比如“cat is fat.”,或者“dog is hot.”。随着级别增高,词汇和句子会逐渐变长,非常用词增加,句式也变得更复杂,出现更多的时态。最高的级别一般就是章节书。分级读物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独立阅读。

分级读物为家长和教育者都带来很大的便利。家长不用担心买来的书难度不适合孩子,而老师能更好地跟踪孩子的进度。与绘本比,分级读物更成体系。通常,一套分级读物会兼顾故事与非故事类,包括童话、数字颜色等认知书以及科普类书。但是,由于强调实用性,分级读物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往往比绘本稍差。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我个人认为,harper collins出版社的i can read系列,几乎不能算是分级读物,而应当算是按难度分级的绘本大集合,因为这一庞大套系里面的很多书,都是知名童书作家和插画家创作的,比如biscuit系列、little critter系列和frog and toad系列,完全就是妙趣横生的绘本。

分级读物的级别,是如何来判定的呢?通常来讲,判定标准包括词汇量、词语重复的次数、高频词出现的次数、读物本身的内容和主题,是否适合这一年龄段等等。另外,分级读物和绘本有所异同。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写的,不同点在于两者数量的差别。绘本是单本少量成系列的,分级读物是有很多本,成一大套系列的。

绘本的难易程度,不太好判断,主要靠家长主观判断;分级读物有科学的分级体系,难度又是递进的,容易选择到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也是为儿童创作的,但主要是趣味性,能够吸引孩子;分级读物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孩子学习自然拼读,作为自然拼读的辅助读物,让孩子可以进入到自主阅读,所以实用性强一些,艺术性稍微弱一些,而绘本,相对来说,艺术性强一些。

由于绘本和分级阅读不同的特性,在幼儿英语启蒙阶段,可以采用绘本和分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刚开始的时候,建议用绘本启蒙。开始阅读之后,先开始阅读零基础的读物,等孩子兴趣不断提升,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再慢慢加入分级阅读。

晓华推荐的一些分级读物

牛津、剑桥、培生三巨头

牛津阅读树:丽声、典范

海尼曼系列

机灵狗系列

泡泡剑桥英语故事

razkids

介于绘本和分级读物之间的:i can read,step into reading,dr. seuss,noodles…

2 挑选分级读物的原则

国内家长熟知的几种英文分级读物,基本来自牛津、剑桥和培生几大出版社。“牛津阅读树”是我特别喜欢的系列,可读性强,兼顾故事性和趣味性,被很多国家作为外语学习教材。国内的丽声和典范都是引进自“牛津阅读树”。另两套读物,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培生的“机灵狗”和哈考特集团的“海尼曼”系列被我划入另一个类别,就是强调自然拼读的分级读物。这两套读物的特点就是都在有意识地培养拼读意识和能力。另外,每一级的书都有四五十本之多,并且每一集除故事书外,都有认知类的书。而引进自剑桥的《泡泡剑桥儿童英语故事》系列,则穿插了儿歌,故事文字的韵律感也比较突出。

牛津阅读树系列,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里边也有不同子系列,最大的特点是比较有趣,小故事趣味性很强,难度坡度比较缓。“机灵狗”和“海尼曼”实用性比较强,刚开始就非常基础,所以说零基础也可以用。这两套都有故事性和非故事性的小书,科学类和常识类的。这两个系列都是让孩子达到自主阅读的程度。

《泡泡剑桥儿童英语故事》系列,引进自剑桥,其中有一些儿歌改编的绘本,韵律感很强。

razkids,是一个网络的体系,在线阅读,从a到z,难度坡度平缓,包括故事类和非故事类,付费的体系,适合作为补充。因为是线上的阅读,所以不太适合精读,建议买书比较好。

另外,也有一些绘本,具有分级读物的特色,或者说分级读物具有了绘本的特色,介于绘本和分级读物之间。像之前说的i can read系列,基本算是绘本,有很多不同主题的子系列,比如饼干狗系列、小怪物系列、青蛙和蟾蜍系列……作者和插图者都很有名,故事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很多版本都带有音频。

另外,苏斯博士系列,非常适合用于学习自然拼读,还有学乐和兰登出版的一些书也非常不错。

寥寥几句,自然无法介绍出每种分级读物的特色。选书时最重要的原则还是看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读得下去。比如只喜欢读故事的孩子,可能对“机灵狗“和“海尼曼”不一定感冒,但这两套书对爱好科学、喜欢探索自然的宝宝可能就很合适。选什么样的分级读物,还要看家长的期待是什么。如果只是想增加孩子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那就不用纠结,买孩子感兴趣的就好。如果希望孩子学会自然拼读,可能用强调拼读的读物会更好些。当然,分级读物并不教授自然拼读,只是会把自然拼读法则进行练习巩固。但不管怎样,兴趣都是最佳的驱动力。只通过亲子阅读,未经系统拼读训练而学会独立阅读的孩子也大有人在。

分级读物的使用方法,和绘本是差不多的。不要因为分级读物的实用性强,就当作教材来用,没有必要要求孩子把每一本书都读下来和背下来,一定要以孩子的兴趣点为主。另外一点,绘本和分级读物最好穿插着使用,如果孩子对分级读物感兴趣,不妨同时买一两套,让孩子在分级读物的基础上,能大量阅读。

分级阅读

分级读物更适合培养目标为自主阅读的孩子。

可用一套以上分级读物,辅以i can read系列之类分级明显的绘本。

自然拼读不是都要学。

是否要求孩子通读或背诵?

分级读物虽然比较实用,但不一定当教材来用。家长可以买一套以上分级读物辅以分级比较明显的绘本。有一些分级读物,有自然拼读的系列。自然拼读要不要报班,或专门来学,要看孩子的兴趣。对于孩子来说,自然拼读学起来,是蛮苦的,很多家长问我:“自然拼读不报班可以学吗?”我觉得家长可以自学一些自然拼读的规则,平时给孩子讲解。

其实,很多家长没有专门教孩子自然拼读,孩子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已经自然学会了。尤其是不建议家长,孩子没有英文听说的积累量,就送去学习自然拼读。自然拼读一定要以一定的词汇量和听说水平作为基础,否则孩子虽然学会了发那些单词的音,但是依然不知道故事的意思,也不理解,孩子会学得很枯燥,很苦,没有乐趣可言。

还有,在孩子的英语启蒙阶段,可以以听为主(不要要求孩子通读或背诵。我觉得背诵没有必要)。可以考虑和孩子一起把故事读下来,或者家长读给孩子听,适当地做些解读;也可以听配套的录音,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

3 买了这么多分级读物,如何用

该如何使用分级读物呢?我个人的经验是从绘本入手,因为绘本更有意思,等孩子喜欢上阅读后再用分级读物进行系统的阅读。emma的启蒙是从绘本开始的,半年之后加入了i can read系列,也零散地买过step lnto reading系列。我的选书原则从来就是好看就行,还有就是在一个难度级别上尽量多选些不同类型的书。

当然,我的方法肯定不是唯一的。也有家长先给孩子看分级读物,然后再加入绘本,因为单从文字上看,分级读物的第一阶段比很多绘本都要容易。可是我还是要强调我的理念,让孩子感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不喜欢,再容易的书他们也看不进去。如果他们喜欢,自我学习的劲头可足了。

只要孩子有兴趣,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阅读分级读物(当然要在宝宝视神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几个月的宝宝就算了)。采用的方式也可以和绘本阅读一样,和孩子坐在一起,边读边指着图画加以对应。小孩子只要能明白故事的意思就好。大孩子可以适当问一些启发思考的问题。分级读物第一阶段的书通常较短,可以一次读两三本,也可以一次只读一本,剩下的时间读绘本,一本书多读几天。有些家长认为,一定要让孩子也能跟着读出来才算是完成了一本分级读物。但我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不现实。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和我们一起读或读个别词,或者提醒孩子注意故事中押韵的词。但是不用强求。

另外,在读绘本、跟孩子说英语以及听儿歌这三种主要的家庭语言启蒙方法中,如果要按效果好坏排个序,那一定是:1.跟孩子说英语;2.读绘本;3.听儿歌。为什么?简单解释就是:父母的声音比其他人的声音好,有语境的话语比没有语境的话语好。但是,难道说父母只做1就可以,2和3可以放弃了吗?当然不是。别说大多数家庭没有双语的环境,即使能用英文进行一些日常对话,也不意味着可以不用读绘本或听儿歌了。我想提醒各位家长,磨耳朵时要尽量进行有意义的输入。父母来读绘本,就比光听绘本的音频更有意义。听音频也可以,但是不能用听音频来代替亲子阅读。家长在读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孩子,跟孩子互动。观察是看孩子是否爱听,是否失去了注意力,是否在某个时刻想问问题;跟孩子互动则是让故事变得更贴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