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孩子”,这样说大家会觉得很奇怪。
现今社会,我们认定任何人在成长为大人之前都是小孩子。但其实,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小孩子”的人,在以前说到底只是个“小大人”。曾经并不存在像现在这样,接受教育、被层层保护起来的“小孩子”。
“以前没有孩子”这句具有冲击力的话出自法国的历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他在《“儿童”的诞生》一书中写到,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并不存在所谓“童年时期”的概念,也不存在教育的概念。“孩子”的服装也和大人并无差别,虽说还是个孩子,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教导——“不可以喝酒”“必须读大学”。在成长为小大人之前的婴儿,死亡率远高于现在,因此也不能计入家庭人口数量,在成长到能够说话之前,婴儿的待遇和动物差不多。因此,死亡的婴儿就像死去的猫狗一样被随意埋葬。
小知识
菲利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1914—1984):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史学家。阿利埃斯着眼于孩子、心理、生与死等之前社会学中未曾被研究过的领域,对其进行分析。
阿利埃斯阐述,近代才有“孩子作为不同于大人的存在,理所应当地处在父母的保护下”的观点。在近代之前,孩子一旦到7岁,就会被父母送去当学徒、当伙计。从16世纪到17世纪,特别是上流阶级的人群,对“孩子”产生了特别的意识,由此孩子的待遇迎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上流阶级中,人们意识到,必须把处于白纸状态的孩子教育成道德与理性兼备的人,作为执行生殖功能和财产管理功能的家庭,也转而成了研究教育的场所。随着社会的普遍认知发生变化,小大人无论在哪里都会被视为“孩子”而被疼爱、被保护。家庭期待学校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可以教育出理性的人类,这也促进了不同于学校、可作为精神性教育、道德性教育的场所——家庭的登场。阿利埃斯的理论,为“孩子”这一概念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阿利埃斯通过追溯“孩子”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颠覆了孩子像现在这样被疼爱、被保护,在家庭和学校中成长的常识。这也体现出以孩子为中心的近代家庭的特异性。阿利埃斯的论述告诉我们,有些事情现在看起来是理所当然,但在过去却未必如此,将来也并不一定会继续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