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不同的领域内会被贴上不同的标签。作为“公司职员”,我们早上按时上班;作为“餐馆的客人”,我们独自去吃午饭;作为“某某的恋人”,我们结束工作与恋人约会。
作为“某某的恋人”时的自己与作为“餐馆的客人”时的自己,心境大不相同。当然,作为“公司职员”时的自己也是如此。不过,尽管面对的人和场景并不相同,很多人还是保持着“我就是我”的一贯性。像这样保持“我是谁”的一贯性,持有“我不是别人,我就是我”的统一感被社会学家称为身份认同(自我同一性)。身份认同是由学者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其中包含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这两层意义。埃里克森认为,获得身份认同是人们青年时期的必要任务。人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在努力获得身份认同感。但这份努力也会经常失败,有时甚至会引发“身份认同危机”。但是即便如此,获得身份认同仍是青年时期必不可少的任务,我们同时要做的是克服这场危机。
小知识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是现代继承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思想的第一人。他基于自我体验和美国精神分析临床经验,提倡探索社会、文化和个人关系的身份认同论。
在社会学中,获得身份认同并不只是青年时期的任务,残疾人、小团体等社会上的少数群体,不断地面临结构性问题,同样也会陷入身份认同的危机中。也就是说,获得和维持身份认同必须得到周围人的“承认”。因此,少数群体若想获得身份认同,必须要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多数群体构建关系。换言之,在某个社会中,当少数本身成为一个负面特征时,少数群体为了获得肯定和积极性的自我身份认同,就必须与多数群体建立新型友好关系。对少数群体而言,获得身份认同并不仅仅是个人任务,同时也是群体的任务。
获得身份认同成为群体的任务,这在主流社会中也是如此。承认身份认同与制度问题也有很深的关联。承认身份认同就意味着承认不同的价值观,所以应该承认的价值范围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承认某个人、某一群体的身份认同,不仅涉及“谁承认、怎样承认”的问题,还会引起承认到何种程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