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说,科举不排斥农民,但是,有能力参加科考的人,多半须有点资产,一边种地一边复习考试的人,能考上的概率相当低。《儒林外史》里范进这样的人物,只是小说家的创造。小说里讲,他去考试家人饿了三天。那么,不考试的时候,他以什么为生呢?好像小说里没交代他的生计,靠教书吗?显然不行。一个童生,靠教私塾是过不了日子的。洪秀全、冯云山他们都是一边教书,一边种田,教书的收入,仅仅是种田的补充。当然,边种田边教书这样的境遇,复习水准自然不高,考试能力也有所欠缺,所以屡试不第。科举时代,考试补习,已经成为产业。每年进士和乡试得售的试卷,都有人专门编了出来,详加批注,编印成复习资料。有的书院,还专门有人负责讲解。所以,如果不是有钱人的话,必须是特别聪明,有才具之辈,才能有机会。有人说,洪秀全很有文采,只是万恶的考试制度不合理,考官眼瞎,这是不对的。洪本人留下那么多文字,平心而论,真的不怎么样。给乡村文艺宣传队(如果当年有这样的组织的话)编编歌谣、快板书也许还凑合,论考试,无论如何也难入考官的法眼。
不过,造反的农民,一旦成了气候,却特别喜欢开科取士。连大老粗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之后,都开科取过士。只不过取的状元,长得实在俊美,美得让张献忠自己都看不过去,喜欢得紧了,结果给杀掉了。
闹事之前屡试不第的洪秀全,没有这样奇怪的逻辑,但是一样热衷开科取士。建立太平天国之后,他开科取士,至少从形式上,做得很认真,也很隆重。清朝的科举,事实上分成三级:秀才、举人和进士。而理论上,秀才考试,仅仅是入学,考取一个进入官学读书的资格,还不算科举。洪秀全对这样一个把他挡在门外的制度,看来是不大满意。不满意之后的表现,不是把这个制度废掉或者简化,而是弄得更加繁复。
太平天国的科举,分为五级,各有各的说法。第一级,乡试,即乡级考试,由乡官军帅主持。文的考中,叫信士,武的考中,叫艺士。第二级,县试,县级考试,由县监军主持。文的叫秀士,武的叫英士。第三级,郡试。郡试又分两次考试,由郡总制官主持的考试,文的取中叫贤士,武的叫能士;而由提学官主持的考试,文的叫俊士或者杰士,武的叫毅士。第四级,省试,由提考官主持。文的叫博士(约士),武的叫猛士。最后一级叫天试。跟清朝科举殿试类似,有正副总裁、阅卷和磨勘官。这一级,分元甲、二甲、三甲。元甲即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叫传胪,统称威士。三甲,第一名会元,统称达士。每次考试放榜,奏乐放炮,无论何种名次,均赐给黄缎一匹,红绸两匹,由总裁给予执照,不用经过吏部考试,直接授官。也有人说,就给钱二百文。待遇之低,跟清朝根本不能比。
《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书影。作者商衍鎏为清朝的最后一个探花,他对于清代科举及太平天国科举的研究,更有切身之感。
这许多的“士”,令人眼花缭乱。而且等级如此之多,不能破格越级,只能一级一级地考,似乎应该很难,其实未必。尽管太平天国的科举,排场大,等级多,但应试的人却不多。凡是应试的,基本都能录取。天国那种“破四旧”的反传统风格,洪秀全做梦鞭笞了孔夫子,说他的书教人多错,使得众多士人裹足不前。尽管天国的科举,名义上不考四书,只考基督教的《圣经》,用太平天国的说法,就是新旧遗诏书,但实际上考题都很泛泛,跟《圣经》关系不大。像“同顶天父兄纲常”,“能正天所视”,“真道未知须醒悟”,“大孝终身继有虞”之类,即使没读过《圣经》,也一样可以胡诌几句。文体,当然也还是八股文,这是洪天王熟悉的文体。只是,太平天国特别的反儒举措,加上对士人始终不加信任,即使考取高名,也得不到高官,所以,他们的科举始终吸引不了多少士人加入,吸引力不大。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东王开东试。当时东王杨秀清如日中天,权倾天下,但应试报名者不到50人。东王脸上挂不住,把报名期后延10日,不应者斩。结果也就是来了不到300人,还有不少是朝官。这么少的人参加考试,录取率肯定高。加之考试的考官文化程度也不高,事实上无法评判,断不出高下。所以在太平天国实际的科考中,凡是格式正确,能填满三百字的人,基本上都能过关。等于是但凡识文断字,能来参加考试的,都能拿到太平天国的功名。就算顶级的“天试”,如果一次没得到三鼎甲,已经中了二甲三甲的,下次考试还可以再来,一直考到把自己变成状元、榜眼、探花而后已。除了天王的天试,早期的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东试、北王韦昌辉的北试和翼王石达开的翼试,各自也批发状元、榜眼、探花。这个天国,送功名就跟送爵位官帽子一样,敞开大门大甩卖,有求必应,弄得状元都一队一队的。规定有乡试、县试、郡试和省试,其实,最后连形式都没有人走,直接就奔进士来了,因为连这样都没有人考。后来为了应付场面,强令军中所有读书人都得来应考,哪个部队没有人来,军帅就得免职。所以,一到考试时间,各部队都把文书账房赶去考场。反正只要应试,没有不取的。即使考上了进士,也还是做文书账房。
女状元傅善祥后来成为杨秀清情妇,她是天国科举和妇女解放两大谎言集一身的象征。
这样的科举,当然起不到取才的作用。不管形式上多么繁复,内容都是捣糨糊。事实上,这个天国也没打算通过这个渠道吸纳人才,录取的士人,即便是状元,顶多也就是让他们做点杂七杂八的文字工作。太平天国根本没有建立文官体系的想法,对这些农民来说,读书人的作用,除了记账算账,就是抄抄写写。严格地来讲,连歌功颂德拍马屁,写大块高头讲章,这个天国都不需要。因为天王洪秀全自己,天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也认为天下没有人写文章能超过自己。所以,开科不是为了取士,仅仅是为了让洪秀全过瘾。当年自己低三下四去考试,今天看着众多的士子,低三下四来考试,而自己成了主宰。那个感觉,不是一般地好。
一般来讲,一个王朝,只要开科取士,就一定能争取到士人的拥戴。连金元这样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一旦开科,都会聚拢一些人才,挽回一点士心民意。但是,太平天国这样近乎胡闹的科举,却不仅没有争取到士人的支持,反而让他们更加反感。长毛的状元,成为人们的笑谈,让正经的读书人离天国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