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从从容容做父母 §“妈妈,我不要做哈佛女孩”

镜头回放

2001年10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某医院门诊大厅,5岁的田田(化名)向母亲提出强烈抗议:“妈妈,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

原来,田田的母亲正在读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不但读,而且还活学活用,照本宣科在女儿身上进行“实验”,希望她将来有朝一日也成为“哈佛女孩”。

可是田田还没有成为“哈佛女孩”,却已经先行一步成了“哈欠女孩”——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性格孤僻、脾气暴躁,整天哈欠连连。母亲不得不把她送到医院诊疗。

医生告诉她,孩子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家长企图按照某种统一模式培养孩子,势必会压制他们的有效潜能,继而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程度严重的就会引发心理疾病。

【扪心自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平心而论,天下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不希望孩子早日成才?不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然而,成才的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成才,不但并非一定上“哈佛”,甚至并非一定上大学,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座学无止境的“大学”。

在这里,田田的母亲不是望女成凤,而是“逼”女成“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其手段和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本书讨论子女成才的经验教训,不能不首先提到这个案例,因为它太具有典型意义了。

素质教育类图书介绍的经验不可信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每个孩子的成才环境和成才道路迥然不同。即使这些书中介绍的个案完全真实可靠,也仅仅只是个案而已。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家长如果鬼迷心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全然忘记了因材施教的朴素真理,不把孩子变成精神病才怪。

以其中最著名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为例。自从它2000年9月首次登上图书销售排行榜,截至2002年上半年,共有16本素质教育类图书、84次列入每月排行榜的前30名。许多家长把它们当作教育子女的经典教材,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该书截至2002年末累计销量160多万册,预计最终销量将突破200万册。

可是,一炮走红的这类图书,包括后来的《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闯入华尔街的中国女孩》、《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等,除了一时间搞得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心神不定、眼花缭乱以外,在培养“哈佛女孩”方面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天晓得!

人才不可能像工业产品一样被设计生产出来

这些家长看中的果然是刘亦婷的素质教育吗?非也,更看重的恐怕是她受到美国4所名牌大学青睐的经历。

有些家长坦言,在读这类书时不仅缺乏阅读快感,反而冷汗直冒,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工业产品”被设计生产出来的全过程。正如著名学者施蛰存评说傅雷在教育儿子傅聪时所说的那样:“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

谈到“哈佛”话题,由于“哈佛”情结在许多人脑海中根深蒂固,在国内也已经出现了非“清华”、“北大”不上的情形,所以这里不妨多谈几句。

据哈佛毕业生介绍,哈佛大学虽是全球第一流大学,可是在哈佛大学上学,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重。它既不强调分数,也不提倡死读书、读死书。甚至,要成为哈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也不难——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哈佛学生要想获得高分就变得越来越容易。成绩单上的评分标准从a~f简化成了a~b-,优秀毕业生的比例也从1946年的32%,增长到了2001年的91%(与此同期,哥伦比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率为25%,康奈尔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率更是只有8%)。

实际上,哈佛大学的功课对于过了语言关的中国高中毕业生来说,都可以从容应付。问题在于,学校虽然对学生没有压力,可每个学生对自己却在不断施压、不断增加课程。

也就是说,哈佛学生的压力主要不是源于老师,而是源于自身。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其中有一个“要我学”与“我要学”的根本区别。

就在国内“哈佛女孩”沸沸扬扬的时候,《人民日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专门去了一趟哈佛校园。令他惊讶的是,虽然多方向朋友打听,包括向哈佛大学的学生、老师打听,可是他们只听说过有这样一本书,并不清楚有这样一个人。

或许,这就是人才济济的哈佛?

“哈佛女孩”的故事多有过分渲染之处

在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媒体在报道诸如“哈佛女孩”这类故事时,多有过分渲染之处。

例如,首先哈佛大学不是考上去的。有谁读过“怎样考哈佛大学”的报道吗?没有。因为在美国,不管是谁只要想上大学,不分种族、年龄、性别、社会背景,都可以随时提出申请。为了回避“相貌歧视”嫌疑、彻底贯彻公平公正原则,申请资料上并不许贴照片。这样,也就说不清谁是残疾人、谁是正常人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残疾人在美国上学不但不受歧视,而且还能享受各种优惠。

归根到底,在美国没有高考,所以根本不可能“考”上哈佛大学。美国大学没有围墙,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校方的陪同下自由参观浏览,“先尝后买,不买也没有关系。”

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要到美国上学,需要参加英语考试即托福考试。如果读研究生,多数学校还要求参加gre和gmat等测试。每所学校单独招生,虽然要看成绩,可是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录取分数线”。所以,要上美国大学比中国大学容易得多,根本不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惊心动魄。

例如,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向学校免费索取一箩筐的学校简介和招生简章,每个学期都可以申请入学。只要愿意支付申请费、提供在校学习的成绩和各项表现的评述,你就可以无限制地同时申请多所学校。所以,谁要是同时收到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实在司空见惯。

明白了这个过程,当你读到《美23所高校争抢成都一女生》这样的报道时就会付之一笑:明明是你先向美国30所大学同时发出入学申请,其中23所大学在没有和其他学校互通信息的情况下,认为你符合该校的入学条件,给你单独发来了录取通知书,怎么谈得上“争抢”呢?所谓“争抢”只有在公开竞价的情况下才成立。而且,报道中的“重点高校”一说也是国人的臆想,在美国根本没有“重点高校”之说。

还是那句话,无论谁家的孩子考上哈佛大学以及其他的名牌大学、不名牌大学,都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不过,每个家长都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决不能强人所难。

谁要是因为目光盯着全球一流大学,就要子女考出全校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高分,那就是望子成龙“望”过了头。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