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
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小明,最近成绩直线下降。爸爸跟踪发现,原来小明逃学去网吧打电脑游戏了。爸爸不由分说,冲进网吧把小明一把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抓了出来,并且狠狠教训了一顿,直到他跪在地上求饶为止。
爸爸想,这下他再也不敢去网吧了吧?可是没多久,小明的手又“痒痒”了。爸爸一气之下,又狠狠地痛打了他一顿,而且比上一次更厉害,直打得皮开肉绽为止。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阵小明又迷上了网吧。这时候的爸爸一筹莫展:总不能把他打死吧?这孩子打都打不好了,还有什么办法呢?
【扪心自问】
这样的经历和教训,相信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可是,如果有一天孩子不怕“打”了,家长还有什么办法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用在孩子身上同样十分贴切。
应当说,打,作为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否定,当然更不能完全肯定。从教育的长远效果看,打,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动不动就打孩子,暴露的是家长的愚蠢行为。这些家长除了打以外,或许就黔驴技穷了。
惩罚和暴力并非同义语
孩子做错事情需要惩罚,但不能使用暴力,惩罚和暴力绝非同义语。
南京市鼓楼区教委对该区329名4~6年级的小学生作了一项题为“我害怕……”的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孩子最害怕的依次是考试、父母、坏人、老鼠。“考试”和“老鼠”、“父母”和“坏人”并列排名,真是很有意思,也实在发人深省。
不容分说,有远见的家长应当首先在家庭小环境中改变这种“暴力教育”,以使孩子长大后不迷信以暴制暴。
如果像本案例中这位小明的父亲那样,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除了打人就无计可施,动不动就“皮带炒肉丝”、“男女混合双打”,或者“顺我者奖、逆我者罚”,这样的教育方法最终都注定要遭致失败——什么时候孩子不怕打了,或者什么时候不稀罕你的奖励了,什么时候就宣告家长“失败”!
根深蒂固的听话教育
在我们周围,几千年来的“听话教育”的模式是:“小宝宝,乖,听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
每个成年人对此都不陌生。他们不是自己屡屡接受这样的“教育”,就是用这种“教育”教育孩子。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就是这样过来的。
为什么家长要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进行“听话教育”呢?归根到底,孩子的本性是不“听话”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天性活泼,向往自由,一切都感到新奇,谁愿意一天到晚被人安排来安排去呢?他们的想法虽然有些幼稚,可那毕竟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做法虽然令人好笑,可那毕竟是代表了他们的行动自如。
为了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成长,家长们想尽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外加顺我者奖、逆我者罚。
“听话奖”就是家长滥用“兴奋剂”的一大发明创造。孩子什么时候“听话”或者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了,特别是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操行评定受到好评、得了某某奖项,家长就会即兴“颁奖”,以资鼓励。
“听话奖”的形式有现金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其中物质奖励又包括吃、穿、用、玩各方面。小到一包巧克力、一件衣服,大到一台电脑、手机、外出旅游,等等不一。
某市一份统计调查表明,在“听话奖”中70%的家长奖励吃穿、20%奖励购买课外书籍、10%奖励名牌学习用品。
“听话奖”的结果是孩子“听话”了,可其副作用却大大增加:学生之间不仅比吃穿,而且还比花销大小。对此,有些反对颁发“听话奖”的家长就反其道而行之,实行“不听话罚”——孩子表现好是“应该”的,如果表现不好就要破口大骂、拳脚相加,甚至不惜动用“家法”。
奴性教育让学生难成气候
其实,“听话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孩子,充其量是一种“奴性教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家长从小就要孩子按照大人意愿做这做那,看长者的脸色行事,长大后怎么会不习惯于唯书、唯上呢?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墨守成规、唯唯诺诺、不求上进、投机取巧甚至背躬曲膝,缺乏创新意识,实在是不难理解的。
与其说这样的人是“人才”,还不如说是“奴才”更合适,将来必定成不了大器。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上宁要“奴才”不要“人才”的事例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听话教育”能够在家庭中得到盛行的深刻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