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从从容容做父母 §中小学生为什么造假成风

镜头回放

2003年1月26日,江苏省苏州市一位刻字店老板向媒体报料,当地的一些中小学生为了欺骗父母,在他那里私自委托雕刻班主任的私章和学校公章,复印假成绩报告单。

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现,店堂里正好有两名前来刻章的女生,便提醒她们“家长知道后会很伤心的”。没料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正是不想让父母伤心才想到造假的。”

随后,记者拉了一位12岁的小孩赶到一家复印店,谎称这位小学五年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要求店主复印一张假的成绩报告单。女店主爽快地说:“我为你重做一份,盖好章后成绩随便你自己怎么填”。

当记者提醒“你家孩子会不会也造假呢?”女店主不高兴地说,“我打断他的腿。”

【扪心自问】

目睹这些孩子小心翼翼地把装有成绩单的信封拆开,然后换上一张复印伪造的成绩报告单,重新填上“优秀”,然后由店主模仿班主任签字,再塞进信封,在旁的一位老先生痛心疾首地说,“一时骗过了家长,可是要害自己一辈子啊!”可是这些学生却在一旁兴高采烈地说,“今年这个年好过喽!”

对此,苏州大学一位心理学博士认为,这些孩子虽然拒绝诚实,但并不能就由此判定他们是“坏孩子”,因为他们至少心里还是不想让家长为他们的“劣绩”担忧的。

问题的根源出在家长和老师身上

可不是吗?这些孩子来到世上不过才10来年,就学会了“造假”,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看了下面这个真实的小故事,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一天中午,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吃完午饭后,抱着一大堆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等东西急匆匆地赶回家。

妈妈问:“下午怎么不上课了?”儿子回答说:“不是说减轻学生负担了吗?下午教育局的人要到我们学校检查,可能会称我们书包的重量,所以老师叫我们把不用的东西全部放在家里,然后再去学校上课。”

母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儿子继续说,“老师告诉我们,不管是谁问我们作业多不多,我们都要说‘不多’。”

妈妈反问道:“那么你自己觉得作业多不多呢?”

儿子叹了一口气说:“当然多了。不过我们得听老师的。”

儿子没有再和母亲对话下去。这时候的母亲也害怕儿子和她继续讨论下去,因为她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说。

“一题多解”的诚实教育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2002年9月。

江苏省沛县一位5年级学生向媒体反映:“因为上级机关要来学校检查收费情况,根据规定,每位学生的收费标准是150元,可实际上学校收了每个人185元学费,外加10元喝水费和15元书费。学校要我们说谎,在检查组来的时候,统一口径说学校就收了150元钱,没有乱收费。我们一直很听老师的话,可是老师为什么要叫我们说谎呢?这样我们不就成了坏孩子了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弄不明白,问我爸爸,他竟然说学校做到对!”

这就是现实社会流行的实用型的诚实教育!

这种“诚实”可以根据情况随意进行解释。老师撒了谎,可以继续做他们的老师;家长撒了谎,可以继续做他们的家长;广告和媒体、政客撒了谎,得到的更是名利双收!

家长在言传身教方面责任更大

家长由于和孩子接触频繁,所以,他们在言传身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一位五年级学生“控诉”说,假期时爸爸说好了要带他去杭州西湖游玩的,为此他还特意读了一些写西湖的文章,感觉西湖特别令人神往,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可是临近放假了,爸爸却接受朋友的邀请决定去黄山了,并且什么解释也没有就跟着朋友去了,儿子觉得生气极了。

显而易见,作为一名孩子,他们还无法理解什么是家长为让孩子好好学习而开出的“空头支票”。

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撒谎和欺骗,答案不是很清楚了吗?表面上看,是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撒谎在先,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因素,是整个社会失去诚信的巨大代价。

当无师自通的撒谎成为人们趋利避害的首选时,问题的严重性也就可想而知。

教会孩子做人,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在这方面,家长如何以身作则十分重要。家长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希望孩子诚实,首先自己得诚实;如果自己满口胡言,那么孩子将来也必定会一代胜一代。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