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功过格后,了凡将自己的曾用号学海改为了凡,寓意探究立命之理后,再也不愿做一介凡夫,而是让凡夫的见解从此随风而去。从学海到了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了凡的内心起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他觉得自己开始脱胎换骨,以前总是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现在像是换了个人,仿佛曾经的那个学海已成影像封存进记忆,今天的了凡时时处处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一种小心谨慎、战战兢兢、戒慎恭敬的情状。
了凡这样反思自己:学海时期的那个人,虽然也肯做善事,但是不够大胆;遇人危难时,出手相救一刻内心也没有那么坚定,而且常常是一边勉强做着善事,另一边又总是说些过失的话;清醒时还能把持自己,几杯酒下肚就开始放肆。这样一来,做善事积的功德很多都被过失抵消,以至于用了十多年才把三千件善事做完。
虽然在了凡看来,这个积德、抵消的过程荒废了不少光阴,但他依旧积善如故,并且迫切希望提高积善的效率,在发过求中进士的愿之后,接着许下再做一万件善事的大愿。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仅用三年,了凡就高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55岁的了凡被吏部认命为宝坻县县长。这时的了凡,尽管已在奔向花甲之年,却仿佛第二春来临,一心施展积蓄了大半生的抱负,立志做一位廉吏、勤吏和能吏。上任不久,他就走遍宝坻乡野,潜心研究之后,编印了一套五卷本的《宝坻劝农书》,分为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章。他在“序”中写道:
今天下租税皆出于田,故为农受累最深,而富商大贾,锦衣玉食,而无上供之费几何,不驱力本之农,而尽归末作也。予为宝坻令,训课农桑,予得专之。今以农事列为数款,里老以下给一册,有能遵行者,免其杂役……
寥寥几语,了凡的治县理念呼之欲出,他的志向不但是劝农重农,同时也要为农减负。
但是,老同志遇到了新问题。了凡的人生自从进入公务员时间后,夙夜在公,忙碌非常,他担心自己的心思跑偏,就备了一本画有空格的小册子,名曰“治心篇”。坐堂审案时,“治心篇”就放在办公桌上。每天所做的善事恶事,无论大小,都要如实记录其上。晚上回到家后,还要在院中摆好桌椅,换掉官服,仿照宋代的铁面御史赵阅道,焚香祷告天帝。
即便了凡心诚若此,天天不息,他的夫人仍是愁眉不展地说:“以前你没当这个领导时,我在家帮着你一起做善事,就是那样,你许下的三千件善事也用了十来年才做完。现在你又许了做一万件善事的心愿,可是在衙门里能做什么善事呢,这一万件善事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
当晚,了凡就梦见一位天神。他将一万件善事实在不容易做完的顾虑告知天神,天神说:“单凭你当宝坻县长减免钱粮这件事,就足够抵充你的一万件善事。”
原来,宝坻县的田,从前每亩要收银两分三厘七毫,了凡觉得百姓负担过重,就减到一分四厘六毫。此事确是了凡所为,不过,他奇怪的是,天神怎么会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再者,这件事情果真抵得了一万件善事吗?
遍读史书的了凡不可能不知道,多少王朝毁于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的大多数导火索都是税赋过重,故有“苛政猛于虎”“苛捐猛于虎”之说。只是,了凡心中谜团未解,终归不算踏实。正巧,幻余禅师恰从五台山来到宝坻,他就拿梦境之事请教禅师:这件事靠谱吗?幻余禅师说:做善事只要存心、真诚、恳切,不虚情假意、企图回报,那么,哪怕只有一件善事,也能抵得过一万件善事。况且,你减轻全县的钱粮,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了你减税的恩惠,减轻了重税的痛苦,这才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的确,民生无小事。了凡的一项仁政,换来了成千上万百姓的幸福生活,这种藏富于民、休养生息的思想绝不是一万件乃至十万件日常琐事所能衡量的。举凡影响一个人心灵或者波及一代人利益的事情,不在其数,而在其味。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给它起了一个貌似词不达意的标题——驰骋的师表。
1975年,我背起书包走进小学。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乔秀儒,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端庄稳重,说话不疾不徐,领读课文时总是充满感情。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大多由祖母或外婆带大,没有受过幼儿园的正规教育,所以,从散漫的童年走进校园后,一下子有很多地方不适应,乔老师就手把手地给我们讲解小学生应知应会的规矩,像怎么站队,如何报告,何时去厕所,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三年级时,遇上一篇课外延伸阅读课文,因为不属必考范围,所以一些生词没有标注拼音,课文中有一句“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乔老师领读时,将“骋”字读成了“聘”,为了记牢这个字,她让我们在作业本里默写十遍,并且在“骋”字上全部标好pìn的读音。
小学任课教师是小圈轮转,只教一至三年级或四至五年级,乔老师也不例外。我们升入四年级后,她不再教我们,偶尔在校园里见到她,唯一的交流便是匆匆打个招呼。五年级的一天,我们正在上课,没想到乔老师风风火火地走进来,站在那个本已不属于她的讲台上,一脸歉疚地对我们说:“实在对不起同学们,乔老师犯了一个大错误。两年前我教你们的‘驰骋’一词,老师弄错了读音,那个字读‘骋’不读‘聘’,请同学们务必记住。好,跟我读,驰——骋,驰——骋”……
直到今天,每当见到“驰骋”这个词,我的心里总会有一丝停顿,第一反应出来的读音仍然是“聘”,而随之浮现的便是乔老师带领我们大声朗读的情景。她当时的初衷也许只是不想让一个班的学生因为她的失误而在毕业考试中丢分,但她没想到的是给那么多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了知错即改的种子。传道授业解惑固然是师之使命,但与之相比,正视错误并且敢于纠正则是更为宝贵的品格。乔老师丝毫没有因为她当众认错而换来怪罪,相反,她的勇气,却似楔子一般深深钉进我们的记忆,每次都会在同学聚会时被深情地提起。她做的这件小事,在成年后的我们心中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就像一阵轻细温润之风,吹成了我们做人的准则。
乔老师的勇气,是不是也抵得上一万件善事?
还有一个叫褚树青的人,曾经温暖过无数人的心田。六年前,他任馆长的杭州图书馆决定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当时就有读者向他抱怨:“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这个故事被网友不断转发后,褚树青被称为“伟大的馆长”,杭州图书馆也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褚树青的理想很是单纯,他说:“无论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他经常接待乞丐和拾荒者进馆看书,还总不忘说上一句:“看书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如果你们每天能抽时间来看上一会儿书,那该多好啊。”
虽然没有规定读者进馆时先洗手,但长期的浸润逐渐演化成了自觉的规矩。一个拾荒者,背着个蛇皮袋,里面装满瓶瓶罐罐。他将袋子放在门口,反复洗手洗脸,然后才走进阅览室读书看报。那一幕,竟让突然成为网红的褚树青感到眼眶一热。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文学家、曾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褚树青和他的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为的就是以行动兑现让杭州的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阅读这一承诺。
褚树青的理想,是不是也抵得上一万件善事?
人活一世,做千万事。这些事情,既有数量,也有重量。有的惊天动地,福泽百代;有的微不足道,却同样影响深远。媒体报道过一位多年致力于推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歌星,他经过多次参加活动时的观察,发现一个巨大的浪费现象,很多人手边的矿泉水都是喝上几口就被丢掉,有人虽然还想继续喝完,但因为每个瓶子外观相同,担心喝到别人的剩水不够卫生,所以只能扔掉。这位歌星在痛心之余,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示范,接过矿泉水后,立即用笔在瓶上标出自己的姓氏,这样,即使一时喝不完,活动结束后,也要将自己的那瓶剩水带走。
还有一个每个城市都会随处可见的尴尬之景:幼儿园和中小学附近的马路护栏边,经常有家长拉着孩子一起旁若无人地翻越,或是家长骑着自行车为了赶时间,大摇大摆地逆向骑行、大闯红灯。我的朋友在上班途中抓拍过一个瞬间,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双双攀在不算矮的白色隔栏上准备穿越马路。他将这张只有一组护栏和两代人背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上,然后配了一句感慨:十年的教育完败于此刻的违章。
这句话多么的锥心。家长的那一跳,不知抵消了多少曾经的善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随地吐的一口痰,看上去好像只是污了一方之地,实则误的是一代心灵。这样的“小节”,却同样有着一件恶事顶一万件恶事的功效,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素质去还债。
小恶即大非,绝非小题大做。尤其是关乎孩子教育之事,家长以及其他毫不相干的大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粒种子,播撒在孩子辨别力微弱的心田,对他们产生极其强烈的、具体而长久的示范效应:哦,原来红灯亮起时是不用管它的,禁止吸烟的提示牌不过是个没用的摆设,出口骂上几句也没见他有什么损失,随意插队还给我抢到了一个位置……当这样的种子在心中萌芽,长大后一定会开出一朵朵的恶之花,形成可怕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毛病好养,纠偏极难,如果追踪调查的话,任何一个大非的背后,必定可以找出小恶的影子,当小恶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成了许多人生悲剧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