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是正面的引导
孩子小时候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家长把他抱起来,说:“是不是地摔的你?”于是去踩地两脚,接着对孩子说,“好了,不哭了,我打它了。”孩子不小心头碰到桌角了,家长马上问:“是不是桌角碰到你了?好,我打它了。”我相信这个场景,对很多家庭来说应该并不陌生。这给孩子的感受是“我的受伤是源于外在”。
也有些家庭是这样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妈妈会把他扶起来说“孩子,别哭了”,孩子情绪稳定了以后,妈妈对他说,“孩子,你知道你为什么会摔倒吗?是地把你摔倒的吗?不是的,是因为你没有看路。你以后走路一定要看路,遇到有坡或者有能绊倒你的东西要小心一点”,这让孩子学到了什么?他会把摔倒变成一场经历、一次成长的机会。
还有个孩子摔倒了,妈妈说:“男子汉,站起来,不许哭。你是男子汉。你长大了以后是要保护妈妈的,如果你自己摔倒了不爬起来,以后怎么保护妈妈?将来你要不要保护妈妈?”孩子说:“要!”“你真的好棒,以后摔倒了要怎么办?”“要自己站起来。”孩子通过这件事学会了承担。
三种不同的对待孩子摔倒的方式,会让孩子有三种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哪一种?
孩子摔倒很正常,学习不好也很正常,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特别正常。如果你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指责孩子,发泄你的情绪,另一种选择是鼓励孩子,相信大多数家长会从理性角度选择后者。鼓励能让孩子产生动力,从而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我。指责会让孩子丧失生活动力、学习动力,他会认为自己“不行,不能,我做不到,我没有别人好”。
表扬是要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是当孩子遇到挫败、困难的时候相信孩子,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有两个孩子去打篮球,其中一个孩子投篮10次进了9个球,另外一个孩子投篮10次只进了1个球。进了1个球的孩子垂头丧气走下球场。妈妈拍着他的手说:“宝贝,你知道吗?你刚才的进球太帅了。”“妈妈,别人进了9个球,我才进了1个球。”“孩子,你知道吗?你刚才进那个球的时候,妈妈觉得你将来简直能在nba打篮球,你太棒了。”
投进了9个球的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下球场,说:“妈妈,我投进了9个球。”妈妈叉着腰说:“你怎么搞的?为什么剩那1个球没投进去?刚才你没进球的时候,我太为你感到悲哀了,你就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吗?”
最后,投进了9个球的孩子放弃了打篮球,而只进了1个球的孩子真的成了篮球运动员。
鼓励是不当裁判员
我们都有悲伤失意、痛苦绝望、不快乐、不相信自己、觉得很恐惧的时候,如果这时有人走到你身边,告诉你,“没关系,有我呢”,这就叫鼓励。
但是很多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没有雪中送炭,反倒是雪上加霜,让孩子的意志力和动力变得越来越弱。表扬和鼓励的性质完全不同,表扬是要看到孩子的优点,鼓励是要在孩子绝望、失望、痛苦、退缩的时候相信他,不断肯定他,而不是要求他。家长们,请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进入了教育的误区?
能够有机缘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的孩子是幸运的。要知道,有太多家长、太多家庭,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需要方法。
如果孩子现在特别难受,特别不快乐,特别痛苦,家长只需要默默陪在他身边,坚定地看着他,不要让他感觉已经是世界末日了,不要让他感觉世界无望了。家长都觉得世界无望的时候,孩子只会更加感到无望。
在孩子痛苦、失望的时候,家长不要再去指责他,而要选择相信他。人遇到事,无外乎有三种思维模式:第一种是我相信,第二种是我不信,第三种是我半信半疑。
这三种思维模式会产生三种不同的行为,会让人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因为三种不同的行为会有三个不同的世界呈现在人面前。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你可以扮演三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是裁判。不管孩子的球投得是好是坏,只看他有没有走步,有没有撞人,有没有犯规。只要孩子一犯规,就吹哨子。这是裁判的责任。
第二个角色是观众。孩子进球了就鼓掌,没进球就喊“臭球”。
第三种角色是啦啦队。孩子进球了,为孩子加油;孩子没进球,也继续为孩子加油。
作为家长,你认真想一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裁判是只发现问题,不断批评、指责、处罚。观众是情绪跟着孩子的表现走,孩子表现得好就鼓掌,表现得不好就指责。啦啦队则是无论孩子表现得好不好,都在为其加油。
有的家长觉得可以把家庭比作一支球队,家长扮演孩子的队友角色,家长是老队员,孩子是新队员,家长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我想说的是,家长千万不要当孩子的队友。因为你们的境遇不同,你根本没办法感受孩子在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你曾经接受的教育跟孩子现在接受的教育并不一样。家长就是家长,和孩子不是朋友。
家长也不是教练。家长自己的人生尚需要不断提升,怎么能去教孩子呢?有些家长自己就是教育工作者,但除非有丰富的教育经历和教学经验,否则也还是不适合给孩子当教练。在学校里他们是老师,回到家他们就是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职业是老师,认为自己培养了那么多孩子,就一定能把自己的孩子也培养好。
我相信各位家长也发现了,你强势一点的时候就扮演了裁判角色,弱势一点的时候就扮演了观众角色。
给你指责、评判,打击你的人和给你包容、鼓励、正面肯定,让你不放弃的人,如果你可以从中选择陪你经历风雨的人,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想一想孩子曾经的那些失意、困苦、想要放弃、胆怯、心惊胆战、不快乐的时候,你是不是作为裁判出现,给出了大量评判,却没有给出理解、鼓励和宽容?
有的家长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变得焦虑、痛苦、愤怒,甚至采取破坏性方式来应对。于是很多时候,他们仅仅是在泄私愤,根本没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把自己的情绪淋漓尽致地释放在了弱小一方身上。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表现得很好,只不过是你拿到了一副好牌;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表现得不好,那也别焦虑,因为拿一副好牌打好了不算本事,拿一副不好的牌把它打得很好那才叫真本事。没有孩子是教育不好的,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花时间,放下身段,从爱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不断确认孩子的优点:当孩子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你能够不断给予肯定、鼓励。
同样,如果你的孩子不够自信,作为家长,你就是急死,也不能真正帮助到他。你要首先相信他,给他信心。如果家长都不相信孩子,那就是把圣贤请来,也是没办法教育好他的。
你心里怎么想,生命就会怎么长;你有什么样的意念力,自然就要接受什么样的结果。当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时,他拼死都学不好。最后他说:“看,我就不是学英语的料。”甚至有些家长也会说这样的话,孩子收到了这句话,以后再努力还是学不好,他也会自己找理由说:“我妈都说了,我不是学习的料。”
在孩子遇到困难、挫败、退缩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扮演好啦啦队的角色,及时给予孩子表扬、鼓励,这是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给予孩子各种评判、要求、教导、讲道理,但这些其实一点用也没有。家长并不需要那么多技巧,只需要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