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相约健康社区行巡讲精粹:首席专家洪昭光谈健康快乐100岁 第九部分 季节保健

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24个节气,表明气候,物候。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用以指导农事生产和养生保健,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1 仲夏时节保健最重要

仲夏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时节,按“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点,这是容易患病的时节。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数九隆冬和仲夏酷暑。仲夏时,心血管病人,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人有三高即:中暑发病高,脑卒中发病高,冠心病事件发病高。

正常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功能,天冷时通过肌肉张力增加使产热增多,体表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天热时,通过出汗蒸发散热,又通过心跳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使体表血液循环加快,辐射散热增多,因此不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人体的体温是恒定的,当然还需要配合衣帽的增减。老人,尤其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由于体温中枢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心脏功能,肌肉张力,毛细血管及汗腺功能的调节减慢,在外界温度变化过大过快时,难以及时调整到位,故当外界气温高热或过高热时,体温随之升高,很容易发生中暑。在高温伴高湿情况下即天气闷热时,由于空气湿度大,汗液的蒸发散热作用受限,体温升高更快,不仅人体感觉胸闷不适而且更容易发生中暑。其预防主要是减少外出,减少体力活动和调控好室内的小气候。

热天出汗多,一身微汗失水可达300~500毫升,一身中汗可达1000毫升以上,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或淡盐水,盐浓度0.3%,会导致血液浓缩,血黏度上升,并可使血压稍下降。对5888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表明:餐后1~2小时,收缩压平均下降3.8%,舒张压平均下降2.3%,这种情况在饱餐后尤为明显。血压下降和血黏度上升是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重要诱因,因而老人充足饮水对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极为重要。晨起一杯水,睡前一杯水应作为保健常规,特别要注意清晨醒来时的第一次尿色,如淡黄清亮表示体内水分充足,如量少深黄表示体内水分不足,应及时补充。

每天8小时睡眠是老人健康的又一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每减少1小时睡眠,死亡率约增加9%,但睡眠过多也使死亡率增加。据欧洲一些国家研究,老人中午午睡半小时左右能使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30%,这与午睡使人体白天的血压曲线出现一个低谷,使心脏得到保护有关。当然老人起床时一定要牢记“三个半分钟”,在夏天由于人体血压普遍偏低,更要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夏季饮食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少量多餐,生活规律等也很重要。

酷暑季节人们心情容易烦躁,更需注意保持好心情,即好心加好情,好心是爱心、善心、真心;好情是友情、亲情、爱情。有了好心情,会感到阳光更明媚,天空更湛蓝,什么病都少,一切更美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好心情胜过保健品。曾有一些年轻人一时高兴,豪饮冰啤而突发急性心梗而遗憾终生。另外,祖国医学有冬病夏治之说,仲夏保健好,冬至发病少。

2 秋风红叶话秋补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月明风清,桂花飘香。十月的秋风把原野吹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派色彩斑斓的丰收景象。重阳节前后,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饮菊花酒,吃桂花糕,正是平分秋色的大好时光。

但此后,与春夏阳气上升不同,随着阳光日照时间的缩短,阴气渐增,秋显出了自己的特色。秋,带有几分肃杀,“萧瑟秋风今又是”;又有几分悲凉,“万里悲秋常做客”;还有几分忧郁,“秋风秋雨愁煞人”。

古人造字真为精彩绝伦,把“秋”字加上“心”变成“愁”字,意指秋天的心情常有“愁”的滋味,事实正是这样,这与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秋天光照的减少与季节性情感抑郁症有关,并可用人造日光给予治疗的结论不谋而合,几乎如出一辙,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发现要早4000年左右。

3 人体生理与二十四节气

全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秋季6个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表示气候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过渡期,位置也从处于太阳黄经的135度逐渐转至225度,气温也由“立秋”时秋高气爽转至“霜降”时最低气温0℃左右的“露凝结为霜而下降”。古人认为,“霜者丧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秋季及初冬,气候特点是:光照减少,日短夜长,仅9月份,光照就减少75分钟;气温下降,温差增大,北京地区日夜温差达11~15℃;空气干燥,湿度偏低,仅30%左右。自然的变化使人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万物凋零,秋风肃杀,让人徒生悲凉,抑郁之感;气温下降,四肢,尤其足部远端毛细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血压升高,血黏度增高,代谢增高,心脏耗氧增多,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细小支气管阻力增加,黏膜纤毛运动减少,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同时腹部及背部受寒也会诱使胃炎、溃疡发作,总之,人体功能发生全面相应变化: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黏度增高,代谢加快,产能增多。机体需要补充更多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在动物界,动物贮存食物,进食增多,体毛变细变密,长秋膘,都是为了过冬做准备。

4 营养补充,增强免疫力

人体在外界气温21~23℃时,感觉最舒适,四肢温暖。秋冬气温下降后,为维持体温,一方面四肢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增高体内代谢率,增加产热,因此需要更多食物和热量供给。多吃什么呢?米面、肉蛋,还是蔬果?研究表明: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效应”,即摄入蛋白质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而糖类为4%~5%,脂肪为5%~6%。简单说来,就是吃肉后,身体会觉得暖和,不怕冷,尤其在餐后的3~4及10小时左右最明显。同时,吃肉会使酪氨酸转化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人觉得精神、兴奋、有气力。当然,秋补的营养应当是7种营养素全面均衡才能提高体质、体能及免疫力。我国神舟6号飞船航天员的食谱中每天有3次牛奶,早晚为牛奶,中午是酸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帮助消化,又不因晚间饮用而伤害牙齿)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5 “秋冻”适应提高耐寒力

同样的寒冷天气,人体的反应大不一样。有人严冬冬泳,精神振奋,面色红润,有人稍一吹风,感冒肺炎。爱斯基摩人在皑皑白雪中,以冰块筑屋,其乐融融,而前几年寒流袭击南亚、印、巴等国,气温降至零上5℃时,竟有许多人被冻死。其原因是人体的耐寒力不同。

耐寒力分“冷适应”与“冷习服”。前者约需2~4周时间,后者需几代人。“春捂秋冻”即是聪明的古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冷适应方法。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在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不忙添衣,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从现代医学讲,就是通过“冷适应”使机体从大脑皮层到交感、副交感神经,代谢内分泌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运行,不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且免疫力增强,代偿力增强。具体来说,冷空气使鼻、咽、口腔黏膜毛细血管收缩,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但冷适应后,这种应激反应减弱或不明显。一旦真正着凉,也可用热水泡手、脚、面部,吃热汤面或中药,使鼻咽部无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改善。保持口腔清洁是防止秋冬上呼吸道感染一大关键。

研究表明:白天很少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因为进食饮水及每天1500毫升的唾液使咽部细菌无法繁殖,但夜间8

小时睡眠正是细菌繁殖的大好时机,所以睡前彻底清洁口腔,给残留细菌一次“打击”,在此后6小时内细菌不会繁殖。6小时后,人又清醒了。对儿童的研究表明:简单的睡前彻底刷牙可使儿童咽炎、扁桃体炎减少70%~80%之多,在广东及海南,心血管病防治区儿童风湿热、风心病一级预防研究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6 秋冬养生食谱 萝卜羊肉汤

原料:羊腿肉1000克,白萝卜500克,胡萝卜100克,干橘皮适量,生姜,植物油,细盐,黄酒适量。

制作:羊肉,萝卜洗净切块。用旺火烧热油后,先放生姜片炝锅,即倒入羊肉,翻炒5分钟,加黄酒适量,至炒出香味,加入半碗冷水,烧沸10分钟,盛起。将羊肉、胡萝卜、橘皮倒人大沙锅内,加冷水浸没,用中火烧开后,加黄酒细盐适量,改小火炖半小时,倒入白萝卜,至羊肉酥烂,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胃,温肺气,化寒痰,补元阳,御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