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创业当老板,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为赚钱;至少,绝大多数创业者一开始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的。因为穷,所以要创业。可是结果呢,自己创业后才发现,这种一厢情愿虽然美好,却很难实现。想赚钱,可总是赚不到钱;不但如此,甚至还要倒贴钱(亏损)。于是左难右难,不知道该怎么好。可以说,绝大多数企业老板都是这样的,或者差不多是这样的,真正能赚钱、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是少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社会原因甚至国际因素,又有企业内部原因,还有老板个人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没有处理好钱与事、事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其中之一。当然,要处理好这种关系,事实上也是相当难的。
一般来说,创业的过程应该以事为主导,快速获得第一桶金。也就是说,在创业的开头应当以赚钱为主,一切目的都要紧紧围绕着赚钱来展开,其他方面考虑得较少,也不容你去过多考虑。可是这种“唯利是图”,结果往往是更加不容易赚到钱。
就好比你刚刚创办了一家企业,销售某种产品。为了迅速扩大影响,同时也为了便利周围的朋友和邻居,你以比成本价略高甚至就是成本价给他们,结果在他们的印象中反而留下不好的影响。觉得你这商品的价格并不高,还要收他们的钱。言外之意是,不如送给他们算了。
可是你会送给他们吗?不会。因为这样一来,你不但赚不到钱,还会连老本都赔了。当然,也有许多创业者一开始完全是奉送的,权当是促销。但既然是促销,就有一个总的成本控制的问题,不可能漫无边际,否则你也亏不起。
这里,就有一个究竟是首先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建立人脉关系的问题,或者说两者之间如何平衡?从企业发展史来看,这两种情况的成功案例都有。前一种情况是,创业一开始就注重赚钱,一分一厘地赚,老板个人乃至全家都扑在里面,非常非常辛苦,慢慢地积累资金,结果财富一点点堆高了,然后逐步得到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财富积累,所以名声或许并不太好,甚至会得罪不少朋友和社会关系。但由于后来发达了,这些方面也就慢慢地被人遗忘了。后一种情况是,老板对钱看得并不是太重,信奉“千金散尽还复来”,宁可不赚钱也要让朋友和客户感到高兴。上面几种情形,古今中外的成功案例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更多,只是因为它们不成功,你没有听说过罢了。
在这方面,蒙牛老板牛根生的这句话说得很好:“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牛根生之所以有资格说这句话,一方面是他的个性所为,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从历史经验中得到的千古真理。
回想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垓下大战后,刘邦给子孙后代留下了400年的江山,而项羽给后人演绎的只是一出霸王别姬的千古悲歌。看似偶然,实则具有必然因素。
因为在一些人的概念中,刘邦是个流氓,而项羽则是英雄。但最终为什么刘邦这个流氓能够得天下呢?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之一是刘邦懂得如何创业,创天下之业,他很好地拿捏准了聚财散财的要害。
刘邦认为,他的天下原来就不是他自己的,是靠大家一起打拼下来的,所以他的这些财富都是不义之财。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慷慨一些,白捡个仗义疏财的美名;再说了,拿大头的永远是自己。相反,项羽却是个小气鬼,他虽然也会对战士嘘寒问暖、拉家常,但仅仅停留在做思想工作上,每当打了胜仗后就只知道炫耀自己的才能,全然忘记了还有兄弟们,久而久之手下干将都跑光了,只剩下一匹老马和一位泪美人。
牛根生“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似乎并不难懂,但真正实施得好的没几个,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一点太难做到了。尤其是在创业初期,虽然你也懂得“船抬船高,人抬人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但结果却并不一定会赚钱、发达,会呼风唤雨;相反,财散也就散了,结果不料却在朋友和客户中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认为你财大气粗,不用白不用(请记住,现在社会上爱占小便宜的人并不少,超市里的鸡蛋价格比昨天下跌五毛,队伍就要排过去数百米),于是把你当作“公有制”来看待,结果导致你不得不破产。
所以,这种散财特别需要掌握火候。就是要在你具备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之后,赶快付诸实施。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手下和普通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觉得你这个老板慷慨大度,跟着你走没错,至少还是能得到一丝“甜头”的;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你的手下和员工才能看到这个企业有发展前途——事实正是这样,正所谓“量大福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往你这里滚大堆。
所以这里要提醒两点:一是创业初期,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给我的工资低一点没关系,咱们一起好好努力,将来“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或者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你的部下和员工还是这样说,那么你就应该把这看作是一种客套,千万不能当真。
虽然不能千篇一律地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收入保障,员工凭什么为你工作甚至卖命?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可是,你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足以吸引他为你任劳任怨吗?过去有,现在基本上很难找了。即使他愿意,他的老婆孩子也不愿意哇,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需要生存,这是最现实的事。
就像过去有《天仙配》的故事,今天再也不可能出现了。玉皇大帝看到一贫如洗的秀才董永,父亲去世后卖身为奴,非常欣赏他的为人,把自己最喜爱的第七个女儿(七仙女)下嫁给他,并且赐婚期百日。现在不要说玉皇大帝的女儿了,就是姿色再怎么平平的女孩也会说“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为什么?时代不同了。
你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资低了别人肯干吗?所以,你要想从人力资本角度来节省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根本不现实。正因如此,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创业一开始就要尽快积累资本,否则你就养活不了你的团队,更谈不上拓展事业。
可是,光这样想就行了吗?当然不行。要知道,绝大多数企业的开业第一年能够站稳脚跟、能够保本就很不错了。在我国,占企业总数97.4%的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才只有2.5年。[1]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都在重复着“一年起步、两年发展、三年倒闭”的老路,能够长大成人、做大做强的寥寥无几。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收回投资、没有断乳、还只是刚刚学会在地上爬时,就已经倒下(夭折)了。
所以,如果有人天真地相信教科书上说的“资本家靠剥削工人发财”,那么,这世界上确实没有比办企业赚钱更简单的了——随随便便开家厂,招1万名工人,哪怕每天在每个工人身上剥削10块钱,也能每天净赚10万。只可惜,世界上决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买卖。一方面,企业要想赚钱只能靠市场,靠“讨好”消费者;另一方面,工人也不是奴隶,哪家企业好自然会到那家去。只有政府是可以旱涝保收的,尤其是如果政府的权力不受约束,就必定会苦了老板和工人。例如,2011年我国gdp增长9.2%,可是财政收入却增长了24.8%,这还不算各种“隐性收入”。正如长三角一家私营企业主所说,2008年该厂的毛利也只不过150万元,可是用于给当地官员的招待费就大约花了30万。[2]
回到前面的话题上来。或许你也知道散财,但现在的问题是你无财可散,这是最要命的,也是绝大多数老板的痛楚——自己也养不活,又如何在外面打肿脸充胖子呢?!
牛根生说,这世上挣了钱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精明人,另一种是聪明人。精明人竭泽而渔,第一年挣了100万,他会把80%留下来给自己,只分出去20万,结果他的手下没积极性了,第二年挣回来的可能就只有80万。而聪明人懂得放水养鱼,第一年挣了100万,他会把80%分给手下,结果大家一起用力,第二年挣回来的可能就是1000万。这一次即使他把90%分给大家,自己拿到的也有100万,这就叫多赢。
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否则这世上也就没有困难企业了。如果你根本赚不到钱,例如你的企业今年只赚了100元(不是100万),甚至还要亏100万,你又拿什么来分给大家呢?道理是最浅显不过的。
案例
馄饨店在混沌中关张
许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是在稀里糊涂中进行然后倒闭的。他们当然想赚钱,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赚不到钱;等到知道时,也就晚了。
2006年初,天津工业大学的四位大三学生在学校附近开了家馄饨店,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因为这是该市第一家大学生创办的馄饨店,所以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
创业之初,这些创业者对开馄饨店的前景十分看好。他们认为,一是这家馄饨店属于特许连锁经营,具有现成品牌,不用自己再去创牌子了,没有理由打不开;二是借助于特许加盟的统一模式,无论经营还是进货都有统一规定,这样管理问题也就解决了;三是馄饨经济实惠,店面离学校又很近,客源应该不成问题;四是这个项目的加盟费只要1万多元,开业资金不成问题。
与这些踌躇满志的大学生老板相比,也有许多人是不看好这个项目的。在他们看来,学生就应该好好读书,现在学着做生意,属于“不务正业”。这让他们多少感到一些压力。
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馄饨店开业之初,情况确实不错,每天光顾的客人络绎不绝,许多学生都成了他们的常客,每天1500多元的营业额基本上能够保证正常开支了。
但久而久之问题就来了:一是客源基本上是附近的大中学生,一到寒暑假生意就必然门可罗雀;二是这些学生大多把馄饨店当成自习室,往往是点了一碗馄饨后就一边吃一边看书,一坐就是半天,看上去人气很旺,其实还是这几个人;三是店里的员工都是外地打工者,流动性太大,做了几天就去别处了,服务质量没保障;四是几位创业者老板本身都是在校学生,学业和创业无法兼顾,复习考试紧张时馄饨店常常“铁将军”把门,无人管理,客人吃了闭门羹后就再也不愿意光顾了。
就这样,四位大学生老板尽管一再表明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但最终无论如何也证明不了,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现实。在经历了不到一年的惨淡经营后,这家馄饨店不得不关门大吉。
而就在这同一时期,天津南开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90%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怀有一种恐惧心理,明确表示毕业之后不会去创业,理由是“风险高”、“不现实”、“失败率高”。[3]
1 china hrkey研究中心:《2012中国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载《创业家》,2012年8月3日。
2 刘宇翔:《政府介入经济太深了:谁逼死了中国的企业》,搜狐财经“第三方”,2012年7月第459期。
3 郑然、张剑:《先就业再创业,大学生当老板难在哪儿》,载《城市快报》,2007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