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口碑载道梁福来 第二节 晶莹剔透稻米香

梁福来的家乡,不仅以“小站练兵”而扬名天下,还以“小站稻米”而享誉海内外。这小站稻米啊,看其外形,白里泛青、晶莹剔透、似珠赛玉;蒸饭煮粥,油光发亮、满院飘香、诱人馋涎;吃到嘴里,粘香可口、食欲顿增、回味甘醇……难怪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曾以诗歌作刀枪抗击侵略者的津门爱国名儒周楚良赞之为“汁摅晶碧类琼浆”。正因其如此名贵、倍受青睐,故而小站所产稻米,成了向清朝宫廷奉献的贡米!

“小站稻”的开发、扩种及其优质,虽然同“小站练兵”有着直接的重要渊源关系,但在小站历史上,开始种植水稻,却是很早以前的事。在宋辽对峙时期,公元989年,为防辽入侵,宋太宗派何承矩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黄懋为助手,以1万8千名士兵供他调遣。在十多年的惨淡经营中,他于包括小站地区在内的渤海之滨,兴建六百里的堤堰,并开渠建闸,引水灌溉,终于大面积植稻成功,还沿界河设了百余个寨和铺(即边防哨所),把军事防御和边界屯田结合起来。元朝初年,统治中国的蒙古族,惯游牧、轻农田,宋代所垦稻田大都荒废。1324年,学士虞曾集上书建议:“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均为沃壤……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虽未被采纳,但他的主张一直被滨海地区垦田者遵行。

到了明朝,统治者推行“寓兵于农”的政策,广泛采取军屯和农屯的办法,使小站地区的水稻生产又有了恢复和发展。从万历到天启年间,先后有二十多人向皇帝上书或亲自在小站地区开垦屯田。尤应一提的是汪应蛟的贡献,他是明代万历年间保定巡抚兼农田水利学家。1598年,汪应蛟亲到小站地区开垦了十围稻田。所谓“围”,就是用“闽浙濒海治地之法”垦荒造田,即:从海河开挖一条干渠,涨潮时将甜水引入;再开一条“排干”,落潮时把咸水泄入海河;再在适当的地方修建一些桥梁、闸涵;干渠两侧培高为埝,以防沥涝,这样两条干渠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围”。围内开支渠、毛渠,以便灌溉。他所开辟的这十围,基本上奠定了现在小站地区以北,沿海河一线约25公里地段内的全部耕地,为小站地区改良盐碱地积累了宝贵经验,立下了开拓性的历史功绩!1613年,大科学家徐光启,也曾四次来到小站地区,亲自勘察土地,提出独创性的指导高见。在谈到灌溉时,他说:“稻田用水,随时随地,不拘一法,括之为两言:蓄与泄而已。”“灌田者,先须以水遍过,收其热气,旋即去之,然后易之新水。”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拉荒洗碱。因此,他为小站的垦田植稻,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1644年,满族人的清王朝建立后,长期的战乱,使许多地方、包括小站地区的田园荒芜,到雍正年间的1727年,大学士朱轼,又在小站地区大搞屯田,并设立了“水利营田府”,在修复明代屯田旧迹的基础上又有些发展。1859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督兵大沽口,在津南区一带挑沟建闸,引海河水种稻,水稻面积又有扩大。

从上述可以看出,小站地区在宋、元、明、清各朝代,虽都有垦荒种稻记载,但因当时这一带地广人稀,水、旱灾害频繁,所以总是时兴时废,一直得不到稳固和长足地发展。

小站地区大规模开垦稻田,是始于前文所写周盛传小站练兵之时。为就地补充军饷,周率淮军在塘沽新城附近开渠设闸,按江南水田设置垦稻田1万亩。为解决小站地区种稻的水源问题,自1875年始,开挖马厂减河,在施工手段落后的当时,这需大量人、财、物力的水利工程,是分两步完成的:第一步,先从小站向北至咸水沽的老海河口,开挖20华里的月牙河作为引河;又从小站向东经新城到西大沽的海河,开挖70华里的河道;还从小站向西至常刘庄,开挖30华里的河道——这三条新开挖的河道,在小站呈“t”字交汇,并在东西长100华里的河道上,修建了三座石闸。1880年(光绪6年),老盛军又从常刘庄至马厂开挖河道56华里,与南运河挖通。至此,因是官军开挖,故俗称御河的马厂减河全线汇通,沿线还开挖了五个耳河,用南运河水灌溉。南运河流至山东阿城以南的梁山泊处,与黄河贯通。因而,南运河里也流淌着黄河的滚滚黄汤,这来自黄土高原、富含多种养分的黄汤,也便黄到了马厂减河。减河者,减少流量之谓,即泄水河也,它可直接调节南运河水位,间接疏减黄河水位,故名。当年,小站人都是从这减河里挑水饮用,人们把混浊的黄汤挑进缸里,加入明矾搅动后,俟澄清,缸底便沉下约半尺厚的黄泥,水则清洌爽口,甘之如饴。天津市内等外来人到小站,都喜欢掬上一捧减河水,享受一口天然的甘醇美。小站稻秀外慧中的甘美,首先是来自水的甘美,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这源自黄河的肥美之水,便没有芳名远扬的小站稻!如此看来,小站垦区灌溉渠系的布置很有特色:既可从主干马厂减河通过南运河引来黄河之水,又可从月牙河等另两条渠道引用海河水;在马厂减河与海河之间一马平川的肥腴大地上,水网纵横,闸堰密布,若南运河水量过剩,可从向东开挖的渠道,在西大沽处排入海河,反之,如南运河供灌不足,又可从海河供水,这就做到旱可浇、涝能排,确保水稻丰收。

水源是农业的命脉,种子也很重要。盛军在大规模的营田中,引进了当时的优良水稻品种大红芒、小红芒、大白芒等,其米质都很好——这也是成就名牌“小站稻”的一个必备条件!

在前期盛军屯垦的稻田都为官地,到后来,为进一步扩大开垦面积,同时又“招民人领种稻田”。于是,冀、鲁、豫、皖等地的贫苦农民,络绎不绝地汇集小站,开荒种地,养家糊口。梁福来的先辈,就是很多年以后,从山东逃荒下关东途中,路过小站时,在地头的一间破水车房子里安家落户的。下文还将具体写到。针对小站人员的日益增多,周盛传盖住房、设商铺、修街道、建城门,并招徕商贩做买卖、搞运输、开门脸儿等,昔日荒凉寂寥、冷冷清清的小站,仅几年,即嬗变为熙熙攘攘的经济、文化繁荣的新城镇。在小站地区广袤的原野,稻田块块,阡陌纵横,沟渠成网,流水潺湲,岸畔杨柳依依,水中鱼蟹群群,夏季一片碧绿,秋末遍地金黄,当时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已达13.65万亩!

到民国初年,兵燹不断,一些官僚、军阀、地主,趁机掠夺土地,再租给农民,从中剥削,小站稻没有多大发展。1937年日军侵华后,为勒索军粮,在小站一带大肆掠夺土地,修建电力扬水设备,引进新稻种,促进农民多生产稻谷,都由日军军谷公司压价收购,农民不得食用,一经发现,立即鞭笞、狗咬、拘禁,甚至残杀。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各级政府只重视征收稻谷,而不注意发展生产,致使小站稻品种混杂,栽培技术落后,各种病虫害严重,不但亩产量降至200-300斤,而且米质也大不如前。

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一举荡除阴霾,迎来丽日蓝天。小站稻的播种面积和亩产,都有了空前的持续发展。然而,由于主、客观等诸多原因,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小站稻的种植也是波浪式前进的。到1957年,植稻面积达2***4万亩,平均亩产657斤,分别比1948年增长88.9%和54.6%。由于播种面积的扩大和亩产的提高,总产量大幅度飚升,1957年高达1.73亿多市斤,较1948年增长191.9%!从1958年起,小站稻的生产每况愈下,原因是:马厂减河上游兴建了众多蓄水工程,普遍种植水稻,致使下游水量大减,另外,国家新开挖了独流减河,中断了源自黄河、经南运河到马厂减河的直接来水,这就使小站地区失去了主要水源,而只剩下来自海河、供水有限且不稳定的一个水源;加之当时搞大跃进等所谓“三面红旗”政治风浪的袭击,又赶上连年自然灾害,农民种稻的积极性大受挫伤,所以,自1958年至1962年的水稻生产,降到解放前后那几年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心系群众的党和政府,为解决马厂减河沿岸种稻缺水问题,大搞水利建设,把海河水南调,于是开挖了红泥河、双桥河,加宽、疏浚了月牙河,新建了双月扬水站等水利设施,并用电力灌溉,淘汰了龙骨车和柴油机。在生产上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引进、推广了抗病强的高产优质的“黄金”、“白金”等新品种。通过行之有效的一系列综合措施,使小站稻生产逐年提升。到1963年,播种面积增至20.68万亩,亩产625斤,总产1.29亿斤;及至1965年,面积达到23.87万亩,亩产升至915斤,总产高达2.184亿斤,创小站稻种植史上的最高记录,此后至1971年,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是小站稻生产历史上最兴旺的时期。其所产稻米,不仅在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外贸中,赢得每斤小站稻可换5斤小麦的特高的创汇率!勤快、聪明而又胸怀大局的小站地区稻民,在这7年中,共支援外省、市水稻良种200多万斤,还应河南、山东、宁夏等省、区的邀请,派出一批批种稻能手做技术顾问,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做出了社会公认的贡献!本书主人公梁福来,就是在此期间,一边教夜校,一边种水稻,并成为“种田把式”和“插秧能手”的。历史的脚步迈到1972年,上游的来水基本断绝,又逢数十年来的特大干旱,为此,从实际出发的各级农业部门多次做出改种旱田作物的决定,但当地农民种稻心切,又受出于险恶的政治目的,曾来小站放毒的陈伯达“无水也种稻”谬论的影响,有些社、队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仍坚持种稻。结果,茫茫小站地区的大部稻田插秧后水竭苗枯,很多地块秋后颗粒无收,全区当年平均亩产,只有寥寥的84斤。这样,至1973年,小站地区的所有稻田,一律改种高粱、玉米、豆类等旱田作物。后来,又受王、张、江、姚“***”极左路线的干扰而走向另一极端,即一刀切地一律禁止种稻,就是有的地方,自备水源能够种稻,也不允许,有的偷着插上秧,也被强令拔掉。至此,驰名久远的小站稻便销声匿迹了。改种旱田后,因稻民很不习惯、又不懂技术而使粮食产量显著下降,曾经有一度,粮食产量每亩仅有区区135斤,以致使这传统的稻谷高产区,很快蜕化为吃国家返销粮区。

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能磨砺和彰显一个人的英雄本色。默然实干的梁福来,也就是在稻改旱的这个困难时期,利用业余时间,独自在村农科组的一块试验田里,精心地用人工授粉,进行玉米、高粱的杂交。他把坚持6年研制出适合本村土质的优良品种,无偿供应各生产队后,都显著提高了产量。

1978年12月底,具有划时代伟大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全国、包括小站地区人民和梁福来一家人的心田。根据天津市委提出的“开源节流,自力更生,自备水源,恢复和发展小站稻生产”的指导思想,小站地区农民利用坑、塘、洼、淀、沟、渠、河道等在雨季蓄水,因地制宜地节水种稻,到第二年,小站稻生产即有所恢复。1980年开始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为小站稻的生产带来了活力。播种面积、亩产和总产量都连年增加,米质也不断提高。在千方百计解决水源的同时,稻民们争先恐后地学科技、用科技,坚持走“科技兴稻”之路,出现了不少优质高产田。为了加强对传统“小站稻”生产的继承、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区委、区政府还专门配备得力的内行干部和高水平农科人员,先后成立了“小站稻开发中心”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所产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日思牌”“绿色食品”免淘米小站稻,行销京、津等诸多超市和各大宾馆,且倍受青睐!近两年来,国家、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来到津南区,对小站稻的种植、管理等,进行指导。特别是“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亲临津南,具体地指导和帮助,更使小站稻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唐朝诗人刘禹锡放声高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晶莹剔透满口香的传统名品“小站稻”,连年丰收的金色之秋已经到来!

令笔者喜出望外的是,正当本书全文即将脱稿的2006年12月6日,小站镇政府隆重举行“中国小站中心示范镇建设项目推介会”:因“小站稻”而驰名中外的稻作文化,将成为小站中心示范镇重建的旅游文化标签,要规划建设小站稻公园和两个总计一万余亩地的农业观光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时代背景下,小站镇将彰显津徽两地文化渊源,于小站新城建设中,将嫁接新徽派风格,形成“沽上徽城”的独特魅力。小站标志以“米”字为设计原型,整体风格抽象、现代、简洁明快,颇具时代感,这对提升小站镇的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