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链画传奇 第七十四章 盘自山铸

赵檀成功取圆盘,众人忙把赵檀围在中间,向那圆盘看去,只见上面写着:“盘自山铸,棒由水生。”

原来,刚刚赵檀将那玉佩绳套向圆盘,圆盘一出,带动机关,一声巨响,瞬间被炸成了一个大洞。幸好赵檀早有防备,及速飞身一跃,躲过四溅的飞石,很轻松地拿到了第一把钥匙。

由此推想,下一把钥匙应该藏在水中,从那地图上看,第二把钥匙的位置就在大兴府的西方。

众人不分昼夜地奔向大兴府,大兴府乃西夏王国的都城,这里虽然不似金国都城繁华,但也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西夏人的衣着与大宋相近,但又具有另一翻民族特色,发式有头顶中间秃,也有披发者,众人充满好奇地东张西望。

这时,一行队伍在街上缓缓前行,鸣柯望见骑着高头大马的人由为吃惊,丽纱更是见了此人速速遮住脸面,并躲进了一条小巷子里,阿迭明亮也跟在丽纱躲了起来,这个骑马之人并非别人,而是连都逸。

连都逸忽见鸣柯和赵檀,翻身下马,对赵檀抱拳,奇道:“原来是恩公,怎么会来到西夏。”

赵檀一抱拳:“原来是连都二公子,赵某是想游遍大江南北,所以才会来到此地。”

连都逸哈哈笑道:“哦,当初如果不是赵公子相救,在下可能早已不在人世。”

连都逸倏然瞥见站在赵檀身后的鸣柯,不觉面露喜色,他又望了一眼赵檀,心中似乎猜到了几分,神色随即又暗淡下来。

“家父有一事不明,一直想找个机会与赵公子讨教,不知赵公子是否方便,到府中一聚?”

不知连都洛到底是何事?赵檀迟疑片刻,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三人跟随连都逸进了王府,当走入王府的正堂,却见府中随处可见马兰花的壁画以及马兰形状的装饰物,还有地面的图案同样为马兰花。连都洛居然爱兰到如此境地。

“赵公子。”连都洛见来的客人竟然是赵檀,不禁面露喜色。

“多日不见,赵公子可好?”

几人寒宣了几句,连都洛很快进入了正题。

“赵公子,老朽有一事不明,还请公子相告。”

“请说。”

“当日见赵公子手臂上的字十分惊讶,上面刻有仁爱爱子几个字,只是早年因辽国被金国所灭,太子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我们大家都以为太子已经辞世,但赵公子手臂上的内容让老朽联想到了太子,而且赵公子的样貌与太子极其相像,如果没有猜的话,赵公子定是太子之子。”

赵檀听此言,心道,自己虽为李仁爱之子,但当今皇上父亲的皇弟,为了自己的皇位不被形成威胁,皇上多半不会承认他这个身份的,只得陪笑道:“大人,您觉得就凭这几点就认定在下的身份,是否过于草率?”

鸣柯在一旁道:“怎么会呢,你不是有一块证明身份的皇家玉佩吗?”

她指着赵檀的衣袖道:“不是在这里吗?”

赵檀见此事已无法隐瞒,只得将那玉佩拿出。

连都洛连忙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越发笃定赵檀的真实身份:“那么你的父王在哪里?”

“家父不见自有他的道理,还请大人见谅。”

连都洛不免长叹一声:“唉,太子殿下既然当初选择离开宫廷,多年来杳无音信,可见没有想过再回来,也罢,老朽不会强求,希望公子能说服殿下,让他早日回来。”

连都洛对于上次救子之恩十分感激,定要留下赵檀三人多住几日,并执意将此事奏明西夏皇上李仁孝。

赵檀虽答应下来,但又对连都洛过于热情而心有疑虑。

鸣柯见赵檀心事重重道:“你本是西夏的王爷,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檀叹了口气道:“如今我们对皇上的为人处事了解甚少,李仁孝是怎样的君主,我们尚不知晓,我虽为皇室之人,但你可知道,很多皇上自继承王位起,都会将自己的兄弟分到遥远的地方,给一封地,就是因为怕他们对皇位形成威胁。”

鸣柯方才明白其中的原因,手扶下额若有所思:“如今你不能确定皇上是否能接纳你,所以你刚刚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世?”

赵檀点点头道:“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皇上认为皇家之后理当认祖归宗,自然会愿意接受我的身份。这是其一,只是这连都洛为何极力劝我认祖归宗,是否有其它意图?”

鸣柯听赵檀所言,不觉对刚才鲁莽的作法后悔不已,赵檀见鸣柯自责,安慰道:“所谓事已至此,你不要太在意,听说这位皇上仁慈,提倡以儒治国,对我来言说不定是福不是祸呢。”

鸣柯认为赵檀这般说也只在安慰她,心里反而更加不安。

赵檀的祖母本是辽国成安公主耶律仙南,嫁与西夏先皇李干顺,并与当今皇上的生母曹贤妃相交甚好。曹贤妃现如今已被封为“国母”,听闻成安公主的孙儿被寻到,也十分高兴,定要与当今皇上李仁孝一同召见赵檀。

赵檀走入盛和殿,只见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端坐于龙椅之上,头带通天冠,石黄龙袍,身材修长高大,气度不凡,威严而不失慈祥。西夏皇帝的服饰与中原无太多差异,是受汉人的影响颇深,李仁孝是赵檀的皇叔,自从太子李仁爱离开皇宫后,李仁孝便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相传,这位李仁孝也算是一位明君,西夏能有今日之繁荣昌盛,与这位皇帝统治密不可分。

坐在李仁孝身边的是曹太后,也就是李仁孝的生母,那曹太后头戴莲蕾金冠,锦裙玉带,雍容而雅致,面带微笑,慈祥和蔼。

站在赵檀一旁的还有一位老臣,年约古稀,此人细眼,长须,目光敏锐,赵檀猜测,这个人应该是国相任得敬,皇上的庶母任太后便是任得敬的女儿,任得敬权倾朝野,皇上对此人较为畏惧,并言听计从。此人绝不可小觑。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