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禅学与净土 §第五首 宋·草堂禅师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

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这是一首描写不同宗风的诗。唐朝药山禅师投石头禅师门下而悟道,他得道之后,门下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岩,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大家坐在郊外参禅,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绿荫如盖,而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观机逗教,想试探两位弟子的功行,先问道吾:“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再问云岩,云岩却回答:“枯的好。”此时正好来了一位沙弥,药山就问他:“树是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沙弥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他们三个人对树的成长衰亡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寓意他们对修道所采取的态度,有三种不同的方向。

云岩说“枯的好”,可以知道他所修学的禅道是寂寂中出发的,他的宗风是不落窠臼的寂静无为,所以说“云岩寂寂无窠臼”。而道吾说“荣的好”,显示他后来光芒万丈的灿烂宗风,所以说“灿烂宗风是道吾”。但是,超乎云岩道吾二者之上的沙弥,又如何呢?这就说明了分别的知识与圆通的智慧之间的不同。

云岩和道吾,一个说荣的好,一个说枯的好,显示他们从知识上去分别事相。我们平常所指陈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只是停留在分别的知识界,而这位见道的沙弥却能截断两边,从无分别的慧解上去体认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

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比无缘无故用拳头打人一拳,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起的一种差别与执着。

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荣枯等相对立,而到达一种绝对真实和圆融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寻找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