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禅学与净土 §五、圆通秀禅师与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宋代文学大家,自号山谷居士,擅于诗词文章,尤好作艳词,为时人所传诵。

有一天,黄庭坚来拜访圆通秀禅师,禅师正色对他说:“你的文章虽然辞藻华美,但难道你只甘于做这种惑人耳目的文章吗?”

当时有一位擅长画马的画家李伯时,每天念念于揣摩马态,禅师深怕他命终之后将投生马胎,因此特别给予告诫,从此李伯时收拾画笔,不再画马。圆通秀禅师也以这件事来劝诫黄庭坚,黄庭坚笑着说:“难道你也要告诉我,他日恐会投胎马腹之中吗?”

圆通秀禅师呵斥:“你以绮语拨动天下人的淫心,只怕将来要堕入地狱泥犁中,而不只是投生牛胎马腹而已呢!”

黄庭坚一听,幡然悔悟,立即忏悔谢罪。后来又经灵源清禅师等善知识的激励,终于尽摒旧习,锐志学佛,发愿戒绝酒、肉、淫欲。曾做一首诗: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如何。

这首诗中充满了护生的观念,意思是说,我与众生的地位、名称虽然不同,其实一样的,人人有个真如自性,只不过在转世投胎的时候,应机随报而各自成为人、羊、牛……躯壳不同而已。如果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不顾众生的痛苦,那么,不必等到阎罗王来审判,我们自己扪心自问:这样对待众生是不是公平呢?可见如是因,如是果,造什么业障,受什么果报,这是分毫不变的。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