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上):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一生最光辉时,莫过于舌战群儒,挫败东吴投降派,促成孙、刘结盟,在赤壁鏖战中,以少击多,以弱击强,打退曹操八十三万人马,终于出现了他所期盼的鼎足三分的局面。
凡一场政策大辩论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否则也就无需唇枪舌剑了。特别在强敌压境下有关和、战的定夺,在古代中国,主和派总是在数量上压倒主战派的,因为人们太爱惜自己的坛坛罐罐了。
舌战群儒,其实战的只是站在幕后的一个旁听者,那就是孙权。诸葛亮知道这番政策大辩论的实际意义,因为谋士所说所想,也正是孙权徘徊在降、战之间所思所虑的。因此,辩倒这班东吴谋士,也就等于巩固了孙权的主战之心。曹操的精神攻势,所谓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确实吓坏了东吴一些人。战争从来都是实力的较量,所以,对敌方的虚实是不能不在意的。孔明故意把反面文章做足,也无非是让孙权明白,他唯有“与中国抗衡”,否则就是“北面而事之”的一种选择而已。而对一个统治者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俯首称臣了。
虽然诸葛亮三寸不烂之舌,功不可没,但若无鲁肃对孙权所说的人皆可降,独孙权不可降,晓以切身利害的一席话;若无主战派周瑜举足轻重的分量;若无从内心里不甘臣属曹操的孙权决断,舌战也就是舌战罢了。宣传是对民众的,对统治者来讲,最能动其心的,是利害关系。于是,大局定,战鼓动。舌辩的诸葛亮,至此,展现出文武全才的政治家风貌。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盼望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更盼望有一个既贤且能的丞相。
历朝历代的皇帝,圣明者少,无能者多,而昏庸者、荒淫者、暴虐者、好大喜功者尤多。在人们的心目中,皇帝可以差劲,皇帝弱一点,只要不是昏君,哪怕当个摆设都行。但没有一个治理天下,为民造福的贤能之相,那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堪设想了。秦二世若无赵高,唐玄宗若无李林甫,宋徽宗若无蔡京,明熹宗若无魏忠贤的话,也许情况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昏君若不加以抑制的话,所造成的灾难性的后果,必是老百姓来埋单。所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良相,常常起到皇帝和他的子民之间的调节器的作用。而且,历朝历代的皇帝,无能者多,除一些开国之君,称得上英主外,其余治国有方的,真是屈指可数。实际治理国家的还是丞相。有了良相,皇帝把心思用在三宫六院上,倒是小民之福了。
楚、汉相争之际,鸿沟划界,刘邦欲归,若非张良劝止,天下属项属刘,又当别论了。刘备若非诸葛亮,新野、樊城一败,走投苍梧吴巨,也就穷途末路了。所以,相之举足轻重,由此可见。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他的超人才智,治理能力,远见卓识,应变才干,构成了贤与能的高度统一。作为一个相,光贤不能,不行,光能不贤,也不行,孔明就是这样一位大贤大能的辅弼之臣。所以,但凡提“丞相”二字,人们想到的准是诸葛亮。杜甫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正表明了这两个字在某种程度上的专属意义。
孔明一生,自三顾茅庐以后,劳心劳智,耗神耗力,折冲樽俎,调和鼎鼐,五十多岁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真是不胜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