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下):锁战船北军用武
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至少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年代里,发生着大大小小的战争。死掉了无数的人,当然也不能白死,遂促成了中国的战争学,也就是从孙武的《孙子兵法》到曹操的《兵书要略》《孙子注》,一直到***的《论持久战》等兵书的特别发达,在世界上占领先位置。然而,中国的战争文学却十分地不景气,除了司马迁的《史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找不出其他能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相颉颃的作品,甚至连雨果的《九三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样写战争的长篇小说,也难寻难觅。
用白话文来写战争,也就这部《三国演义》,称得上为佼佼之作、巅峰之作,至今无人超越,甚至连望其项背者也没有。
在罗贯中笔下,无论具有战略意义的战争,如官渡大捷、赤壁鏖战、六出祁山、火烧连营的千军万马,铁蹄千里,血流成河,积尸盈野;无论具有战术意义的战争,如长驱乌桓、水淹七军、潼关厮杀、七擒孟获的穷追猛打,生死决斗,金戈铁马,拼搏沙场;以战争之神曹操为例,问鼎中原时,败吕布于下邳,溃袁术于寿春,破刘备于江陵,阻孙权于合淝的干戈相向,剑及履及,无不写得有声有色,绘神绘影,有若目睹耳闻,身临其境。其山河血染,日月无光之惊心动魄;其诡谲奇特,瞬息万变之胜负无常;其强者转弱,输家反赢之战无定局;其伏尸沙场,英雄饮恨之死不瞑目……军事文学能写到如此力出刀锋,意在刃间,张扬兵法,强调术数,使得这部演义,不仅是权谋的教科书,也是军家求胜的必备读物,不能不说是中国军事文学的一朵奇葩。
据说,清军进关以前,识汉字者少,能读懂《孙子兵法》者犹少,因此,这部《三国演义》,是他们高级指挥员唯一的战争教科书。
在战争中采用火攻手段,在《三国演义》里,就有官渡之战中火烧乌巢、新野之战的火烧博望、彝陵之战的火烧连营、七擒孟获的火烧藤甲兵、六出祁山的火烧上方谷,等等,看来,这是兵家常用的克敌制胜之法。在赤壁之战中,火攻为黄盖最早向周瑜提出,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为一次猜谜游戏,诸葛亮、周瑜、庞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火攻一策,其实,曹操也不是没有估计到会被火攻的可能性。应该说,双方统帅在指挥艺术、谋略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对于彼此将会采取什么动作,基本上是能够掌握的。
曹操那时头脑有点膨胀,是事实,但士兵多疫病,在船舰上行动不便,也是事实,于是,才有船舰连环相扣的措施。战争,永远是一个不停变化的过程,你只要有一点疏失,报复马上会来。
为了火攻得以取得大效果的这个目标,周瑜派庞统到曹操那儿,诱敌上当,设计了铁索连舟的阴谋。当时,这两位大谋家,并未考虑到风势和风向这个事关紧要的问题。曹操所以排除了火攻的可能性,是根据冬天多西北风的判断。这不能不说是曹操要比周瑜、庞统想得远些,而周瑜终于觉悟到东南风对于火攻的重要性,急得口吐鲜血,庞统却始终未意识到,表明周瑜的思虑更为全面。当然,能借来东风的诸葛亮,则更胜一筹了。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其中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赤壁之战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周瑜,把号称八十三万人马的曹操打败的。
所谓“天助我也”,也就是善于捉住整个战争过程中,难得一现的偶然性。
设法认识并利用这种偶然性,不遗余力地扩大这种偶然性的效果,便看指挥战争者的能耐了。
假如没有东风这样一个气象因素,应该说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遇,周瑜火攻不成的话,那么,曹操采用了庞统的连环计,对于来自中原的主力部队,不谙水上作战的将领兵员,如履平地地向长江南岸推进,那庞统对魏是功臣,对吴则恐怕是大罪人了。
所以,诸葛亮对这个连环计没有表态,不予置评,想必有他自己独特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