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指出,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整体分成不同部分,部分组成整体;整体包括部分,部分又从属于整体。系统思维即总体思维,也称为整体观、全局观,是指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关系结构、相互作用上把握事物的关联性、整体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将问题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来考量,从而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领导干部抓工作“不能就事论事、见子打子、零敲碎打,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攥指成拳、整体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提高系统思维能力,才能统筹兼顾做好工作,而不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
(一)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没有全局在胸,是投不下一着好棋的。”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就要树立全局观。***同志曾说:“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强化全局观,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全局出发思考、谋划、推动工作,才能担当好治理一地、造福一方的重任。
胸无全局,必定出局。全局由局部组成,全局高于局部、统率局部,局部影响全局、服从服务全局。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坚持系统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方法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工作本领的题中应有之义。***同志曾说:“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这启示我们,遇事要心有全局,注重全方位考虑,不能只在乎一事之成败。做任何事情,只有心有全局,善于从大处着眼,注重整体,才能以大兼小、系统全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服从全局,工作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只有维护全局,才能保证最大利益、避免因小失大;只有服务全局,所有工作才能有真正价值。如果缺乏全局观念、胸无全局,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会算局部账,就会出现“挂一漏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情况,这样不仅本职工作做不好,还会影响全局的整体功能发挥,坏大局误大事。树立“一盘棋”思想。***总书记深刻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领导干部是否站位全局想问题推工作,直接体现其格局大小,凸显政治意识、折射品格境界、彰显担当作为。如果整天算小账、不算大账,算局部账、不算整体账,这样的人就很难堪当大任。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树牢全局观念,胸中时刻装着“全局图画”,把“小我”归入“大我”、“小局”归入“大局”、“小利”归入“大利”,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提升两三个层次看问题,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把握现在、透视未来。要学会通盘考虑问题,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历史大势、时代大局和国家发展全局之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全局利益为重,不囿于一域一事的得失,方能打开超出自身空间的发展扇面,提升辐射影响全局的能级。
(二)没有中心成不了局,一枝独秀也成不了局
系统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特征。“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切实提高各项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新时代党员干部培养系统思维,就要从系统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问题,用系统分析方法开拓新路。彼中有我,我中有彼。***总书记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客观事物是多方面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也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大至一个国家、社会,小至一个地方、单位、家庭,都是个体按照特定角色、位置、分工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性结构。我们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只有树立系统思维,注重把握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协同性,既有结构考量,又有整体视角;既注重各个部分的功能,又力求整体功能最优,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整体把握、综合分析,突出重点、照顾全面,从而作出科学决策,使各项措施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稳妥、全面、有序地解决问题,而不会挂一漏万或畸轻畸重。全面系统,点面结合。俗话说,得其大者兼其小,就是因为“大”里面蕴含着普遍性,能为“小”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借鉴和指导,每个“小”都能从“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今世界,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专注于自己分管的领域、层次、部分,可以深化认识、细化分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容易使人缺乏整体观、大局观,甚至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孤立片面问题。比如,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了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不良后果,这就是缺乏系统思维的表现。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项工作的主题,领导干部做工作就必须善于从整体来考虑问题,既以大兼小、又以小见大,始终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部分凌驾于整体之上;在通盘考虑的前提下,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深入研究不同事物的关联性、协同性,细致分析相近事物的耦合性、共同性,从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不断推动事业跃升。
(三)一人一事系于整体,每招每策关乎全局
系统思维,既注重处理好局部和全局、重点和全面的关系,也注重由表及里,认真处理好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新时代领导干部做工作,应当如庖丁解牛一般深究其理,处理好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细微处多下咫尺之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平凡的事做好,变简单为不简单、化平凡为不平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每一系统都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其中相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为构成要素。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好的作用或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将各要素考察周全,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英格兰有一首古老的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这首民谣说的是1485年,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在波斯沃斯战役中因少了一枚铁钉而惨败的史实。这个典故深刻启示人们,做任何事情,往往因为忽视了一个环节或者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就导致满盘皆输。事物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一个细节犹如转动链条上的扣环,犹如螺丝钉上的螺丝帽,看似无关紧要,但错位或缺失,就会前功尽弃。着着谨慎,步步为营。***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就启示我们,做工作不但要注重在宏观上总揽全局,还要在微观上关注内部的结构和功能。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好抓班子、带队伍的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优化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提升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过硬队伍,还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充分考虑政策的连贯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使决策部署真正形成合理的政策;充分考量推动落实的各项工作措施、保障机制的周全性、严密性,使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各项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