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培训工作,就必须在科学判断干部教育形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干部教育发展的趋势,深入研究干部教育的规律,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一,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方针,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自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的新问题,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转变教育培训理念,实行培训取向的能力化。长期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偏重于形势与政策的宣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在保证干部“靠得住”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对能力培训重视不够。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将政治思想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完成由知识传授转向人的潜能和激发创造力的转变,提高干部履行职责的素质和能力。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对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利益协调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培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培训过程中,突出能力培训,把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与干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目标的要求,尽可能多地传授对干部有用、管用的知识和能力,达到开发智力、增强能力、挖掘潜力的培训目标,切实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适当引入市场调节,增强培训运作的市场化。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坚持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按不同层次、级别、行业、类别干部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培训要求方面体现各自特色。在强化主渠道培训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提倡适度竞争,建立以需求为导向,计划调训、自主择训与竞争参训相结合,组织推动与市场拉动互相作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形式。在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开展干部的学历教育、新知识新技能培训等提升干部个体素质的培训,建立培训项目的市场选择机制,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培训机构。通过建立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引导培训机构在竞争中以效益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第四,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推进培训形式的多样化。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在培训内容上,必须自觉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以培养造就创新型领导干部为重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培训需求调查,根据各类干部的成长规律、行业特点和培训需求,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及时建立、补充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逐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在培训模式上,把组织调训、自主选训、境外培训、在职自学、项目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多搞短期强化培训,推广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在培训方法上,要顺应能力教育的需要,在提高传统讲授方式水平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大力实施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积极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第五,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培训体制的科学化。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结合起来,推进体制创新。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为指导,结合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干部教育培训相关制度。对已经出台的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对已经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转化为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二是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逐步规范对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管理,规范培训秩序。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目标,本着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对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师资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共享和配置最优化。三是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实现培训约束刚性化。把干部培训同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培训与干部选拔、管理、监督、使用结合起来,健全任职、晋职、转岗、知识更新培训等制度,激发干部学习培训的内在动力,强化培训的外在压力。
(本文刊载于2007年第四期《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