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禅边浅唱 §第二十节 春在哪里

朱紫阳尝作一绝曰:“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陆象山闻而喜曰:“无晦至此觉矣。”

——《柳亭诗话》

这小诗诚清新可爱,可爱就可爱在实在。那“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句,唱出多少读书人之心曲!但若以为这则小典故的意义仅止于此,那您就误渎太甚啦。为什么?首先囚为,这小诗的作者非同寻常。原来这“朱紫阳”者,乃赫赫宋儒朱熹!而这位程朱理学之集大成者,“存大理,灭人欲”之疾呼者,居然也“春”欲人发起来!对于“书册埋头”,他向有一基本理论曰: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看看,待着如此读书观者,有一天竟也会发出“不如抛却(书本)去寻春”之大逆之言。“书册”之恼人,可谓大矣!无怪陆象山要捋须乐曰:“元晦(朱熹)至此觉矣。”

觉什么?当然是看破红尘,把那花花世界,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统统看破,弃如敝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扬鞭策马去寻春哪——

嘚儿个驾……

哪位若问,春在哪里?我不是朱老夫了,不能代答,但我想此时之他,或也会手绕鞭梢,低吟浅唱:春在陌头杨柳色,白云深处有人家;春在若有若无处,就是不在书册里……

我这么说,并非无稽。所谓有诗为证,上引小诗即为一例。更重要的是,理学大师朱老夫子并非道学之师,他的思想观念向富禅意,所以任继愈《中国哲学史》才会称其“直接继承了禅宗思想”。

遗憾的是,继承禅宗思想和实践禅宗思想毕竟不是一码事。所以到末了,尽管时而也会发发“不如抛却去寻春”之慨,终其一生也未脱皓首穷经、老死书斋之读书人的巢穴。其因何在?怀琏禅师一语破之:

“世法里面,迷却多少人!佛法里面,醉却多少人!”

而一部《红楼梦》,道得更明白: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忘不了就忘不了吧,谁曾想往往还脱不了个“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之凄凉结局。

人生哪,缘何如此两难!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