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望着邓茂片刻,直到邓茂觉得心中发毛的时候才沉声说道:“我已经说过,我不会对你不利,至于太平道的事,你知道的不一定比我多。”
邓茂愣了愣,有些不确定道:“莫非你是想加入太平道?”
张杨眼中闪过一抹嘲讽:“不,我还想多活几年。”
邓茂眼睛一瞪,已是不悦:“张兄此话何意,你便如此瞧不起我们大贤良师。”
张杨叹息一声:“非是杨瞧不起,我不过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于我而言,这大汉朝廷腐朽到这般地步,出现动乱是早晚的事情,已是非人力可以阻止。不过代汉者,亦不会是你的大贤良师张角。”
邓茂还欲再争辩,张杨摆摆手道:“听我继续说完,你再说出你心中的想法不迟。从个人角度而言,杨对大贤良师甚是佩服,他的眼光独到,也能看到民众的力量,预测到人心的走向。不过他的目光终究还是不够长远啊,虽说三十六方教众加起来,人数足以撼动汉庭的根本,可是他却忽略了一个决不能忽略的方面,那就是世家豪族。”
见邓茂兀自梗着脖子,神色甚是不服,不禁问道:“邓兄以为,当今的世家豪族当如何处置?”
邓茂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寒光:“当杀,全该杀。”
张扬摇摇头:“是啊,在你们心中,这些人都是当杀之人。我问你,当今世上,财力是世家豪族多,还是平民百姓多?”
“自然是世家豪族。”
“朝廷为官的,是世家豪族多还是平民百姓多?”
“还是世家豪族。”
张杨冷冷一笑:“既然如此,你有何资本敢放出豪言,将世家豪族尽皆抹杀?”
邓茂面色一变,沉思片刻后,语气已经较之先前弱了几分:“你这是狡辩,我说不过你。”
张杨摇摇头:“究竟是谁狡辩,你心里清楚。杨今日之所以对你说这么多,是因为看重你的这番手艺,我知道我若现在让你不要参与大贤良师的计划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我的想法是,好好保全你的性命,假若你我还有相见之时,那时相比你也明白了许多。到那时,我希望你能跟着我,安心做你该做的事。”
邓茂愣神盯着张杨片刻,神色间闪过一抹思索。张杨也不催促,静静地等待着邓茂的答案。当张杨发现邓茂的技艺以后,便莫名地起了揽才之心。虽说自己目前还是寄人篱下,但是以丁原的年纪,即便张杨改变了历史,也怕是活不长久。吕布是个典型的武痴,不能指望什么。而且从吕布目前在武艺以外的事情上对自己的依赖来看,一旦没了丁原,就是自己独立之时。
这些都是张杨南返途中想到的。故而,张杨已经有意无意地开始着手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今日碰到邓茂,了解到这个历史上一出场就被张飞斩杀的小将,居然对武器制造有着特别的喜好,他便动了收揽之心。
事实上也正是知道了邓茂的特殊能力,张杨才想明白邓茂为啥有着逆天的力气,却偏偏武艺不行的原因了。只怕就和吕布是武痴一样,他应当是个武器痴了。张杨相信:这种痴,若是能够握在手中,必然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还有一点张杨看重的:就是黄巾之乱马上就要爆发,按照历史的走向,邓茂很快就会与张飞遭遇,若能将邓茂的命运扭转了,那么张杨便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
本来张杨是打算直接想法将邓茂收下的,可是从刚才的交流中,他发现邓茂对太平道,对大贤良师张角还有着一种火热的崇拜,这种崇拜,在没有经历到现实的打击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法降温,故而张杨又临时对自己的方案做了调整。
“张某言尽于此,邓兄是否愿意相信,便全看你自己了。不过张某还有一言,想来对邓兄会非常重要,希望邓兄能够谨记。”
邓茂被张杨从沉思中拉回来,不禁抱拳道:“张兄但说无妨。”
“他日,邓兄可能会与三个结拜兄弟遭遇,若程远志派你去迎战,你当千万小心,能不去则不去。那三人中,有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以你的能力若是应战,那就是去送死。这些是张某的肺腑之言,乃是劝诫而非看不起邓兄,万望邓兄牢记。”
邓茂皱眉思索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张兄何出此言,好似张兄已经非常清楚将来要发生什么似的。”
张杨也不解释,沉声道:“究竟为何,张某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只望邓兄能听进张某的话,多加注意便是。”
邓茂抱拳道:“多谢张兄提醒,茂记得了。茂还有些许事情要办,便不在此停留了,就此别过。”
“慢。”张杨出声叫住已经抬步欲走的邓茂。
邓茂面色微变,转过身反问道:“怎么,张兄是要留住茂么?”
张杨摇摇头:“杨只是最后想对邓兄说一句话。这并州有我和丁刺史治理,当会努力扫除贪官污吏,让并州民众安居乐业。杨希望,邓兄探查了城中情况以后,能够做出不在并州起兵的决定。”
虽说邓茂神经已经有些麻木了,可是张杨这句话依然骇得邓茂连退几步。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颤音问道:“你……你怎么会知道……”
张杨笑了笑,带着一丝高深莫测的味道说道:“杨是上过战场的军人。”
张杨心想:哥重生以后可是有了不俗的记忆能力,在知道你的底细的情况下,把我们见面后你的一切综合起来,自然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辞别邓茂后,张杨前往军营见过了高顺,一月不见,高顺将陷阵营拉扯出来,已经初具规模。望着严阵以待的陷阵营士兵,张杨感叹:名将就是名将,即便是自己占了后知几千年的便宜,若是真要比较智慧,还是自己不如的。看来,乱世之中,若是真想要顺利立足,还是得多收罗一批手下啊。
像张飞、关羽之类的还是算了吧,按照现在的趋势,自己已然是来不及去拆散那三个好基友了。赵云目前倒是还没有认主,自己还有机会。可是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又有多少几率能收下赵云呢,不得而知。还有曹操,这个自己一向崇拜的人,若是今后真要自立,这曹操怕就是大敌了,将他扼杀在成长的摇篮中?
想到这里,张杨暗自鄙夷自己:真是自大啊,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若要干掉曹操,怕是痴人说梦了一些。
张杨曾想过为某个势力打天下,可是很快就打消了这个想法。真要说起来,东汉中的诸多势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能否容得下张杨还很难说。至于三分天下的三位大佬,张杨偏爱曹操,却偏偏忌惮曹操的多疑,终究还是放弃了。一向不喜束缚的张杨,最后便得出了自立的结论,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收罗能人异士。
不久后,苍狼队带着战马回来,数百战马入城,引得众人齐齐围观。丁原大喜,命令张杨招收人马,组建一支骑兵,张杨自然万分乐意。若是丁原不提,张杨也要这么做的,有了丁原的支持,张杨便尽可放开手脚去做。黄巾之乱将起,实力这东西,能多一分便多一分。
这一日,丁原召见,令张杨火速赶往州衙。张杨心中一动,隐隐察觉到有大事发生了。匆忙赶到州衙,丁原已经在大堂外门等候了。见到张杨赶来,顾不得寒暄,丁原急忙将张杨拉入大堂,语气急迫地说道:“雉叔可知,太平道张角叛乱了。”
张杨心中一震,暗道:果然,黄巾之乱爆发了。
丁原神色间闪过一抹忧色:“现在张角势大,朝中奸逆当道,朝廷肯定无力镇压张角的这次叛乱,当如何是好?唉,我大汉危矣。”
张杨见丁原着急,心知丁原忠于汉室,便劝慰道:“丁刺史不必慌张,地方各处都有自己的军队,朝中也不乏能人,丁原可以平息这场叛乱的。”
张杨心知,黄巾之乱虽然势大,却不到一年便被平息了,故而如此劝慰丁原。
丁原叹息一声,神色间不见缓和:“雉叔可知,汉帝有旨,党人终身不得做官。偏生那些有能力者,多是党人。这可如何是好?”
虽然丁原忠于汉室,可是不表示他糊涂,一席话直接表现出他对朝廷现在的状况的不满。张杨心知,为了应付这次势力浩大的叛乱,宦官与党人之间难得地暂时抛开恩怨,放下内斗,合力平息了这次叛乱。而为了两方势力暂时和解,汉灵帝只得下旨解除党锢之禁。
于是张杨劝慰道:“丁刺史无需担心,若是杨所料不差,只怕很快,解除党锢之禁的旨意便要下发到各州各郡。若要平息这次叛乱,多半还会要求各州郡自行募兵,共同抵御叛军。依杨之见,当务之急是招兵买马,以防叛军攻城,同时也好在圣旨下来以后,及时出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