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匪君天下 第五章 骄傲的康熙

第五章

骄傲的康熙

风劲雨疾,热河行宫一片静默。

雨落平湖,白链千条碧水万漪,风曳绿柳修竹弯腰,飞挑在檐角的铜铃叮响到心烦意乱,偶尔撒在淡黄的窗纱上的雨滴如泪迹斑斑。

清凉殿内,青布长衫,月白布鞋的康熙帝打扮的就像私塾老先生,但现在,老先生被气着了,一会儿直线一会儿弧形的乱走,三角眼竖起,寒光时时聊过跪在地上的太子太傅王掞,每每经过他身边,都恨不能一脚踹死他。可王琰面对天子盛怒竟无一句软话,梗着脖子就一句:请赐一死!

殿内的宫女太监个个惴惴,恨不能将脑袋扎到胸前,就是总管李德全也不敢靠近一步,他知道,每当有这样的表象就证明皇上怒极却犹豫,宫奴如草芥,或者咳嗽一声就丢了狗命!

两个同样倔强的人顶牛还是因为弘皙。

颇为讨喜的嫡长孙夭亡,康熙很是流了一把辛酸泪,多方慰藉太子的同时,暗地里下令十三衙门细细查访。还没等他想透查明,留京的熊赐履八百里加急送来了奏折。

死而复生已是离奇,后边这胡作非为,胆大包天不说,难得有胡作的能力!

康熙笑了!

前边讲了,他是个骄傲的人,这骄傲三分是天性,三分是自小前呼后拥,长大一言九鼎,居移气养移体“惯”出来的,还有三分则是一览众山小的阅历积累。

自登基以来,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从胜利走向胜利,康熙的自信心足以爆棚。很久没有什么事让他略略激动一下,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隐情让曾经乖巧的小孙子变得自己都不认识!

蒙藏那些活佛们还无消息,告御状的索额图、胤禛总要安抚,太子就是最好的替罪羊,养不教父之过么!随后以太后名义发懿旨给太子妃详问实情,太子妃的回复言简意赅,却让康熙的兴趣更浓:另有隐情,妾身不敢妄断。

好一个不敢!

算来那小小子今日就要到热河,刚刚写好“天下英雄尽在手”几个酣畅淋漓的大字,有人密报说,太子选择这个时候不顾风雨出城了。

有密报不奇怪,为天子自然要掌握天下事,就像玉皇有千里眼顺风耳,佛祖有千手千眼化身,地藏王身前趴着谛听,身为皇帝没耳目,饿殍遍地“何不食肉糜”岂不成了笑话?

一等侍卫武丹专门负责的就是谍报机构十三衙门,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答案就有了:王琰,太子太傅给了太子一个“舍得”的主意。

舍的是骨肉亲情,得的是自己的欢心与拥戴者的人心!康熙登时气的一声冷哼,民间俚语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胤礽把你的阿玛当狼不成?而今天能杀子明天会不会弑父?鬼迷心窍,心性薄凉,怕是朝臣只剩齿冷。而孰轻孰重都分不清,蠢笨若猪怎配做天下共主?

惋惜生悲,遗憾有愤,悲愤交加便是恨,恨胤礽的不争气,更恨教唆犯王掞,康熙九年就中进士,可谓学识过人。提督浙江学政,严剔积弊。三十年进内阁学士,从户部侍郎到吏部尚书,自己千挑万选送到太子身边做师傅的,然圣人子弟怎能有如此脏心烂肺的坏肚肠?

王掞被召至殿内,随着康熙一句“好胆”就跪在地上了。

人虽跪着,腰杆子却挺的笔直,双手奉上的奏折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上千字:前篇是“世子所为坏国法逆人伦,不仁不忠不孝之人于国于君无益”;中篇将太子的大义灭亲襄之为“义举”“孝行”,下篇更请“圣天子”褒奖太子“为君父分忧”、安慰“生离骨肉之痛”!

通俗点讲:弘皙天理不容,自己必要杀他。太子服其劳却替自己背了黑锅,要表扬!

“放屁!”

胸纳百川的康熙帝爆了粗口,连什么事都没搞清楚就下妄断太子世子性命,还是帮朕做决断?妄揣帝心不说,以康熙的骄傲看来,教他怎么做先是侮辱智商,随后便是如戏孩童!

别忘了以前可是一口一个“吾皇圣明”来着,是以前当孩子哄呢还是现在哄孩子?

奏折如雪花飘飘洒洒笼罩了王琰,这位倔相公又开始批判皇帝的“失仪”之举,“昔日尧舜之王天下,君臣奏对如大宾”,随后又来了一句“子不言父过,臣不言君失,请赐一死!”

仁孝治天下的康熙总不愿顶上诛杀朝廷重臣的桀纣之名,却又不甘心就此放过王琰,意气上来,也顾不上派人去阻止蠢儿子冒失之举了,蹬蹬蹬的开始满屋子乱走!

王掞就直着脖子瞅着他转,两个同样倔强的人,耗上了!

直到——

清凉殿的门忽的被推开,武丹带着一身风雨闯进来,“皇上,太子于热河城外拦住了纵马而来的世子——”

“伤人没有?”停住脚步的康熙直指关键,“张玉祥呢,太子妃呢?”

“回皇上的话,”武丹略作停顿瞥了一眼王掞,这可不是啪王掞走漏消息而是厌恶!

“王师傅能给太子大义灭亲主意,还怕听结果吗?”康熙把师傅俩字咬的很重,很有咬牙切齿的意思,怪笑道:“说出来,让朕明白,也好为这对满口仁义道德、替君父分忧的师徒论功行赏,啊——”

康熙怒气一发,满殿宫人跪倒在地。

一来皇上满屋乱走早已吓得腿脚发软,二来是对王琰的心悸。

行宫的奴才们不过悄悄议论两句,就被李大总管以“大不敬”杖毙了六个。君君臣臣呢,这死老头子就敢胡乱出主意?无根之人更重香火,亲手杀子还不得心疼死,读书人哪来这么狠毒的心肠?

“臣请赐一死!”

王琰的脸涨得通红。他自然知道“满口仁义道德”的背后藏着“一肚子男盗女娼”,满腔“为国为君”被诬为“阴私”不敢见人,这是对人格的侮辱!尤不能忍的“师徒”系到一起,若因自己连累了太子殿下,百死难偿其咎。

奋力站起来,头一低对着不远的龙书案就要玩一出撞桌脚的戏码。可惜久跪之下身体酸麻,摇摇晃晃没走两步就摔在了地上,官帽滚出老远。

“王琰,你要陷君父于不义吗?”康熙居高临下,声若金石,手点武丹,“据实回报,不得有一字疏漏!”

“喳!”

武丹干巴巴的语气虽没有抑扬顿挫,但世子纵马而来,太子先赐白绫后欲挥剑却落马,最后父子二人同缚君前本就一波三折,牵人心弦,尤其是那几句关键词更让康熙红了眼。

“杀子弑父有异乎?”能说出这话谁敢说这孩子疯悖?反过来更坐实了“隐情”之巨大!

太子虽然有一而再的“欲杀”,可那不是被人蒙蔽?父子同缚彰显天家亲情!

弘皙击毙奔马虽神异,可有死而复生的离奇在前,力气大些算什么?这才是天佑我爱新觉罗!

有子如此,有孙如此,朕,骄傲!

“武丹,你怎么看这事?”

“奴才佩服太子!”武丹是儿时对付鳌拜的布库手,忠心耿耿不说更是心思伶俐之辈,要不也不能把十三衙门交给他。此时知弦音明雅意,打千道:“奴才是粗人,读书不多,小时候顽劣少不了阿玛教训,可每一次面对旁人阿玛总是将奴才护在身后,阿玛说:护不住儿子算不得好阿玛!”

这还是粗人吗?这是骂人不带脏字!

“好!”康熙抚案而起,格格一笑,“来人,给王师傅赐座,太子仁爱要感谢他的教导呢!”

大义灭亲的舍得便命以“仁爱”之名,羞愧交加的王琰一头歪倒在地!恍惚中他似乎听到了皇上的叹息声……这是可怜我?

遗憾啊!康熙遗憾的摆手,示意小太监将人抬下去,他本想把王琰放到高处再晾晾的!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