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重生三国当废帝 正文 第6章 收军权

关键时刻,还是前世经年累月的训练起了所用,他再一次利用身形小巧的优势,搭在胡轸盔甲上的手在空中猛然向后一拉,借力翻到胡轸身上。

同时,在反转过程中,抽出腰边短刀,对准胡轸脖子猛然刺下。

"啊!"

一声惨叫,胡轸本能用手捂住喉咙,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刘协,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毫无特点的少年,竟然会要了他的命?

他好恨,好恨自己不该轻敌,如果不是轻敌,他这种沙场老将,又怎么会死在这种小儿手上!

可惜,战场没有如果,每一个交错的瞬间都有可能决断彼此生死,铺在三辅之上的累累尸骸,早就用生命将这个道理讲了一遍又一遍。

战场上,死一般的寂静。

没人能想到,昔日董卓手下的大将,地位犹在吕布之上的胡轸,居然真的就死在刘协手上?就连最信任刘协的羽林军,也不认为刘协真就能打赢胡轸。

刘协缓缓站起身,举起短刀,一脸狰狞的咆哮道,此时再也没人能无视这个稚嫩的声音。

"杀!"

"杀!"

“杀!”

如同一滴水落进油锅,整个战场瞬间沸腾起来。一众羽林将校,发出震天呼喊,驱策千军万马向着对面乌泱泱的西凉军奔腾而去。

本就失去了主将,又被刘协所震慑的西凉军,当然不可能还有什么战斗力,两军交手不过片刻,就开始仓皇逃窜,众人衔尾追杀,不知道又斩掉多少首级,这是后话了!

"胡轸此狗,竟然连个黄毛小儿都打不过?"

长安东北的山坡上,昔日牛辅部下大奖,今西凉军头号人物李傕和郭汜,正领着亲兵观战。其中李傕见胡轸就这么被人砍了头,连带着手下精锐也被一冲而散,不禁失声痛骂。

一旁的郭汜摇摇头,叹息道:"唉!事已至此,稚然,不如再让我带人去杀上一杀,免得这些人太猖狂。"

"将军大可不必,我观敌军气势虽盛,但冲势已缓,加之我军尚有十余万人,想必敌军很快便会退却。"另有一人神色平静,缓缓说道。

其人嘴上无须,唯有颔下一撇黑须,脸容方正,眼光凛然深邃,正是与李傕、郭汜等人同为牛辅下的校尉,贾诩,贾文和。

一听贾诩的话,李傕也收了怒色,一脸质询道:"文和之言,吾等自然是信的。只是这番下来,若就这样让他们回去,难免军心扰动。"

贾诩摸着下巴的胡须,一脸深思模样,而后眼神闪烁道:"我等西凉虽众,却不过惶惶之兵。然,朝廷军将原自太师,加之天下大乱,朝廷迁都,早已失威,亦不得军心,当今之计,唯速击之。"

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四人点点头,同意了贾诩的提议。

众人又是一翻商议后,决定今日扎营,暫且制造攻城器物,明日攻城。

另一边,刘协先是让人冲杀了一阵,然后在李傕等人收拢散兵的援军抵达之前,就已经撤退回城,因此也没有与援军接战。

刘协回到城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羽林军将校彻底倒向了他,朝廷士军们也多有崇拜之色。

倒是王允,他的神色相当复杂,刘协分不清楚他到底是高兴还是惋惜,抑或是难受之流。

至于吕布,他矗立一旁,一脸傲然,仿佛在说换他来,一击就能将胡轸斩杀马下,何须废这番功法。

"参见陛下,贺陛下斩逆臣胡轸。"

城楼上,一干公卿武将纷纷参拜,就连吕布也违心的祝贺了一番。

"当此国难之际,众卿何须多礼,唯愿各自勉力而已。’‘刘协轻轻挥手,与在场的公卿一番客套,也是原谅他们先前的无礼。

客套完,刘协神色一正,肃然道:"此番击败胡轸,校尉刘正,羽林将士出力甚多。取我宫中布帛,大赏将±,另都尉和校尉各赏十匹蜀锦。校尉刘正,进羽林中郎将,封都亭侯。校尉王鼎,以鼓大振三军士气,进偏将军,封关内侯。"

此言一出,全场神色诡异。然而,刘协的话还没有完,接着道:"今日胡轸虽死,但城外仍有十数万西凉军,不可不防。王司徒,诸位将军,可愿为朕明敌我两军虚实?"

来了,果然来了。

在场之人,凡是有点政治头脑的人,心下了然。先是让刘正、王鼎连升三级,还加封为关内侯,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做个表率吗?

又为什么要表率,不就是夺军权吗?

王允脸色瞬间铁青一片,虽说对此早有预料,但他也没想到,陛下居然这么急着夺权,连缓都不缓一下。

这其实也怪不得刘协,实在是原本历史上的王允太废了。

杀了董卓不到两个月,先是居功自傲,独揽朝政,一口气得罪了所有大臣,然后又是对西凉部队的安抚漠不关心,直接导致了叛乱,最后连城他都守不好,让李傕、郭汜等人入主长安。

统治的六年中,死伤百姓、公卿不知凡几。

一句话,王允这人,在刘协看来,就是逆境坚韧不拔,能磨砺心性,与人宽和。到了顺境,则会昏招频出,大好局势能都败完,何况现在内忧外患,局势并不好,要是再让他掌权,恐怕明天李傕等人就能冲进未央宫。

"是,且让我为陛下讲解一翻凉军兵势。"面目木讷的中年人,第一时间表明了立场。

刘协眼光一闪,转头问道:"你是何人?"

中年人拱手作揖,木讷的脸上扯出一道微笑道:"臣下姓荀名攸,字公达。昔为陛下黄门侍郎,后谋划诛董下狱,及司徒后,才得释放。今为议郎,参司空军事。"

荀攸?刘协内心一震,荀攸是谁他当然知道,或者说,只要是读过三国,都不可能不知道荀攸是谁,那可是三国时最重要的谋主之一呀。

心里窃喜,脸上并未表现出来,而是缓缓点头:"且先将西凉军情况给我一一道来。"

荀攸再次做了一損,将西凉军的情况娓娓道来。

情况不复杂,无外乎是西凉军继任首领牛辅被部将胡赤儿所杀,凉军彻底群龙无首,众人内心惶恐。加上不知道哪里传言,朝廷要尽诛凉州人,李傕等人这才反了,并在一路上联系董卓旧部,到了长安城下,已有整整十万多人。

其实这里,刘协知道,荀攸其实还有一点没说,恐怕杀死怀念董卓的名士蔡邕也是关键。不过这当着王允面前,荀攸也确实不好直说此事。

如今,长安城下的势力构成,就是以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为首,其手下大大小小的军阀无数,虽挂靠在四人名上,但大多面和心不和,只是迫于朝廷才联合起来。

末了,荀攸还提出了三个建议。

三个建议中,第一个最为大胆,居然是下诏让河东的黄巾军韩暹等人率众救驾,当场就给刘协否了。黄巾军他当然要收拾,可不是这个时候,更不是以这种形式。

第二个建议,是招韩遂、马腾勤王,也被刘协否了,这些叛贼出身的军阀,引入之后太难控制。

倒是第三个建议,大有可行性,那就是离间西凉众人。

要知道,西凉军内部派系林立,就是在最高层,也沟壑良多。

李傕、郭汜、张济、贾诩同属董卓女婿,是为宗族亲属派。樊稠是董卓家臣,身份较低,自成一系。段煨和杨定,还有刚死的胡轸是西凉大族出身,是大族派。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