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重生三国当废帝 正文 第12章 粮草查验

刘协深知,行兵打仗,后勤是一等一的大事,怎么能—无所知?

当下让吕布、张辽、张仁等人先行回营,辞别王鼎,自己带着百名羽林军侍卫,径直往长安的粮仓走去,却不想,在路上,竟被守护粮仓的校尉拦住。

"参见陛下,此乃粮草重地,内多鼠虫污秽,陛下请勿再前!"校尉单膝跪着,脸色虽然恭敬,但这话里的意思,却是不让刘协进去。

刘协笑了,"就算朕也不能进去吗?"

"陛下!"拦路的校尉大喊道:"粮仓重地,王允大人曾明言,非太仓令不得入,请不要再为难末将了。"

"好好好。"刘协冷笑着,连说了三个好,他是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拦下,怒道:"既然如此,太仓令何在?"

一听这话,护粮校尉如蒙大赦,赶忙说道:"末将这就让人请太仓令大人。"

就在这时,一个看着二十多岁,穿着一身纯黑官袍的年轻人匆匆过来,跪下道:"微臣王凌,参见陛下。"

刘协亲自到来,他身为太仓令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跑了过来,好险赶上了。

"你是王凌?"

"微臣王凌。"

"你说,我能不能进入粮仓。"

王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一句:"陛下为何

要进入粮仓?"

"朕贵为大汉天子,莫非连朕的粮仓都不能进?"

"陛下,粮仓军事重地,事关长安胜负,大汉兴衰,若是因随意进出粮仓,给城内的奸细找到机会,这与桀纣何异?"

"朕可不是随意,此战殃及汉室危亡,朕自然要看一看,这粮草还能支撑城中守军还有百姓几日,这难道也不准吗?"

"陛下,粮仓中粮草尚可食用月余,大司农与我手中亦有帐策,如若需要,微臣这就为陛下取来一观。"王凌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就是阻拦着不许他进入粮仓。

刘协也是怒上心头,如果在这里就被王允侄子拦住,岂不是说他怕了王允?将来怎么在朝臣上树立威信?难道还任由王允继续把持朝政?

况且刘协也开始疑惑,为何王凌就是不让他进去?莫非,有猫腻?

心思急转间,当即佯装怒道:"若我非要进去呢?"

一听刘协这样说,王凌只能硬着头皮道:"除非有大司农的命令,否则我绝真的不能让人进去,陛下。军令如山,微臣又怎敢违背。"

"好。"刘协反而冷静下来,拉过来一个羽林侍卫道:"去给我把大司农给我喊过来,我倒要问问他,为何朕就不能进去,对了,把王司徒也叫过来吧,免得他们一再推诿了。"

侍卫急匆匆而去,刘协一脸淡定,完全不似十一岁孩童,倒是王凌虽然面上冷静,但常人或许看不出来,经历了多重训练的刘协怎么会看不出,王凌实则已经焦急到了顶点。

这,更让他好奇了!

不一会,王盖和王允父子二人联袂而至,王允拜了一

拜刘协,当即喝斥王凌道:’'陛下富有天下,连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你哪来的胆子敢拦着陛下?还不快请陛下请罪!"

王允接到这消息的时候感觉头都大了,现在刘协在长安如日中天,他是真的不想再和陛下做对了。

这话一出,王凌身体明显僵了一瞬,只得扯着嘴角,牵强笑道:"是微臣的错,请陛下责罚。"

刘协啧啧嘴,宽宏大量的道:"赎罪就不必了,朕还要继续查验粮草,思索后续破敌之策。"

"是,陛下。"

无奈,王凌自怀中取出管理粮仓的钥匙,三步走到一个粮仓前,打开仓门,又作了一揖,道:"陛下,请。"

刘协点点头,和众人一起进入粮仓。

粮仓内很黑,还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

点起的灯盏驱散了粮仓内的黑暗,露出圆柱形空间内,用粗旧麻袋杂乱堆放着的稻谷。

刘协皱了皱眉,身为后世之人,他实在无法接受东汉人这种粗犷的摆放方法。

随意用脚尖踢了一个麻袋,他向身前的王凌问道:"这样一袋能供多少将士吃多久?"

"禀陛下,这一袋能供一个将士吃上月余,这一个谷仓存放的粮草能供一千将士吃上差不多两个月。’‘王凌很是机敏地一并答出了刘协后面想问的问题。

"嗯。"刘协点点头,目光悄然撇过王盖和王允父子,见他们没有多余反应,才相信了王凌的话。

大致扫了一眼,刘协又让王凌带自己前往下一个粮仓。

粮仓并不是只有一个,这里连片的地方,都是粮仓。粗略一看,刘协估计这里大概建了三、四百个刚才那样的粮仓。

第二个粮仓,刘协依旧很迅速的看完了,然后又是下一个,搞得王允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他想干什么,既不是仔细查验粮草,又不是清点数目,每次就踢几脚?

只有刘协自己才知道,他是在观察王凌,这个管粮仓的家伙。

刘协能够从他的细微的肌肉抖动中察觉到,随着自己逐渐深入,他越来越紧张了!

所以,王凌到底在紧张什么?

答案很快就被刘协漫不经心的一脚踢出来了,这个麻袋,里面居然是稻草!

"陛下赎罪!"王凌当即跪了下来。

王允起初没有理解发生了什么,很快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手指颤抖着指向王凌:"彦云,你,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凌脸色煞白,身躯不停抖动,"叔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前几日查探时,这里明明还是正常的。"

"陛下,这定是彦云手下的属吏趁着彦云没有防备,贪污了粮草,且让老臣去将他们抓出来,以儆效尤。"王允反应很快,到底还是偏向他的侄子。

"抓定然是要抓的,战中贪污军粮,当夷灭三族。但王凌既然是司徒的子侄,就不合适做这种事了。'‘刘协声音阴冷,王凌还是那副冤枉茫然模样,让他不得不感慨,王允是个人才,他的侄子也是个人精。

"那,陛下?该如何处理?’‘王允有些畏惧现在的刘协,那具小小的身躯了,仿佛蕴含了无尽的恶意,甚至让他怀疑,刘协作为皇帝,究竟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独夫灵帝。

"此事事关重大,招文武百官至未央宫,我要与百官相商。对了,把荀攸给我喊过来,公达善机变,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将涉案之人,统统挖出来。"刘协的声音依旧那般冰冷,让他微微失望的是,王凌居然还是没有任何破绽,没想到这家伙心理素质居然这么好。

倒是王允,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硬着头皮道:"公达,昨日已经告病,暂且赋闲家中。"

好你个王司徒,我才刚刚找到一个可用之人,你就敢这样做?刘协不禁瞪了王允一眼,转而怒道:"他的病已经好了,给我喊来。"

"是,陛下。"

很快,旷阔的皇宫主殿内,就站定了两排身穿大汉黑色衣袍的***,左边一排的最后一人,正是气色不错的荀攸。刘协进入大殿时,他第一个带头,提醒诸位大臣行礼。

"参见陛下!"

"众爱卿平身,"

刘协摆摆手,瞥了眼荀攸,坐到主位上,道:"今日召集诸位,乃是因为城中一件事。刚才朕亲自查验了长安的粮草,发觉其中已经少了许多。"

话一出口,顿时满堂哗然,现在正是大汉危难之际,一旦李傕等人破城,长安怕是会血流成河,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敢贪污军粮?

一部分心思更加机敏的人意识到,管理粮草的太仓令,是王允的侄子,王凌。如此就算王凌无罪,陛下恐怕也会借此生事。

果然,刘协接下来的话就是:"太仓令王凌督察军粮不利,暫且关押,待查清后酌情处理。王允用人不明,削一级,为大鸿胪。议郎荀攸,除尚书令,参大将军军事。"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