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重生三国当废帝 正文 第20章 何人?

这时,目前负责帮他管理亲兵的王鼎,走到他面前,抱拳道:"末将参见陛下,杨定与樊稠将军的消息已经到了。"

刘协接过王鼎手中的军情,第一份就是杨定身死的讯息,但刘协并没有因为这个好消息而高兴,反而皱起眉头。第二份是樊稠久攻不下华阴,劝降失败的战报。

看到刘协眉目,王鼎疑惑问道:"陛下何顾忧虑?莫非陛下还是担忧华阴战事?"

刘协摇摇头,道:"华阴之时已成定局,朕自然不担忧。朕忧心的是西凉韩遂、马腾,二人之祸远甚于杨定,杨定不过惶惶然丧家之犬,但西凉之众,可是饿狼猛犬。"

王鼎表情更加疑惑了,上前两步问道:"这马腾与韩遂乃是为勤王名义而来,怎会戕害陛下?朝廷大可传檄而定,相比二人也会乐于投效朝廷麾下。"

刘协摸摸下巴,还是摇头道:"此事还在两可之间,不过决定权也不在我,就怕二人以为我等两虎相伤,又得到李傕等众助力,怀有异心。"

"另外,良固,给我准备三千骑,我决定亲自往华阴

***趟。"

"陛下何须如此,区区段煨、贾诩,再给樊将军增兵—万,破之何易?"

刘协还是坚持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贾诩、段煨二人退迟不肯东走潼关,就是在等我,既然他们要我亲自去,那我便给够他们礼数。"

"这……"

见王鼎还要再劝,刘协猛然说道:"我意已决,不用再劝了。"

王鼎叹了口气,只好满脸无奈道:"既然如此,末将遵命。还望陛下以社稷为重,多加保重。"

这时,又有一人进来是何飞。

何飞已经穿上了象征中常侍的青色锦袍,头上带着巧士冠,拿着个奏章娴定的走进来,将一份奏折交到刘协案桌上,轻声道:"陛下,这是荀令君给您的奏折。"

刘协点点头,打开写在纸上的奏折。

依据上面所说,雍州的士族已经陆陆续续取得了联系,不日就会有士族代表前来长安,同时还建议他在雍州士族间选取皇后,以安人心。

士族吗?

刘协放下手中的奏折,虽说司州、雍州遭逢战乱,许多大士族已经出走了,但偌大的地方,还是有许多士族的,并且他们天然亲近皇权,如果能取得他们的帮助,平定雍州、司州、凉州之事,也会轻松很多了。

不过,现在就要他选取皇后,还是有点太早了。

"陛下,另外,您要工匠打造的东西已经弄好了。”说着,何飞递过来一个长方形的事物。

那东西长条状,末端做工镶嵌有上好的马鬓,做工精

良,正是牙刷。

刘协高兴的接过牙刷,他一个现代人,无论如何都难以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前几天总算想起来让人给他造一把牙刷。

另外,造纸也要提上日程了,不管是手上用的还是屁股用的,都缺呀。

暂且将一应事务交给留守长安的荀攸,刘协带着三千轻骑前往了华阴。

沿着渭河南岸一直向东,不到五天里,刘协部便轻装急行过了临潼和渭南,既过了渭南,离着华阴就近了。一路上,不能说荒无人烟,但真应了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两旁的田地已经被荒废,田间的杂草下下还能见累累白骨,路上到处都是眼神凶恶,手执锄头、短斧的饥民。怕是连十余人的带甲之士,他们都敢动手。

看的刘协不禁长嘘短叹,这接下来还有一个冬天,就算依靠他的施舍,也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人,能撑到春夏两季,屯田之后的又有多少人。

又走了一天多,到了下午,隔着三里外,便看到远处立着一支樊字大旗的营寨。

不多时,一支轻骑就前来迎接刘协,为首者正是身披坚甲,头戴红缨盔的樊稠。

樊稠翻身下马,把长枪放在地上,单膝抱拳道:"参见陛下。"

他的脸上看似平静,实则自从接到刘协要亲临华阴的消息后,就一直惴惴不安,怀疑刘协是对他的速度产生了不满。

为此还强行攻了两次华阴县,但在贾诩、段煨二人的严防死守下,除过损兵折将,引发部曲不满外,再无任何成果。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刘协下马扶起樊稠,开口道:"此番前来,非是责怪将军,实在是唯有我亲自前来,才有机会说服段煨、贾诩二人投诚。"

樊稠明显松了口气,将刘协迎入自己的军寨,并且将自己的旗帜撤下,换上刘协的赤龙旗。

进入军营,刘协先是让人开火造饭,然后正襟危坐的坐到案桌上,提起毫笔,在布帛上写道:"朕以此书示文和。今日之变,我等皆事于疆场,非你我能料也。忆昔日文和不幸委身于贼,实乃时事变化无常,后又因王允溃乱无谋,不得以自保之策谋李傕、郭汜二贼。然,今日风云变化,正是文和大显身手,重定社稷之时,何顾于华阴渔猎......"

油灯下,贾诩眯着眼睛看过这封书信一遍又一遍。

说来,这其实已经是第二封劝降信了。

十日前,他和段煨撤到华阴,投降朝廷的樊稠过来攻打之时,就拿出了刘协手书的第一封信,用以劝降二人。但贾诩生性多疑,段煨也是个人精。

他们既不肯退出关中这个风云交汇之处,也不敢第一时间投降。

特别是贾诩,当初他就从蛛丝马迹中察觉到,长安恐有变化,借机溜出长安,又在李傕、郭汜二人要回西凉时,建言攻打长安,再次逃过一劫。

可以说他都快活成不倒仙翁了,不等到绝对安全,他是不可能投降的。

令他没想到的是,刘协竟为了他们,真亲自来了,而且又单独给他写了一封劝降信。

思来想去,贾诩还是把段煨喊来,并出示了这封信。虽然目前二人因为兵权的问题,有了些许裂隙,但大敌当前,两个精明人可没空内迁。

看过刘协的手书,段煨反问道:"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用指骨轻轻敲了敲桌面,道:"恐怕,如今这番真如信中所说,长安主政者已经换了人。我了解王允,此人若逆势则隐忍拼搏,顺势则易矜功自傲,如今得了这场大胜,怎能容得下樊稠?"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