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重生三国当废帝 正文 第10章 封官许王

那边不说西凉军仍在商论作战,鼓舞士气。

这边,吕布已经带着冲杀出去的并州铁骑回了城。

路过城门时,他抬头看去。

城墙上,刘协一身大汉黑色帝袍,头上戴着帝冕,右手按着左腰佩挂的天子剑,阳光照在他的身前,两边一身精甲的羽林军肃立。

这一刻,那具小小的身躯,竟是如此的英武不凡。

吕布内心不禁叹息道,这就是天子吗?然后又猛然醒悟过来,心里大骂道,此乃天翻地覆之际,哪里还有什么天子?大丈夫向时而动,当自取之。

王允等人战战兢兢的立在刘协身后,张辽内心则是激动不已,只待陛下宣布,他便能受封为安松亭侯,位列列侯,不仅如此,恐怕连官职都会升上好几阶。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陛下会看上他,但如果说这是买命钱,足够了。得到封侯爵赏那一刻,张辽就已经决定,要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良久,包括吕布在内的诸位大将公卿已经齐聚在城墙上,连许多士卒也在城下观望着,脸上满是喜悦,就等着接下来的赏赐了。

见到城外的骑兵都进了长安,身后的公卿武将也基本到齐了,刘协转身面对长安内,双手高举,喊道:"今日我军大胜,全军将校,各领千钱。每一颗头颅,再多一千钱。"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下城上的众将士,齐齐单膝跪地,轰然高呼。

刹那间,喊声震天动地,响彻长安。

见刘协一战之后,声势已是这般壮大,诸军将校皆臣服于他,王允内心不禁悲喜交加,喜的是大汉复兴有望,悲的事,他独揽上下军政之日,恐怕一去不复返。

至于一旁的吕布,也单膝跪在地下,内心冷哼一声,满是不服,若不是家眷和貂蝉还在刘协手中,他怎能容忍刘协威望超过自己?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暂时臣服。

"从今日起,朕自领大将军,督关中军事。骑军校尉张辽,辅朕以天雷破敌,作战有功,晋扬威将军,封安松亭侯。奋武将军吕布,破敌前锋,晋奋武大将军 ....."

一番封赏下来,就连吕布也被其利诱,不禁感慨,奋武大将军,他戎马半生,总算是捞到了第一个重号将军。

顿了顿,刘协继续说道,

"虽高祖曾言,非刘姓***不得封王,然大丈夫行于乱世,当戴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如此封王犹未可知。"

这话一出,将士公卿皆哗然一片,非刘姓***不封王,自高祖刘邦绵延至今,已有四百年之久,怎么能容许刘协这样轻易改变。

当下,作为百官之后,王允挥了挥衣袖,上前劝道:"陛下,非刘姓弟子不封王,乃高祖定下的祖宗家法,此当为永例,不可轻动啊!还望陛下三思。"

有王允出头,其余公卿也纷纷符合。

,,还望陛下三思。"

"三思啊。"

"此乃祖宗之法啊!"

刘协冷哼一声,一挥衣袖,道:"当日高祖已是声震宇内,四海莫不臣服,当定永例以管天下人心。然传至今

日,先有黄巾之祸,后有董卓乱京,关外诸侯更是个个拥兵自重,所谓社稷,早已名存实亡。王司徒,王爱卿,这世道莫非不是天翻地覆,龙蛇起陆之时?至此之际,朕难道不该澄清寰宇,重定宇内?为何又不能再建新法,"

一番话,说的王允哑口无言,因为就算他也知道,现在早已是乱世,祖宗之法许多已经不再适用,再坚持未免过于荒谬。

喝斥了王允,刘协缓缓扫视军将,诸将士卒凡是被扫视过去的,皆再次叩首,一齐高呼:"谢陛下厚恩!"

这也难怪,刘协这一记封王这个大饼丢在这里,不要说武将了,就连文官公卿,怕是也恨自己不是武将,不能摘取王爵。

如此,就算是掌控了长安内的八万兵马。

刘协满意的点点头,又勉励了一番军将后,径直下了城,回返宫内。

路上,众将士无不欢送。

刘协把刘正拉到身边,轻声道:"刘正,你也别不高兴,我虽然把张辽封为安松亭侯,但只是希望借此收拢人心,至于你,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给你。"

刘正吃了一惊,原本心里是有些不满陛下宁愿将此等大功给张辽,也不肯给他,经过刘协这么一说,心底里的微微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赶忙应道:"为陛下分忧,这是末将的荣幸。"

"嗯。"刘协轻轻点点头,说起了他的看法。

事情很简单,他需要刘正去帮他继续制作火药,并且不能让火药的配方泄露出去,最少不能在他还没有彻底起势的时候泄露出去,不然他可没多少信心能打的过曹操和刘备这些人。

在对火药配方保密的方面,一来是原料,这东西的原料大多取自宫中的府库,一时半会也没人会知道他究竟用了哪些东西。第二,是配方,只要比例是错的,他们就算知道了原料,造出来的东西也只能当烟花使。

刘协就是主要让刘正管控的这方面,现在经手火药制作,知道火药配方的只有那群宫人,以及何飞还有刘正。

其中,何飞刘正是可靠的,至于那群宫人,则很可能会被人利诱,说出火药的配方。

想到这里,刘协眼神一冷道:"宫中之人,从今日开始,不允许他们外出,也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他们,如果你发现他们谁有异动的趋势,大可以直接斩了。另外,以后制药宫最少每次都要留守五百名靠的住的羽林军。"

"末将遵命。"刘正在马上抱拳道。

又仔细吩咐了刘正一番,刘协并没有径直回宫,而是带着少许羽林护卫,来到王鼎在城内的军营。

一般来说,城池内除了守军有专门的营房外,是不设其他军伍的营地的。所以这里的王鼎的军营,不过是占了这一片的民房,在外围用木头圈了一个圈罢了。

哨楼上的士兵远远的就看见了刘协,待到他真抵达营门时,在那恭候许久的王鼎,"扑通"一声双膝跪下,以大礼参拜道:"末将王鼎,参见陛下。"

"王将军免礼。"

刘协赶忙搀扶住王鼎,要把他拉起来,不料王鼎力大,加上他又是小孩之身,还是让王鼎坚持行完了大礼,不禁长叹道:"王将军何须如此"

王鼎摇摇头,道:"末将此生有幸,得陛下厚嗯,自当以死相报,区区薄礼,又算得了什么"

"罢了,将军快快请起,今日是寻你是有军务在身。"

"是,陛下。"

说到军务,王鼎干脆的起身,将刘协迎入一间营房。

营房内,仅有一张旧桌子,四张被修补过的破椅子,桌子上还摆着一把茶壶,一本兵书,还有一副简略地图,上面画了一段城墙,是王鼎负责防守的地方。

看来这里是王鼎部商议军事的地方。

走进营房,刘协也不嫌弃,用袖子随意扫了扫落了灰的椅子,一屁股坐上去。倒是王鼎,满脸不好意思,道:"营中简陋,只能如此了,且让末将为陛下沏茶。"

刘协微微颔首,问道:"王鼎,你部手下有多少人?"王鼎沏茶的动作微微一顿,正色道,

"我部手下还有2000人"

"战力如何?"

"皆是敢战、死战之士!"

"若我欲与西凉叛贼于城外死战,可用否?"

"我部尚可。"

"能赢?"

王鼎沉默了良久,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陛下,城中士卒,自王大人掌政以来,操练多有懈怠,加之吕将军又性情粗暴,士兵都畏惧他,因此军队离心离德。"

言下的意思,东汉的朝廷军战斗力低下,少有可用之兵。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