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陈伯吹评传 §1.雷宝

陈伯吹,属马,1906年8月13日(农历丙午年六月二十四)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庙后街(现划归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罗店镇位于长江下游出口处的南岸,素有“小苏州”之称。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金罗店,银南翔,铜真如,铁大场。”罗店、南翔、真如、大场分别是四个城镇的名称,老百姓用金、银、铜、铁来形容这四个城镇的富裕,可见当年的罗店镇确是富庶之乡。与这富庶之乡相称的,庙后街有一幢二层楼住宅,那位置、结构与气派,从外表看,都让人感到住在这里的人绝非平民之辈,但走进一看,却是一派破落样。临街那两扇高大的门,不论白天黑夜,总是紧闭着。大门后是堆积杂物的储藏间,穿过不大的天井便来到客堂。因为天井小,四周又给高楼包围着,客堂里虽有通向天井的窗户,光线却很是暗淡。客堂显得破旧、空洞,虽然陈列着两对茶几、椅子,却很少有人去坐。客堂正中挂着70岁老人杨晋的山水画,画上题诗为:“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由此可见,这屋的主人多少还有些儒雅之风。与客堂连接的是书房。书房虽不大,布置却别具匠心。拱形的圈门将旱船式的书房隔成前后两半。圈门上雕镂着一幅幅《西厢记》的图画,虽然古旧,画面却也依稀可认。书房的后半间,正中挂起一幅见首不见尾的“乌龙图”,两旁挂的是四幅屏条——梅、兰、竹、菊的水墨画。一张铺上藤垫的坐床,把后半间占去了一半。炕上安放着矮几,几上堆着一部摞得颇高的木版古书,上面落满了厚厚的尘灰,一看就知道很久没有人翻过。古书旁还有两个花瓶,也是空着,好像好久没有人插过花了。书房的前半间,装置着红、蓝、黄三色的玻璃小窗子,镶嵌在雕花木框的中间。整个书房给人以陈旧寂寞之感,让人联想到主人已经很久没有光顾这里,这里的一切仅仅是个摆设罢了。客堂后面是上楼去的扶梯。四扇玻璃长窗常常紧闭着,在那窗子的下部是木板,那上面也雕刻出各种花卉,生动细腻。两根碗口粗的圆柱子,立在客堂前方的两旁,漆得油光发亮,显出很威严的样子。楼梯的后侧是厨房。楼上和楼下一样大,却也一样暗淡,整个房子给人的印象就是灰暗而不明亮,仿佛在向世人暗示着这一家人由小康之家走向困顿的不幸旅程。

这幢老屋就是陈伯吹的家。他出生在这老屋里,也在这老屋长大。据说,陈伯吹的祖父是“种桑养蚕”的。这老屋就是他用辛苦劳动赚来的血汗钱买下来的。遗憾的是,积劳成疾的他却中年早逝,那时陈伯吹的父亲陈文乔才9岁。9岁的孩子还不懂事,又哪里能应付了这样的变故,只好由亲友张罗,按照当地风俗,大办丧事。结果债台高筑,加之失去经济来源,家道从此衰落。就在第二年,才10岁的陈文乔就迫于生计,到南翔一家小布店当学徒,后来成为专门向农村收购土布的收购员,而店主则常年跑南洋各地推销。充斥市场的洋布以其质好价廉,严重冲击了农村土布,土布的销路越来越不好,陈文乔的薪水也越来越少,家庭生活自然也越来越困难。20岁,陈文乔与木匠的女儿张秀珍结婚,过着“男商女织”的生活,日子勉强度过。

8月的江南,虽已是立秋时节(这年农历六月十九立秋,是阳历8月8日),但早晚并不感到凉爽多少。按节气推算,农历五月初一夏至。初伏与夏至之间的天数每年21至30天不等,末伏的末一天距夏至最少51天,而夏至到立秋是45天,故有“秋后一伏”之说。这“三伏”天气最为闷热,气象也变化无常,几乎每天午后都有场雷阵雨,但1906年8月13日却是个例外,不仅天高云淡,连一向昏暗的老屋也因天井里灿烂的阳光而明亮起来。下午四五点钟,老屋里传出了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婴儿生得红润可爱,个头虽不大,却是个男孩,这给老屋带来了洋洋喜气,陈文乔夫妇更是沉浸在“喜得贵子”的幸福之中。这一天是阴历六月二十四,立秋后的第五个日子,按照当地习俗,恰是“雷祖生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陈文乔给孩子取了个乳名叫“雷宝”。

章节列表